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网络频道不必过高期待Facebook在中国的表现

不必过高期待Facebook在中国的表现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近日Facebook推出中文版,国内SNS界一片沸腾。

作者:挖贝网 来源:挖贝网 2008年7月9日

关键字: Facebook SNS 社会网络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近日Facebook推出中文版,国内SNS界一片沸腾。作为被中国众多SNS网站Copy的正主,以及拥有CCTV品牌策划背景的杨晓燕,不少评论看好Facebook在中国的前景,乃至把Facebook和校内网、海内网相比较,认为校内尚可支撑,而海内面临着威胁。笔者以为纯属无稽之谈。

  对于Facebook来说,一直是创新领先,捷报频传,尤其是最近流量首次超越MySpace,跃居世界第一位,更令业界刮目相看。在此之际,悄然推出中文版本,对于国内一向崇尚Google之类网站的人来说,不啻于一个大惊喜。然而对于中国广大的普通网民来说,Facebook来不来没有任何关系,就像Google进中国好几年,百度仍然是老大一样,选择搜索引擎的时候该用百度的还是用百度。

  笔者06年10月份左右注册的Facebook,比照当时的数据,据说上面已有10万中国用户。凡是大概有点了解SNS的都知道Facebook,可能情况下大部分也会去尝试注册一个账号的。真正能坚持使用Facebook的人不能说没有,但国内的确实不多。不可否认有语言方面的因素,但这个不是关键。

  Facebook起源于美国,跟MySpace一样,现在都是国际化的社区网站。在此不妨稍稍说一下MySpace的中国化历程(此处仅简单描述,以后会有专门分析)。MySpace中国一方面在宣传推广时利用MySpace的国际化的招牌,而另一方面又在竭力摆脱MySpace的全球化品牌的概念,试图给国内用户造成本土化的印象,现在的MySpace中国也改成了聚友网,似乎更有些中国味。事实上,强调本土化的MySpace中国现在是不伦不类的,尽管MySpace中国的团队都是职业经理人团队,在BD等方面有充分的优势,但是MySpace中国在中国市场的开拓并不是很顺利。只能靠炒作80后、90后还有赤裸特工、兰董之类的擦边球来吸引流量,很有猫扑的痕迹,却始终未能形成所谓的聚友文化。 当然MySpace的确有忠诚用户,就像Google拥有忠实的Google迷一样,就是这个忠诚用户群体的量以及用户群体的性格偏好决定了这个网站的发展前景。Facebook作为正版“校内”,不可否认的是同样会有一批国内的追随者,问题是这批用户的量是有多少。

  杨晓燕说的很好:“facebook以SNS的传播方式进入中国,社区的根本是草根,中国最底层的草根占80%的人口,谁能把握这部分人的心理,谁就最具有传播力,facebook的进入方式不会完全走myspace的路线,同时会汲取他们成功的社区人才汲取经验。”至少,杨看到了真正需要争取的用户。但Facebook在中国是不是跟其他社区网站一样,只重推广,轻运营,而且在运营中存在小众化用户的倾向尚未可知。笔者曾不止一次提过MySpace不是Techweb,面对不同的用户群体,运营思路是绝对不可以相同的。

  从来打败自己的都是自己,而不是对手。校内网不提,单说海内,想来今天海内的发展现状与最初王兴的设想规划也不是十分符合的,不然海内在高校的宣传不会依然在猛烈进行中。海内目前仍然缺乏一种发展的思路和规划,当然对于这个年轻的团队来说,成长中的每一步都是艰辛的,尤其是在看似光环下的SNS概念网站上。我们不必过于苛求他们。

  任何一种预测都是不准确的甚至是可笑的,Facebook进中国了也是一样,Facebook未来在中国的命运不可知。但对国内已经初有各自个性的SNS网站来说,不是狼来了。高喊狼来了的都是看客,如果一个SNS业界中人也认为是狼来了的话那么只能说明他对自己没信心,对前景也是迷惘的。

  我们对国外网站近似崇拜中景仰,但当他们走近我们的时候,却才蓦然发现自己早已经被它的模仿者国内网站“锁定”了,而更多的普通用户却几乎没有听说过这些原版网站,他们更不会关心谁,只要能满足需求就行了。

  所以我们不必过高期待Facebook在中国的表现。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是公平的。而在国内SNS网站上,Facebook充其量是个后来者,至于Facebook如何能够后来至上,那就需要Facebook中国掌门人的智慧了。(宋鹏展)

  (挖贝即将推出SNS网站分析专题,欢迎关注和探讨。如果您对此问题有看法或者参与讨论,您可以直接在网站投稿或者发电子邮件至Aaron@Wabei.com,转载本文者请标明来源挖贝网,并注明联系电子信箱Aaron@Wabei.com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