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现在成为互联网又一热点。
据说在一次筹资午宴上,有人问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副总统竞选伙伴挑选得怎么样了,麦凯恩开玩笑地说:“你知道,这基本上就是Google一下的事。”这可说是SNS最近的一次“高级别应用”。
SNS的历史
SNS如果要按它直译的意思“社会网络服务”来说,历史应该相当悠久。
1872年美国画家JOHN GAST画过一幅叫做《美国的进步》(American Progress)的油画,画的是自由女神带领美国人民进行西部开发。画面正中穿着古希腊式松散时装的女神,看起来象是个电话接线员。因为她一手牵着电话线,电话线后面至少还接着十公里以上的电线杆子;一手抱着本书,有好事者用放大镜对准书名,看出上面写的是“美国人文明进化的证据”。画面上明显可以看出西部开发者形成一个个社会网络群组的情景。可见,基于电话的SNS,在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就开始发挥作用。
据著名经济史学家钱德勒考证,“美国人已经为进入信息时代准备了300多年”,“北美人早在17世纪就可认为踏上了信息高速公路,而在18世纪晚期经历了这一高速公路的交通拥塞”。从《美国的进步》中的交通拥挤状况看,此言不虚。
在美国人还没有文明开化前的2000多年前,孔子与墨子围绕SNS标准,曾发生过一场著名的争论。
孔子主张“爱有等差”,意思是社会网络应根据人们关系的亲疏,来划分远近。如果按此标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有悖常理。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社会网络应由身边的小圈,往天下的大圈,由里向外推导。如果连身边之人都不爱,如何爱天下之人呢?
墨子主张“爱无等差”,意思是社会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应当是等距离的,没有亲疏之分。按这个逻辑,范跑跑显然是不合SNS标准的。大震临头,不仅没有做到兼爱,等差也没做好,起码先救谁后救谁的顺序大可推敲。
随着互联网出现,社会网络的技术基础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六度空间理论流行起来。人们通过网络,可以在六重关系内,找到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人。80后“泡”与“被泡”遂成了SNS的最佳实践。当然,如果SNS仅限于“泡”与“被泡”,它还形成不了什么大气候,问题在于SNS还有更大的前景。
SNS为谁而火
去年10月24日,微软用2.4亿美元收购了社交网站Facebook 1.6%的股份,为还没有上市的Facebook估出150亿美元的高价。Google虽然在竞购中失利,但与MySpace的靠近,使他反而取得一种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
微软与Google对SNS的高度重视和投入,反映出SNS的商业价值正越来越得到主流的认同。
MySpace、Facebook在国内也引来无数模仿者。有人把国内的SNS分为泛SNS、线索型SNS和主题型SNS三大类。其中泛SNS包括51.com、360圈等。线索型SNS实际是“关系”型SNS,典型代表就是校内、海内、同楼等。主题型SNS典型代表如宝宝树(育婴)、佳缘、百合(婚恋)等。
有意思的是,最早做SNS的陈一舟,转了一圈,又回到SNS。他2000年创办校园社区网站Chinaren,后来以3300万美元价格出售给搜狐。现在又按“中国Facebook”模式办起了校内网。
SNS火起来是有道理的。互联网是技术网络,SNS是社会网络。信息革命从技术网络发展到社会网络,是一个必然趋势。
然而,从SNS发展的具体路径来说,在美国成功的经验,在中国不一定能复制;反之也是这样。Second Life在美国很火,而他的中国模仿者,却达不到同样的水平;雅虎在美国很成功,但到了中国却连走麦城。
我认为其中原因,与网民的文化素质不同有关。中国的网民,更喜欢低技术门槛的人际交往方式;而美国的网民,更喜欢高技术门槛的人际交往方式。如果是通过喝酒联络感情,许多没什么文化的人,可以克服对酒精的不适,学会这一套;但如果要让他们通过高科技来做同样的事情,他们就会望而却步。
这就导致像短信这种低技术门槛的社会网络形式,在中国大行其道。而Second Life这种三维技术的社会网络形式,难以普及。
了解了这个大背景,我们才谈得上对于SNS竞争形势的把握。SNS的竞争,看来比搜索引擎的竞争,在形式上高级一些。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在竞争之初,已从简单的产品竞争、技术竞争,隐隐约约发展为标准竞争。如果SNS的标准竞争真的形成,SNS产业会比搜索引擎产业更有出息。因为后者至今仍没有摆脱战略失败(指像电子邮件那样沦为超级应用)的危险。
当前,人们对SNS标准竞争的理解仍然偏窄,表现为重技术标准,轻经济标准和社会标准的倾向。这在SNS发展之初,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我们力图跳出这种局限,以技术标准的观察为基础,向更深领域思考。
SNS标准的技术层面之争:Google借长尾发力
对SNS来说,MySpace、Facebook层面的争斗,只不过是产品层面之争。真正的战斗将发生在标准层面。产品竞争的意义,相当于门店之争;标准竞争的意义,相当于争夺商业街。取得标准优势,相当于把自己的商业街变成了王府井,街上的门店自然鸡犬升天;反之,标准被否定,这条“街”就会萧条下去,门店再大也会关张。反过来说,只有商业街招商招得多,吸引力大,这条街最后才保得住;否则,没人在这条街上开店,这个街就会衰落。
