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网络频道洪波、谢文、麦田:做SNS一定要有开放的观念

洪波、谢文、麦田:做SNS一定要有开放的观念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尤其是做互联网的人,需要去养关系,你要把你的关系日常养起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养关系的地方。”

作者:新浪科技 来源:新浪科技 2008年7月9日

关键字: SNS 社会网络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尤其是做互联网的人,需要去养关系,你要把你的关系日常养起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养关系的地方。”

  6月25日下午13:00,知名IT博客、IT行业社区交友网站5GSNS.com共同发起人洪波、一起网CEO谢文、蚂蚁网CEO麦田做客新浪科技白银时代,就国内sns行业现状,发展趋势热点等话题,与各位网友展开深入交流。

  对于目前国内社交网站的开放热潮,洪波认为开放应该是观念上一种真正的开放,而不只是应用策略上的开放,否则就不会出现开放带来的那种结果。谢文则把国内开放热潮解读为“原来是圈人,现在圈应用,我开放了,你来接上。”

  对于开放平台后带来的应用增加,谢文认为应用本身不是一个网民选择在的根本原因,而在于对基础结构、基本生活形态、基本游戏规则的认可,应用只是锦上添花。

  对于国内外SNS行业发展的差别,三位都认为国内模仿的痕迹明显,可以借鉴和学习,但是不能简单复制。洪波认为任何应用都要从用户本身的需求出发,一开始就要准确的定位,他认为校内做的很成功,但校内网从校园的成功,很难像facebook那样自然延伸到整个社会上去,另外,“从人更本能的需求出发也可以做,比如51.com。”;谢文则看好豆瓣,康盛等原创性好的模式,“从人出发就是2.0,从服务出发就不是2.0。”

  洪波也谈到了创办5GSNS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满足IT圈人职业发展的需要,“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养关系的地方。”

  在盈利模式的考虑上,洪波认为无论形态千变万化怎么变,基本模式只有三种,直接收费,间接收费以及交易费,这些点在现在的网游里都有体现;谢文认为所有1.0时代创造的商业模式都同样适用于2.0,同时2.0的商业模式还有可以扩展的空间,不过要先把网站做起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之后,谈模式的话题才有价值。

  对于未来一年的SNS行业的发展趋势,洪波认为很多SNS会发展起来,但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谢文认为2.0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提到中盘,2008年都在抢开放的旗帜,但2008年仍然是一个混沌状态,“胜负尚在未定之数。”

  精彩言论:

  - 开放对中国的从业者来说,更多是一种你的观念,而不是一种策略,策略是国内开放的这些主流的想法,他们把开放当做一种策略,我觉得开放更多是一种观念。-- 洪波

  - 我不太熟悉社交网站,我做的是2.0网站。-- 谢文

  - 5GSNS要解决的是IT圈的人,尤其是互联网圈子的人,他们个人的职业发展这方面的一些需要,这些需要往往是通过一个大而全的SNS很难完全满足,而且它不便于交流。信息的无限制流动也会导致问题,会出现大城市病。-- 洪波

  - 洪波同志当年带着SNS旅游团一个点一个点踩点,现在别人踩他点,他说干脆我也踩一个点算了,他就干了。我希望以这个为标志,对这一类垂直的挑战就在于做得够深、够专,并且和真实服务怎么有机结合。 -- 谢文

  - 校内网从校园的成功,很难像facebook那样自然延伸到整个社会上去。--洪波

  - 开放的观念即使有,目前国内的开放环境是否存在着真正开放的基础,这其实还是要存疑的。--麦田

  - 从原创性上讲,我认为我是原创的一个,但是人家认不认是另外一回事。另外还是有一些蛮有原创性,但是已经不够2.0了,所以我就不愿意说了。判断很简单,你是做服务还是做人,从人出生就是2.0,从服务出发就不是2.0。其它别管形式上有没有搁一个blog、phote,那不重要。 -- 谢文

  - 我可以赌facebook会有C2C商业模式,会有支付系统,myspace马上就要做了。你可以想象资讯、游戏、娱乐再加上电子商务,1.0时代的三大法宝架构在2.0模式上会做得更好,这是2.0的本质,继承和发展1.0,否则就不配叫2.0。 -- 谢文

