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网络频道路由交换把握第三次高教IT高峰

把握第三次高教IT高峰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卓越睿新向客户推荐使用华为有线、无线一体化解决方案,同时融合华为BRAS运营计费系统。‍最终用户选择了华为的解决方案。

来源:ZDNet网络频道 2014年7月23日

关键字: 华为 IT 卓越睿新 高教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卓越睿新没有赶上高教网络建设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建设高峰,但该公司总经理李勇确认为,公司有机会把握住第三次机会。

错过的机会

四川省卓越睿新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高校领域的IT渠道商,其经历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三次高峰,只不过关注点与其他渠道稍有不同。

与全国其他区域高校信息化的建设节奏相仿,2002年,四川省内高校进入第一次建设高峰,在此后的两年间,陆续完成了校园网建设。而此时的卓越睿新,还是一家专注PC销售的公司。李勇说:“单纯的PC销售,已经变得没有一点技术含量,完全依靠人脉资源,而且利润率极低。” 李勇算过一笔账,一单千台PC采购,单价5000元计算,总占用资金500万元。销售利润在5~6%之间,有时还能拿到2%的项目返点,总利润不过7%~8%,但这样的项目从订货,到调试最快运转周期为1.5~2个月,资金占用成本1.5%左右,税金成本2%,算来算去,实在是不足以维持公司运营和发展。

没错过的机会

李勇决定改变生意模式,2006年,其与上海一家ISV合作,联合推广外语语音实训室、多媒体录播教室、网络教学平台、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等解决方案。

其实,2006年前后,全国高校已经进入第二个信息化建设高峰,全国的教育方案商都在忙着在基础网络上层搭建应用,数据中心、监控、无线、智慧校园等一大批项目上马,四川也是如此。

“其实,卓越睿新在此时也并没有进入第二次建设的主战场,当时,我们的想法是从通用的市场,进入专业市场中,在细分领域寻找立足点,而全国能提供外语语音实训室解决方案的企业不超过3家,相比PC市场,竞争环境肯定好很多。”李勇说。

当时,语言实训室建设正处于市场建设高峰期,各大院校相继开设了英语和其他小语种专业,大些的院校要建设10余个实训室,小些的院校也要建设一两间。每间实训室投资金额在30万~50万之间。

这样下来,虽然市场空间狭小,由于没遇到过于激烈的竞争,卓越睿新很快在四川高校的信息化集成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李勇说:“开始专注于语言实训室,之后转向多媒体录播教室、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通过此次转型,卓越睿新在销售团队能力、项目把控力度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

抓住的机会

应该说,2006年~2012年期间,卓越睿新实现了快速成长,从产品渠道商,转型为一家标准的教育行业系统集成商。

对于两种模式的比较,李勇说:“PC销售虽然利润低,但每年都能与客户保持持续紧密的合作,但实训室的采购间隔较长,不容易与用户保持很好的黏性。”正因如此,2012年前后,李勇又开始谋划着进一步拓展市场

2012年,语音实训室需求逐渐减少,市场中提供多媒体录播教室、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解决方案的厂商也越来越多。而市场的另一端,智慧校园应用在不断累加,而每增加一种应用,就多了一分对网络资源的压力,原有网络已不堪重负。“实际就是车多了,路窄了。” 李勇说。

“我们在帮助用户建设实训室、多媒体录播教室过程中,也涉及部分网络建设。”也正是此时,卓越睿新开始与华为建立联系,小规模销售了华为的网络和存储产品。

2012年,卓越睿新开始考虑与华为正式签约,“签约前,我找朋友分析了两三次,首先,网络正面临全面升级改造,从千兆网络,升级到万兆网络,甚至十万兆网络。其次,华为虽然刚刚进入企业网市场,但已经具有足够的品牌影响力。第三,与其他网络品牌合作,必定得不到足够的支持。”

一番分析,坚定了李勇与华为签约的决心。应该说,此时卓越睿新正赶上高校信息化的第三次高峰,四川共有86家高校,几所985高校,年IT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中小高校投资也在百万元左右,而且从2011年以来,投资持续增加,甚至年增长幅度达到50%。

李勇认为,各级政府持续投资形成了高校的第三次IT建设高峰,而此轮高峰的技术含量更好,具有以下三个需求特点:其一,三网两平台的建设给网络带宽资源带来持续压力;其二,学校用户正在推进行有线无线一体化网络改造;其三,用户希望网络实现可运营、可管理。“华为的产品正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华为的产品是真正与用户为中心,是在满足用户需求。我不能其他品牌不好,但他们的产品,更像是引导客户需求。”

2013年,卓越睿新接触了某高校有线无线一体化改造项目。用户2006年由运营商代建无线网络,而且三大运营商都在校园内建设了自己的网络。“以前的模式是,运营商代建网络,学生包月缴费使用网络。但具体有多少人在使用,运营商收费多少,学校并不知道。”

初期,学校用户对这种模式很有兴趣,不用出资建设网络,每年还能分成两三百万元运营费,即使网络质量差强人意,有的地方没有信号覆盖,有些热点地区的信号又形成了相互干扰,但看在省心的份上,用户还是忍了。

而随着使用成熟度的提高,教育用户逐渐学会了算另一笔账,其意识到,庞大的学生客户群本身也是资源,而这些资源不能轻易让给别人。“4万名学生,每月几十元包月上网费,其实一年的收入在千万元以上,而不是现在的两三百万元。即使投入1000万元自建无线网络建设,一年内也可收回成本。”

“项目的关键是,要将无线有线的融合网络变成一张可运营、可计费、可管理的网络。”而在此方面,李勇容易华为的产品是“用大炮打蚊子”,“此前学校将网络和用户资源拱手让人,也就是其他公司不能将网络和运营管理相结合。在此方面,高校校园网不同于一般企业网,其与运营商网络有相似之处,同样存在可运营、可计费、可管理方面的需求。而华为在此方面,有二十余年为运营商服务经验。”

卓越睿新向客户推荐使用华为有线、无线一体化解决方案,同时融合华为BRAS运营计费系统。‍“最终用户选择了华为的解决方案。我认为,虽然我们没赶上校园网建设的第一次、第二次高峰,但在第三次机会到来时,我们与华为合作,公司的整体技术水平提升了一个层次,可以使我们有实力与在高教网络领域,有十几年经验的老集成商有同台竞争。”(转自《商业伙伴》 作者:张戈)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