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由国家信息中心、国际数据集团(IDG)联合主办的“2017亚太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在高交会期间举办。论坛上,深圳市政府党组成员陈彪、国家信息中心主任程晓波、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调查员杨志锋、IDG亚洲区副总裁徐洲发表致辞。华为EBG中国区副总裁杨萍出席论坛并参与高峰对话环节,围绕“跨界融合,创新加速建设未来城市”这一主题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电子政务工程中心副主任徐枫,泰国数字经济与社会部秘书长,新加波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等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
跨界融合是智慧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创新是主要动力
近几年,经过在智慧城市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华为深刻认识到创新驱动在智慧城市发展中具备的重要意义,也亲身感受到跨界融合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如果说跨界融合是智慧城市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那么创新无疑是加速建设未来城市的引擎。
跨界融合是智慧城市未来建设发展的主要模式,智慧城市作为复杂巨系统,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以及联合创新,已经成为业界共识。在智慧城市的生态当中,华为恪守自己的业务边界,以实现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共赢为目标。通过华为智慧城市的生态圈,客户和合作伙伴不仅仅可以获得技术解决方案,还有覆盖全国的市场平台和全球化的资源平台。
创新驱动是智慧城市未来建设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华为对智慧城市的定位是打造城市神经系统。这个神经系统不仅包含城市大脑,还需要从大脑到末梢的神经网络。从万物感知、信息传送、大脑分析决策、再到反馈指令、完成行动,需要一个完整的神经网络来实现闭环。所以华为的创新聚焦在智慧城市ICT基础设施领域关键的、核心的、难点的技术,发挥大公司在研发投入、人才、以及全球化资源布局的优势。
华为联合创新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华为有18万员工,其中8万是研发人员。过去10年,华为在研发领域的投入超过3100亿人民币。2016年底,在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16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上,华为位居中国第一、全球第八。
依托强大的研发和综合技术能力,华为创新性提出了“平台+生态”双轮驱动的战略,基于实际场景,与客户、合作伙伴共同开展业务和解决方案创新,从而全面实现数字化转型。
华为的联合创新具有三大特点:一是,面向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以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为目的。二是,华为的联合创新是在“平台+生态”战略框架下的联合创新。三是,华为的联合创新是本地化、场景化的。
以刚刚在巴塞罗那的“全球智慧城市博览会”上获得“平安城市奖”的深圳智慧交通联合创新项目”为例。深圳交警与华为及相关合作伙伴如中国电科、华昊、公安部交管局无锡所、以萨等从顶层设计入手,全面规划深圳城市交通体系,主要从提升城市交通通行能力和减少事故发生确保驾驶人员安全两个方面来考虑,保障城市安全。深圳交警采用大数据平台,包括数据资源池和深度学习系统,形成城市“交通大脑”,实现全城交通流量感知,自适应控制交通信号灯,道路通行能力提高8%左右;通过统一大数据平台,汇集交通数据集中处理,效率提升200%;应用人工智能辅助执法,提升10倍的违章图片识别效率,确保违章的快速处理,从而缓解城市拥堵,改善市民出行体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 本周为 ChatGPT 添加了 AI 图像生成功能,用户可直接在对话中创建图像。由于使用量激增,CEO Sam Altman 表示公司的 GPU "正在融化",不得不临时限制使用频率。新功能支持工作相关图像创建,如信息图表等,但在图像编辑精确度等方面仍存在限制。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用户正在使用该功能创作吉卜力动画风格的图像。
Synopsys 近期推出了一系列基于 AMD 最新芯片的硬件辅助验证和虚拟原型设计工具,包括 HAPS-200 原型系统和 ZeBu-200 仿真系统,以及面向 Arm 硬件的 Virtualizer 原生执行套件。这些创新工具显著提升了芯片设计和软件开发的效率,有助于加快产品上市速度,满足当前 AI 时代下快速迭代的需求。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企业客户关系管理 (CRM) 的方方面面。从销售自动化、营销内容生成到客服智能化,AI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还带来了全新的服务模式。特别是自主代理AI (Agentic AI) 的出现,有望在多渠道无缝接管客户服务职能,开创CRM发展新纪元。
数据孤岛长期困扰着组织,影响着人工智能的可靠性。它们导致信息分散、模型训练不完整、洞察力不一致。解决方案包括实施强大的数据治理、促进跨部门协作、采用现代数据集成技术等。克服数据孤岛对于充分发挥AI潜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