  - 从实践上没有见过你有了好几亿用户还不知道怎么收钱,只见到你说了20种商业模式,只是因为人不够多,每个商业模式都over了 -- 谢文

  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新浪白银时代,我是节目主持人吴文雄。今天非常高兴邀请到三位嘉宾,他们分别是IT行业社区交友网站5GSNS共同发起人洪波老师,一起网CEO谢文老师,还有蚂蚁网CEO麦田先生,今天我们会聊一聊社交网站行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各位网友除了通过电脑参与我们的聊天之外,还可以登陆手机新浪网参与访谈,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sina.cn。今天聊天会分几个话题,请三位老师先聊一下各位眼中看到的08年整个社交网站行业关注的热点,和好的模式。从谢文老师开始吧。

  谢文:我不太熟悉社交网站,我做的是2.0网站。08年是开放年,以Facebook为代表的2.0网站,其实它5月份就开放了。正因为跟Google过招当中,也在产业的成熟当中,以开放为今年最大特色,很多国内的公司也是今天说我开放了,明天说他开放了,对圈外人理解它开放了就可以了。

  第二个特点,web2.0模式在国内获得了更广泛的注意、认同甚至是加入。比如洪波身份一变,后来说直接操作2.0平台了,还有很多。然后做了UCenter,我说万分之一成功率就有5家成功了,比如零零星星十家几十家或者是一百家,现在至少有五万家了,是这个架构下的。当然大家愿不愿意叫成2.0,还是坚持叫SNS还是社区,不一样。但是从我的理念来讲应该叫2.0,没有更好的名字。

  第三点,算特点,大家心态还不够沉稳,还有点赶集的意思,还有点慢发一步这趟车就赶不上的意思。当然同时还有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不错,宣布Gameover的也有,但都有点太轻视2.0的长期性、深刻性、复杂性,可能都觉得圈点人就算完事,剩下就是赚钱的事,这也算是一个特点。

  这三个特点今年都比较突出。

  开放更多是一种观念

  主持人:洪波老师有什么看法。

  洪波:刚才谢文老师基本上讲得比较全面,我补充一下。从全世界来说,现在都有一种开放的趋势,包括Facebook,包括Google,都在做开放的努力。开放对中国的从业者来说,更多是一种你的观念,而不是一种策略,策略是国内开放的这些主流的想法,他们把开放当做一种策略,我觉得开放更多是一种观念。

  谢文:原来是圈人,现在圈应用,我开放了,你来接上。

  洪波:这种策略导致它不会真正开放,就不会出现开放带来的那种结果。

  另外,千橡前段时间拿到了软银的投资,投资额也比较大,导致千橡的估值比较高,它好像带来一种社交网站或者是SNS这种模式被资本认可,可能大家有点过于乐观了,有点误解。其实从可预期的未来来说,能够拿到投资的公司仍然会很少。这是我的一种判断。

  另外,UCENTER Home,开源的这样一套软件,导致现在建立一个SNS网站的成本非常非常低,关键不是成本降低了就会出现很多好的应用,关键是你到底有什么样的资源来建立你自己的SNS。这里边其实可以预期的是肯定会出现大量的,但是就像过去BBS其实自身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但是也肯定会出现很多只是以前没有这种技术能力,有很多好的资源可以借助互联网在网上呈现出来。

  麦田:刚才谢总提的开放性其实蛮重要的,包括洪波也解释了一些开放应该是观念上一种真正的开放,而不只是应用策略上的开放。

  这一块在国内可能还是会有些变化的,比如基本开发的能力或者说开发的团队并不像国外那样充分。我曾经打过一个比喻,讲一个笑话,在Facebook上开放出来8000多个各式各样的应用,在国内可能开放了以后,其实可能是8000个人都去做同样一个应用,尤其是偏娱乐性的应用。开放的观念即使有,目前国内的开放环境是否存在着真正开放的基础,这其实还是要存疑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事实上如果我们单纯看SNS,它不一定要采取某种结构性的开放。其实Facebook本身一开始是完全封闭的,甚至都不对搜索引擎开放,但其实它已经在那种情况下做得非常非常大了。所以,开放的观念不一定在产品结构上有具体的体现,对于SNS网络来说,SNS网络应该产品结构上有各种策略。

  应用只是锦上添花

  主持人:刚才三位老师谈到了开放和应用新工具,开放以后,很多网站的内核都是一样的,功能也是一样的,这么多网站一起做几乎同样的应用,怎么能够让用户真正粘在一个网站上,在避免同质化时,怎么做到独特性?

