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网络频道网络管理顺应而非抗拒 让BYOD的不利变为有利

顺应而非抗拒 让BYOD的不利变为有利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BYOD现象其实很早就存在,当个人移动办公设备出现便已诞生,尤其是当电子消费产品普及化,BYOD也应运而生,它是科技时代的产物,网络历史长河中的一个车轮罢了。

来源:51CTO 2013年3月4日

关键字: BYOD 基础架构 网络设备 无线网络 网络接入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ZDNET网络频道 03月04日 综合消息:BYOD现象其实很早就存在,当个人移动办公设备出现便已诞生,尤其是当电子消费产品普及化,BYOD也应运而生,它是科技时代的产物,网络历史长河中的一个车轮罢了。

BYOD诞生之初

让我们一起追溯历史回头看看,第一台个人移动电脑诞生于1985年,而这一说法却在美国人与日本人激烈的争议中没有定论。因为那时的网络并不发达,甚至与因特网并不存在。

但慢慢的,随着科技车轮的加速前进,个人PC机技术的不断提高、普及,最终BYOD现象出现了,只是当时的人们并未意识到它将带来什么,未来发展如何,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默许的走来,最终造成了如今的IT混乱迹象。

如果说BYOD是IT混乱迹象的主导者,那么员工与老板间的一些意见分歧则成了BYOD现象引发IT混乱的导火索。为何这样说,让我们继续回看历史留下的痕迹。因特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世界超级大国正处于冷战时期,而美国的军方为了防止网络遭受攻击出现瘫痪,便于1969年建立了一个名为 “阿帕网(ARPAnet)”的内部网络,仅供当时科研人员使用,可连接四台计算机,这也是因特网的鼻祖。慢慢的到了70年代后,ARPAnet已连接数十台计算机,并快速的发展,每台计算机间的联通方式因为不同而造成通信不畅。为此ARPA建立了一个新的组织,它的名字就是现在的“互联网 (Internetwork)”,简称Internet,后于1974年,互联网组织研究发现,计算机与计算机间通信方式可以建立规范,自此TCP/IP 诞生。TCP俗称传输控制协议,IP俗称网际互连协议。其中IP负责基本通信协议,而TCP则负责协助IP实现可靠的网络传输。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TCP/IP其标志性的特点——开放性,让Internet向开放网络发展,到1982年被ARPA认可,于1983年 ARPA组织出现变化,划分为两个独立组织,其中一个改名为MILNET,专攻军用网络,而另一个就是早先的互联网ARPAnet,作为民用网络的先驱首次展现在世人面前。到1986年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组织(NSF)通过多方努力,最终创造了NSFnet,替代了ARPAnet成为主干网络,在 1989年ARPAnet宣布解散。

从以上的信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BYOD最早出现于1986年至1989年间,只是那时的网络远没有现在的发达,甚至于黑客攻击手段和网络安防工作都很原始,因此BYOD并不受人关注。

BYOD萌芽阶段

随着时间的流逝,1992年美国著名的跨国企业IBM、MCI和MERIT联手组建高级网络服务公司(ANS),成为Internet中另一骨干网,命名ANSnet,与NSF所不同的是,前者由国家出资组建,后者属于商业合作,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将Internet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商业化网络。

1995年4月30日,NSFnet宣布停运,此时全世界Internet骨干网已覆盖几十个国家,具备网络接入端设备达数百万台,这就是BYOD现象诞生情况。

回到现在,我们不难看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BYOD现象一直处于萌芽阶段,如果说那时的网络并不发达,甚至没有现在的社交网络、聊天工具及软件下载工具等,BYOD现象不被人们所关注也属正常,但仅仅几年的时间,这些过去并不存在的网络技术出现了,黑客的攻击手段升级了,企业数据保护意识也提高了,BYOD现象慢慢浮出水面,进入人们的眼帘。

即便如此,BYOD现象也远没有达到让IT企业出现混乱的情况。BYOD现象正是被人们所关注的时间是在世界上第一部无线网络电话诞生之时,由飞利浦公司推出的一步无线电话所引发,通过互联网拨打免费电话,正式让BYOD现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此时的个人消费电子产品已处于普及化,不论是笔记本、手机,甚至是无线网络,都已开始被人们慢慢认知。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诞生正式揭开了这场IT混乱现象的大幕,让BYOD现象所引发的战争映入人们眼帘。

BYOD造成IT混乱

时至今日,这场毫无硝烟的战争已发展到白热化阶段,因为个人移动办公设备被不断带入办公环境中,个人持有消费电子产品数量不断增加,从早先的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到今天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多款网络接入设备,让发展平稳而缓慢的网络出现了问题。

从一些厂商的解决方案中不难看出,早先的网络基础架构模式改变到现今的网络虚拟化桌面、云计算等概念出现,仅仅经历了数年的时间,从早先的路由器作为基础网络架构中的主要设备,发展到今天的服务器、交换机、防火墙、应用交付网络等设备,甚至于虚拟机的出现,都标志着BYOD现象不断激发网络科技的进步,网络安全的意识。

尤其是那些使用个人移动办公设备的员工而言,他们并不关注企业网络使用怎样的架构,因为他们只需要一个舒适、自由、安心、流畅的工作网络即可,而管理者却要关注更多,如企业内部网络稳定性、基础网络架构所需要的设备成本和内部数据的安全等。

正是因为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观点不同,导致了这场战争的持续性,如果说BYOD现象并未如此发展迅速,那么如今的网络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不得而知,但却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一现象是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这种混乱迹象也是一时的,只因各自站在的角度不同,所考虑的问题不同,导致的结果也大不相同。

编者观点

从编者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员工还是管理者,其实都是这个网络中的一个元素,只是各自所处的角度不同,真正引发这场的主角并非BYOD现象,而是个人上网行为方式。就如一些厂商所给出的解决方案中体现一样,通过对基础网络架构的一些改造,从而有效地控制网络接入模式或访问方式,有效地制止BYOD现象所引发的混乱情况,并非企业所作出的消极态度,一味的限制和禁止。

就像河水一样疏而不堵,通过引导的方式解决问题,暴力不是最终的办法,只能进一步激化矛盾,对于企业网络和业务发展而言,也并非具有建设性,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应该顺应时代变化,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消除矛盾,不是在那里发牢骚,拒绝面对问题的关键点。这就是编者对BYOD现象引发IT混乱的观点。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