目前SNS技术标准上发生的故事,正是这样展开的。这有点让人想起当年微软与苹果公司在个人电脑上的争斗。所不同的是,当年苹果根本没意识到标准的重要性,陷入街、店合一的超级大店思路难以自拔。而今天SNS争斗的主角微软与Google,都有明确的标准制胜意识。这样一来,微软的形势就要比当年艰难得多。
微软不久前宣布开放 Windows Live Contact API,并且与多方主流社会化网络合作。在这里,API相当于招商机制,主流SNS相当于店主微软希望逐步实现将这些SNS店主,招到自己这条街上。具体来说,就是将SNS中的联系人同步到 Windows Live Contact 管理组件中,或者方便从SNS平台找到 Windows Live Contact 中的联系人。微软特别为此推出了一个网站,用于导入联系人并且邀请他们使用相关的服务。微软的战略目标,是以他们的服务平台(王府井大街),使用户可以一站式管理自己的联系人。微软目前“招商”的重点,是Facebook、Bebo、LinkedIn、hi5、Tagged。雅虎则是一个不确定因素。人们较多关注微软购并雅虎搜索引擎及其广告的可能,但我个人认为,微软购并雅虎SNS部分,拖它进入Windows Live Contact API,对Google打击更为实质。
Google针锋相对提出基于SNS开源应用的OpenSocial规范(据悉Facebook也正实施一项开放源码计划)。OpenSocial得到了Myspace和雅虎的支持。5月12日,Google公布了一款预览版Google Friend Connect。该服务可以使任何网站特别是非社交网络站点具备社交功能。Google的一名技术主管David Glazer表示,GoogleFriend Connect旨在帮助“长尾”站点提供社交功能。抓非社交网络的SNS功能,是一种反弹琵琶的做法,属于长尾战略。
“长尾”一直是微软的战略软肋,我观察到微软一进入这个区间就走麦城。微软要扬长避短,必须发挥主流盟友(与长尾相反的“短头”)的优势。下一步的热闹,将集中在一个看点上:到底微软通过规模优势获得的利润大,还是Google通过范围优势获得的利润大?我觉得天时对Google稍显有利。
此外的SNS标准还包括OpenID、OAuth,以及其它厂商提供的数据访问API。国内SNS网站也有意推出类似OpenSocial的工具,在各SNS网站中实现共享。能否成气候有待观察。
SNS标准的经济层面之争:阿里巴巴会不会成为最大SNS?
从经济角度看,SNS的价值在于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另一个名称,就是社会网络。也就是SNS中的那个SN。当SNS的技术标准之争显性的时候,一个看不见的战线正在形成之中,这就是经济层面的SNS标准之争。阿里巴巴的诚信通、支付宝,正在为电子商务中的SNS确立标准。
社会资本有一个奇妙的性质,使它看起来好象专门是为网络而存在的,因此成为网络经济独特的资本品种。这就是:这种资本,越共享,越增值。它与梅特卡夫法则(网络价值不在节点,而在关系)暗合,而与物质资本专用性相反。
那么,SNS在社会资本意义上的作用,集中在哪个方向呢?
这里有一个人们思维的盲区,就是思考资本的角度。总以为资本的增值方向,一定是由简入繁,由商品交换进入加工增值。实际上,SNS是反的,是化繁为简。
以阿里巴巴为例,将社会网络(SN)作为社会资本来投入,可以简化中小企业的交易费用。三个小企业通过阿里巴巴一起向银行申请贷款,互相担保,形成一种类似连坐的机制,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单独面对小企业时的风险和成本。
人们可能习惯于从关系这个角度思考SNS,但从经济角度,具体来说从资本和制度节省交易费用的角度思考SNS,必须把信任机制建立起来。
作为一种制度创新,SNS实际创造了一种基于外部性的外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范围经济。因此,SNS标准在经济范畴的争夺重点,在于信任标准的确定。阿里巴巴正在形成一种基于网商的标准。
对SNS的电子商务应用,可以节省一国GDP的30%(交易费用)。相形之下,拿SNS泡妞,真是大材小用了。
SNS标准的社会层面之争:拉关系走后门有前途吗?
最近,一个专门帮助人在网上拉关系的网站,引起了热议。反对者认为,这是把走后门搬到了网上,会助长官商勾结的腐败;支持者认为,这不过是提供了一条正常交往的渠道。有记者问我怎么看,我觉得这事儿还真是有点特殊。
拿个实例来说:有人在这个网上征求关系,点名要结识某部公务员。据他说,是因为家住部机关附近,想认识个公务员,好中午进去打乒乓球。反对者说,打乒乓球是假,搞“乒乓外交”是真。说不定是想在这个部办什么事,找借口套近乎。否则干嘛非得找公务员,找烧锅炉的,不一样可以进去打乒乓球吗?
说拉关系网站可能把官商勾结公开、“公共”化了,这只是一个方面可能;另一个方面的可能是,也为纪检部门调查官商勾结,提供了一条透明通道。试想,公务员真敢到网上“招标”或“投标”搞腐败吗,他不怕找上门来的,是一位伪装身份的纪检人员,甚至专门调查腐败的记者吗?
依我看,互联网本身是中性的,它既可以被正面地利用,又可以被负面地利用。泛泛说拉关系网站是好是坏,从技术上是得不出结论的。对一个技术中性的东西,要给出单方面价值评价,本来就不可能。
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建立SNS的社会信任标准。谁获得了对这一标准的权力,谁就会获得对社会网络的主动权。而社会信任标准的特点,在于通过社会网络(包括社区、圈子、中介、团体等)内化认同,强化自律。社会资本的增进,必须以良好治理为前提。
回过头来思考,什么是SNS标准的实质呢?给社会网络建立标准,实际是在建立人本之本。以人为本,是SNS的出发点和归宿。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