  谢文:开放是2.0革命逻辑的革命,因为是从个人出发了,因为成千上万不同的人在那里生活,所以需求就非常不一样,而没有哪一家公司可以承担、满足千奇百怪需求的任务,所以要开放。但是应用增加本身不是一个网民选择住在你这儿或者住在那儿的根本原因,还是说对于基础结构、基本生活形态、基本游戏规则的认可,它是锦上添花。

  主持人:功能只是一个应用。

  谢文:是第二层的。就像你在北京不会为了吃一个四川菜跑到四川去,但是不妨碍有一个四川餐馆设在北京。也不会说我之所以住在北京,是因为四川餐馆。所以,这是一个本和末、干和枝的关系。至于会不会出现大家担心的比如由于开放以后,在中国这个环境下或者没人做应用,或者只做浅层应用,或者只做同一主题的应用,这种担心我觉得没有必要。

  要相信大家有理性选择,当你做了一个东西叫不响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改,想找冷门,前提是开放的深度够,可以有不同的接口,可以由假开放、半开放,可以在下一步良性的市场竞争下,由业内从业者、应用商提供者、广大用户、运营商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自然淘汰过程,是一个市场竞争过程,我并不担心那个。倒是洪波刚才讲的,开放是作为你逻辑平台的第二步,作为你核心战略、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来考虑,还是作为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短平快、超近路,作为一种营销策略,这上面的差别是很大的。我相信会有开放了的平台做得不怎么样,也会有不开放的平台也可能做得不错。所以,不可以一概而论。

  主持人:作为一个用户,可能会面临很多选择,这个网站今天有很好的应用,明天那个网站有很好的应用,有些SNS网站做一些纯娱乐的功能都可以赢得用户,但是也有一些会像电子邮件一样让人依赖,sns开放后,到底要提供一种什么样的应用,或者说怎么做,才能够满足用户,发展方向和未来在哪里?

  洪波:很难说哪个就是未来。从做SNS来说,至少我目前看到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我按照平台的方式来做,我希望在这个方面把所有的人的所有需求全部解决。第二,我按照一个比较垂直的或者是区域性的方式来做。不解决一个人的所有需求,我解决他某一个方面的需要。比方说我们做的5GSNS,我们要解决的是IT圈的人,尤其是互联网圈子的人,他们个人的职业发展这方面的一些需要,这些需要往往是通过一个大而全的SNS很难完全满足,而且它不便于交流。

  比如说你在现实生活当中,你可以很容易地去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交流,你生活的朋友、你旅游的朋友、你生意的朋友,或者说你合作上的一些伙伴朋友,都有不同的交流,而且这种交流不会互相交叉。但是我们现在看到,这种大而全的应用,比方说我在facebook上是一个比较活跃的用户,那个地方它特别不便于你去讨论一些互联网的话题,因为你的朋友太多了,而且你这边的更新他们都能看到,信息的无限制流动也会导致问题,会出现大城市病。

  所以,我们也要做更垂直一点的应用,我们希望更专注于某一个方面,这也是用户的一个需要。比方我要讨论互联网话题,尤其是国内的互联网话题,我在国内的一个互联网圈子讨论更合适,而且更容易得到一些回应。我在facebook上讨论这些话题很难得到回应。

  主持人:这可能涉及到全面性和垂直性的话题了,我知道谢文老师应该是持有全面性观点的一派。

  谢文:这可能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个问题,我还得说,我有两个分法,一个分法叫做“做互联网的和用互联网的”。比如对我来说,我的兴奋点在于探索2.0的平台应该是什么样的。从用互联网的角度说,我假定2.0的平台现在基本上可用,我现在要解决问题。刚才洪波的意思我就总结成,我现在想利用这个平台解决一部分人的深层次需要。但是从我的概念上,它不会花很大力气去探索这个平台底层该怎么做,智能该怎么做,开防该怎么做,而是从用的角度,这是一种划分。

  我不认为是冲突,但是你要单独问我,我是从做互联网角度讨论问题的,我认为用是顺理成章,不用讨论,一个好东西怎么用都可以。但是从做互联网的角度讲,这就比较清楚了。而且从产业的利益分配角度讲,从来都是做的人拿大头,用的人拿中头,还有一些玩的瞎起哄的拿小头。比如像早期的微软,后来的雅虎,再后来的Google,到今天的face book,他们都在做这个平台、创这个平台,所以这时他们不会考虑我做全面还是做垂直,更多是从探索模式的完整性和先进性、领先性上考虑。

  在这个意义上,只要是做互联网就没有什么垂直和全面之争,都是一个完整模式的问题。但是在做互联网、在用互联网上的确有。你是满足一切人的部分需要或者是浅层需要,还是满足部分人的深度需要、全部需要,这是可以有策略的,还可以满足部分人的部分需要,也是可以的,这是在应用上的。你看公司、看媒体,也都有同样的,没有什么高低之分。

  主持人:麦田,你怎么看?

  麦田:我其实很想回答你最开始的问题,其实也有很多人问我,比如蚂蚁网有什么功能,为什么别人在你的蚂蚁网不上别的网站,比如SNS网站表面从功能上来说,同质性很强。其实这根本不是个问题,包括刚刚洪波说的,其实是对一个SNS网站的定位,比如定位在IT的垂直行业的5GSNS。不同的SNS这种网站,既然有了一个不同的定位,你会有相应的品牌锁定和相应的运营策略,总会有一个相应的细分用户群。

  对我来说,我其实考虑的不像谢老师那么深,我考虑的是对于SNS网站,对于我自己来说,我现在做蚂蚁网,到底我的定位是什么?品牌是什么?我要到达我的目标用户,是这样的。

  你刚才提的问题根本是不存在的,每一个SNS假如都是带着UCenter,最后完全都是不一样的,能否成功取决于品牌的定位和运营的策略是否能配合。

  5GSNS要做的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养关系的地方

  主持人:聊了网站应用的话题,三位现在都有创办自己相关的网站,洪波老师的5GSNS是最近推出来的,您做5GSNS网站的初衷是什么?

  洪波:其实很简单,因为我是一直在互联网这个圈子里边,我结识了很多朋友,我的关系基本上都在这个圈子里边,而且这个关系是我所有关系当中最多的、最强的一部分。我跟其它行业的人交流其实很少,我可能日常主要的社交活动都局限在互联网圈子里,这个圈子其实它一直都存在,从中国有了互联网那一天开始,这个圈子就慢慢有了,而且一直存在,一直在慢慢不断扩大,因为做互联网的人越来越多了,用互联网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这个圈子越来越大,这个圈子一直存在。这个圈子有一些共同的需求,其实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所以,这里边仍然有很多机会可以挖掘。

  主持人:您刚才说需求,5G提供的应用和用户的需求是怎样联系的?

  洪波:比如说你需要在这个圈子里边,如果有更好的职业发展、职业机会,尤其想认识很多人,并且这些关系要能够维系住,要不断地维护它,就像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互联网圈子里边做,因为这个行业本身变化很快,可能你公司的策略调整了、产品调整了或者是其它东西调整了,人的职业生涯就会发生一些变动,很快。其实每个人,在一个公司做可能一般来说在这个行业里边做到两年以上就算很长了,这种变化特别多,你就需要不断发展你的关系,获得很好的机会。尤其是做互联网的人,需要去养关系,你要把你的关系日常养起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养关系的地方。

  主持人:是不是所有的SNS网站都在开始养关系?

  洪波:倒不见得。

  麦田:本质上SNS是基于关系的网络。我比较赞同谢总说的,有一个概念是2.0的概念,有一个概念是SNS的概念,其实SNS是比2.0要小的一个概念,如果纯粹从概念上来说。只不过现在因为facebook模式的成功,让SNS站到前台成为一个耀眼的明星。实际上除了SNS,可能更大是基于Web2.0的概念,这一点我非常赞成谢总一贯的这方面的思路。

  但具体到SNS,它肯定就是养关系,社会化关系网络。

  facebook从目前看未来无人匹敌

  主持人:从现在国外sns行业来看,有哪些比较好的趋势值得国内借鉴?

  谢文:2004、2005我鼓吹myspace,从2002年开始,种种2.0的尝试,到myspace是第一次集大成,形成了一种相对具有普遍性也相对稳定的一个架构,从真人出发好好地说你是谁,然后去结识朋友、展开生活,这是那个阶段。

  到今天为止myspace仍然是结交新朋友模式当中最具生命力,最大、最活跃也相对最成功的阶段的模式。facebook比myspace晚两年,在头两年也相对沉寂,大家没有看出其中的奥秘。但是facebook始终不停地在变,我说的变不是表面变,都是非常深刻的大变化,后来居上。

  到今天以facebook为代表的是个人生存在网络空间下,通过把老朋友带上来,形成最初的社会关系的底。原来他不怎么主张再去结交新朋友,我说的主张不是理论上,是实际结构上,现在它更多要削弱老朋友的分量,而更展开结识新朋友关系,他等于把myspace模式融合在facebook里边,并有所创新。后边当然加上它的开放平台,它已经成为在我看来2.0领域,至少到目前为止看得见和将来无人可以匹敌的领军公司。这下头其实齐头并进还有很多模式,其实挺成功,但是跟facebook相比就显得不那么成功的,都做得不错。

  洪波刚才说的思路更接近,但是在条件上又有所放松。是纯粹的找工作,而且找的神神鬼鬼,不可以随便接触,什么事动不动要钱。洪波可能的更把它放到社会环境和社会交往下的专注,我理解你的养关系是这个意思。万变不离其宗,还是IT圈,但是绝不是做起来大家要穿西服打领带,上来就要递简历,而是相互之间产生信任、共振、社会关系。这在我看来是2.0模式进入新阶段的一个标志,它相对成熟了。

  只有一个模式相对成熟的时候才能可以拿来专用。比如早期新浪探索门户模式,所有的信息全做上,这叫大综合门户。到2002年以后,新浪这个模式成功了以后,有人就说你那不够专,某一个频道不够专,我就做一个垂直资讯门户,也是门户,但是它是财经门户、IT门户、娱乐门户、旅游门户,这就是1.0资讯门户成熟以后必然走向第二个阶段,有些地方可以专门化。

  当然再往下就是资讯或者关系,最后和实际的服务更紧密连接,那个商业模式是一个大突破,那一波现在还没有到,但是一两年之后会看到。不是说全世界范围内没有,有一些,我希望以洪波同志下水,洪波同志当年带着SNS旅游团一个点一个点踩点,现在别人踩他点,他说干脆我也踩一个点算了,他就干了。我希望以这个为标志,对这一类垂直的挑战就在于做得够深、够专,并且和真实服务怎么有机结合。这样的话,你规模相对比较小的弱点可以以服务的深度和新的模式来弥补。

  比如新浪吃广告够了,因为你人够多,但是如果垂直,人就不够多,卖广告就比较小,就需要有其它的商业模式。这个探索还需要一段时间。怎么基于SNS下的服务,还有很多。

  主持人:洪波老师,这个服务该怎么做?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吗?

  洪波:我们推出第一个应用就是招聘,因为我们觉得互联网圈子的人可能最需要的是他个人职业发展这方面的需要。企业尤其是我实际在生活当中也是,因为我给很多公司做咨询服务,也发现他们很缺找人的途径。当他们需要某些方面人才的时候他们找不到,不知道去哪里找。去无忧网去发简历,去其它网站发简历,发的简历的质量不是特别高。尤其是当他们需要找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这些人才的时候有更难。

  谢文:看简历看不清楚。

  洪波:而且有些小公司,本身是创业公司,更需要了解一个人的人品,他也是通过简历看不到一个人的人品,看不到一个人同其它人交流当中的做法。所以,我们希望我们做的这个网站能够给求职者提供一个当我需要求职的时候,我能够很容易地得到一些这样的机会,给这种企业也提供更好的了解一个人、发现人才的机会。

  一开始要有准确定位

  主持人:国外有什么好的思路?

  洪波:国内的互联网站很大程度上是在学习美国,因为这里边很多创新、思路上的变化都是来自美国那边。国内原生的创新在互联网上确实很少,主要的创新无论是web2.0还是facebook的平台模式都是来自美国的,我们肯定要做互联网就离不开这方面的学习,离不开这种借鉴。但是另一方面,有一些事也是另说,你可以借鉴他们的思路、他们的观念,但是不一定照抄他们的做法,很多时候你可以看到国外的互联网公司把他的做法移植到中国来之后并不成功,中国确实有中国具体的一些情况,每一个在中国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其实都有它们自身的特点。无论是过去的门户模式,包括后来像百度这样的搜索引擎,包括电子商务,都有它们自身的一些特点,有跟国外不一样的东西。做跟人相关的这些应用的时候或者是这些平台的时候,可能我们更要关注这个地方的人,我们中国的网民、中国的这些用户。

  主持人:中国网民的需求。

  洪波:对。

  主持人:如果说前几年咱们是学习facebook,您现在看到的国内已相对成熟的,同时你看好的模式是什么?

  洪波:当然校内网在大学校园做得非常成功,它们基本上把校园里边愿意在网上泡的人都给圈住了,从这个角度说它做得非常成功。但是它希望让它这个平台变得更有价值,就希望扩展到整个中国网民,这方面其实它也是面临着一些困难。它从校园的成功,很难像facebook那样自然延伸到整个社会上去。

  在其它的领域其实也有一些成功的,比如豆瓣,以它自己的方式切入人际关系的维护,它的宗旨就是帮助你发现你生活中未知的事物,对你很重要,但是你却不知道的这样一些事物,它有它自己的一些方式。其实这里边,从模式上说,它并不是完全抄国外的模式,它有它自己的做法,它有它资金演进的路径,而且这种发展我觉得也未可知,你现在很难断定豆瓣以后会怎么样。

  另外,比如从人更本能的需求出发也可以做,比如51.com,也可以这样做。从不同的路径去切入,这还是很重要。其实facebook本身也是有一个切入路径,它现在做得很大了,尤其它在全球来说是最成功的社交平台,不像myspace,myspace主要还是局限在美国市场。从国际化来说,facebook是做得最好的,总流量现在已经超过了myspace,但是它的主要流量还是来自美国之外。不一定我们要抄它的某种做法,可以有你自己的演进路径,但是你一定要有你开始准确的定位。

  谢文:说到国内,从原创性、原生性讲,当然都是2.0这个大方向,我个人评价最高的一个是豆瓣,一个是康盛创想。我不是以成败或者是用户多少,或者是赚没赚钱来评论,咱们就从原创性讲。豆瓣显然一开始不是2.0的模式,以书会友。但是经过一段实践,它已经做到第四年了,它能够有那个悟性,把2.0方向的精髓和原生的模式有机结合,并且不断地在努力,做到现在蛮有生色,蛮有品位,也蛮有商业价值,这是比较好的。第二,康盛创想也是把原来做原生BBS为己任的公司非常果断非常有力度地转向2.0平台。由于历史的积累,它非常可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新生态的三层次的:人、小村小区,上边有中心城市或者打通。这个模式你也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也可以叫原创,它没有受什么概念上的约束,但是也没有回避或者不敢接受互联网大师的挑战,它很猛地就扑上去了。第三家当然我希望说是我,当然这两个人非杀了我不可。

  洪波:不敢,不敢。

  谢文:大家都在争取,从原创性上讲,我认为我是原创的一个,但是人家认不认是另外一回事。另外还是有一些蛮有原创性,但是已经不够2.0了,所以我就不愿意说了。判断很简单,你是做服务还是做人,从人出生就是2.0,从服务出发就不是2.0。其它别管形式上有没有搁一个blog、phote,那不重要。

  麦田:我比较同意洪波刚才的意见,我们对国外的一些网站,既要借鉴和学习,但是绝对不能够抄袭,尤其是不能够从逻辑上进行简单的复制国外。现在很有意思,现在大家一谈SNS都言必称face book,其实也不一定,毕竟face book一开始也是一个小哥们儿,20来岁,是天才,但不一定他做的都是对的。

  谢文:他不是设计好才对的,他是在快速成长。

  麦田:刚才谢总补充这一点非常重要,我最近也看了一些国外的网站,也看了一些博客研究国外的网站,其中有一个关键词,你做得到底好不好,模式好不好,看你6个月的成长性能不能成长20倍。这篇博客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在博客里列举了好几个比如跟酒吧相关的SNS网站,有跟BBS讨论性结合相关的SNS网站。列举的每一个网站都是在半年之内增长了至少20倍。这实际上是蛮有趣的一个现象和一个特点。所以,对于国外来说,目前来说它们在SNS这一块确实比较火,也在探索。但我个人认为最好的一个互联网公司是ebay,我甚至都不认为Google不是我心目中最理想化的公司,Ebay最近会有一些动作、创新,我更期望Ebay基于商务的一些SNS模式。

  1.0时代的三大法宝架在2.0模式上会做得更好

  主持人:其实现在国内的SNS很热,但是可能人际关系是一个基础,沿着这条线,能不能找到比较好的盈利模式?

  谢文:我博客里都写了一些了,盈利模式那天在会上我也概括地说是这样说的,2.0是1.0的继承和发展,所以理所应当所有1.0时代创造的商业模式都同样适用于2.0,这是第一点。

  主持人:继承性。

  谢文:第二,因为2.0在结构上有彻底的变化,所以它产生了很多新的可以利用的方式,就给原有1.0时代创下的商业模式的改善、改良提供了条件。1.0也有,2.0也有,还有1.0也有,2.0更好,这是第二层次的商业模式。比如说品牌广告、竞价排名,再到精准式定位投放广告,都是广告,但它比如说从点击率上讲应该是十倍以上的增长。

  第三当然是1.0时代没有,2.0由于它的创新可以产生新的商业模式,比如现在开放环境下应用商和平台之间合作可以创造很多新鲜的模式。

  所以,一个是你有我也有,一个是你有我好,一个是你无我有。这三种都是2.0的商业模式可以扩展的空间。但是你千万不要问,你拿出今天的证据2.0不过3、4年而已,就像新浪刚三岁的时候,问他有什么商业模式一样,没有道理,你不能脱离历史环境,我们只能从道理上预期它会有什么。为什么我坚持愿意说2.0?因为它是整个互联网进入一个新阶段,不是并列的,SNS是跟什么游戏并列,跟电子商务并列,跟资讯并列的一个满足社会生活的一个小的模式,它应该是其它所有模式都可以架构在上面。比如myspace你可以看到现在首页里相当一部分是公共资讯服务,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换。

  第二,现在应用可以看到face book,三万来个应用,90%是娱乐类的。娱乐是可以架构到2.0上面。

  再看到到今年年底,我可以赌face book会有C2C商业模式,会有支付系统,myspace马上就要做了。你可以想象资讯、游戏、娱乐再加上电子商务,1.0时代的三大法宝架构在2.0模式上会做得更好,这是2.0的本质,继承和发展1.0,否则就不配叫2.0。

  洪波:我认为从盈利模式上说,其实无论你千变万化怎么变,基本模式只有三种,这三种模式就是直接收费,你用我的产品就得给我交钱,这是直接收费。第二种是间接收费,我不跟你要钱,但是我跟其他的人要钱,比方说广告模式,无论是门户的广告还是搜索引擎的广告。还有一种是交易,你用我的平台不用花钱,其它的也不用花钱,但是我收交易的费用,比如电子商务这种模式,这三种模式现在都可以看到。

  主持人:具体用到SNS上,目前中国比较靠谱的是哪种模式?

  洪波:都有可能。千变万化,万变不离其宗,最后还是得归结到这三种模式上,无论你是不直接收费,但是你可以间接地无论是,在facebook是叫社交广告,跟广告主收钱也好,或者通过应用,让应用开发者去赚到钱,他们都是很间接的收费模式。还有就是你这儿直接做生意,买卖其它东西。实际上你都可以在网络游戏中看到,通过这种简单的环境去分析这三种模式,可以在网络游戏中看到,这是间接的收费模式。你用网游直接给我交钱,用这个游戏必须交钱,这是直接的收费模式。还有你在这里边可能有你需要的物品,花钱去买,这是交易收费,这是交易模式。

  主持人:其实你说的这些模式在现在国内一些互联网应用上都有所体现。

  洪波:将来不管怎么变都离不开这三种模式。

  把网站先做起来再谈商业模式

  谢文:我们在历史上只看到,由于网站没做到,不管什么模式都没有成功的例子,我们没有看到人足够多,还有不挣钱的。我们讨论商业模式,比如讨论满足商业模式的前提是什么,来得更实际。从实践上没有见过你有了好几亿用户还不知道怎么收钱,只见到你说了20种商业模式,只是因为人不够多,每个商业模式都over了。这是讨论误区,当一个网站还没什么人的时候,非要追问商业模式,有两种,一种老老实实说现在还没有,因为人不够多。还有一种是给你天花乱坠说了无数,但是因为没有,你听着似信非信,等于还是没有。

  还是先把网站做起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电子商务直接收费间接收费也罢,那是增值收费,那是真的需求体现出来。一定是一个概率性的,底数必须得大,概率才有意义。

  主持人:当人气做起来了,商业模式建立起来了,更多的网站,更多的人,开放平台,社交网站所强调的封闭性,隐私怎么办,这些会不会成为它发展的一个障碍,同时违背了sns最初的初衷,就像互联网刚建立起来应该是一个虚拟的,所有人都是虚拟的ID在里边交流。

  谢文:你说虚拟是指没有物质基础在天上飞,互联网建立第一恰恰是真实,E-mail,张三发现李四必须是真实,不真实怎么收呀?看你这个问题怎么问,现在有一个比较大的误解,这是在没有用过真的2.0的人当中一个很大的误解,一上来face book什么事都没干先注册一通,有人说你先赤裸裸暴露给别人,干什么还不知道,很恐怖,其实这是对2.0结构的一个很大误解。现在已经发展了,你注册了以后,如果你隐私设定只有本人可见,你注册得再真实也只有你知道,自言自语,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知道你在那儿干了什么。再退一步,只有朋友知道,那朋友本来就知道。他在线下本来就认识你,你不真实他反而找不着你了,他倒不知道了。你本来叫张三,你在网上叫李四,反而找不到了。所以,2.0创造了一种机制,和真实社会很像,真实是有限的,不要想象比如像BBS结构上,洪波往那儿一写字,只要来的人都知道是洪波,变成无限真实。现在在2.0结构下,你的真实是你确定的朋友圈或者完全是你控制的,你也可以说任何人都可以看,myspace上很多小孩一上去就展现自己,天真无邪就说,但是他本来就没多少内涵,真实不真实无所谓。所以,有限的可控的完全和真实社会相对应的真实不是大家没有用过想象的,我这一上去以后,你想想facebook那种情况下,Google都搜不到你,你真实,Google都找不到你,全世界都没有人知道你。这个事一定要搞清楚。

  主持人:刚才说到Google,SNS和搜索引擎之间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

  洪波:SNS更关心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我认识你,我跟你有交往,这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搜索引擎的关系是信息和信息之间的关系,你搜到这个关键词,跟它相关的关键词有哪些,关心的是这些关系。你通过搜索引擎很难去搜索我认识的好友当中有谁跟我关系有多深。也就是这种关系是两种不同的平台,可能不同的关注点。搜索引擎更关心的是信息,Google的使命就是整合全球信息,但是facebook绝对不要去整合全球信息,它只要把人的关系平台给搭建起来,让人在上面活动就可以了。所以,我觉得SNS网站天然地就对搜索引擎具有免疫力,它不需要搜索引擎介入到它内部来。其实它内部的用户也是一样,我不希望我在这方面跟朋友的交往、所有的东西都被搜索引擎抓走。

  主持人:最后请三位嘉宾对未来一年,中国SNS发展的现状做一些预期。

  洪波:首先我觉得SNS在中国肯定会有非常非常大的发展,就像当初BBS在中国的发展一样,BBS成为中国一种独有的互联网的文化现象,在中国特别火,在全球其它市场没有看到这种情况,出现很多大的网站专门做BBS。SNS很可能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中国有很多BBS会发展起来。

  第二,尽管很多SNS会发展起来,但是只有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并且有自己的核心优势的才能够真正做大。

  谢文:总的来看2.0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提到中盘了,中国比世界落后两年左右,所以中国的2.0战役还在初期。2008年大家都在抢开放的旗帜,这是今年的特点,但是从根上讲,什么是适合中国国情中文环境下的2.0的结构,以及服务形态,还在最早的非常初级的摸索阶段,应该说愿意来进行探索的人越多越好,我们会看到还会有些人来加盟的,但总体来说我觉得胜负尚在未定之数,2008年仍然是一个混沌状态。

  主持人:麦田先生。

  麦田:我感觉2008年SNS是2.0继续前进的一年,未来3到5年时间可能还是一个发展时期。也不用太高地看这件事,也不用太低看,每天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完了。

  主持人: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今天聊天可能要告一段落,非常感谢三位嘉宾来到我们“白银时代”,聊到2.0和SNS的一些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