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5页)
2 EVI数据中心应用模型
2.1 数据中心之间EVI应用模型
数据中心之间需要二层互联,建议在数据中心添加独立的边缘层设备负责数据中心之间的二层互联,边缘层支持设备冗余以提升高可靠性。当然,如果数据中心汇聚层设备支持MDC(Multitenant Device Context)特性*(关于MDC的详细介绍,请参考《IP领航》2012年第5期总第24期“1:N的网络设备虚拟化技术——Multitenant Device Context (MDC)”一文)[u2] ,可以在现有汇聚层设备上划分出一个逻辑独立的边缘层设备。这样可以减少网络设备的数量,降低成本。标准的EVI部署模型如图14所示。
图14 数据中心之间EVI部署模型
2.2 数据中心内部EVI应用模型
数据中心内部网络的发展历经三个阶段(如图15所示):
• Full Layer3网络,三层到接入,全网路由协议;
• L3+L2网络,核心到汇聚运行路由协议,汇聚到接入运行L2协议;
• Full layer2网络,网关在核心,全网L2协议。
图15 数据中心网络发展阶段
Full layer3网络属于传统的数据中心网络。服务器网关部署在接入交换机上,整网通过路由协议控制拓扑和转发路径。这样的网络架构的主要优势在于技术成熟、有大量的运维经验。网络系统稳定且便于维护。但是Full layer3网络的不足之处在于不能支持虚拟化数据中心虚拟机的自由迁移,所以在进入云计算时代后,Full layer3网络逐渐被淘汰。Full layer2网络是下一代数据中心的网络模型。服务器网关在核心层,整网通过TRILL或是SPB协议控制拓扑和转发路径。这样的网络架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支持大规模的二层网络,能够支持足够规模的虚拟机资源池。但是,这个网络模型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TRILL协议虽然已经标准化(SPB协议正在标准化),但是大规模的二层网络缺乏运维经验。没有运维经验,也就意味着运维成本的大幅度提升,同时也会给业务系统带来巨大的风险。
综上可以看出,从传统的三层网络模型到未来的大二层网络模型,不适宜一步到位。最合适的方式就是有一个合理的过度模型——L3+L2网络模型。服务器网关在汇聚层。汇聚层到接入层通过IRF等类堆叠和链路聚合技术实现小规模二层网络构建。核心层到汇聚层之间通过路由协议控制。无论是路由协议,还是类堆叠和链路聚合技术都是非常成熟的技术,稳定且有丰富的运维经验。这样的网络架构能够支持资源规模虚拟化,同时又是成熟稳定的,其唯一的缺点是不能够支持大规模的虚拟机资源池化,而EVI技术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图16 EVI部署在数据中心内部汇聚层组网模型
如图16所示是一个典型的L3+L2网络架构,成熟稳定,在汇聚层上部署EVI特性,通过核心与汇聚之间的IP网络建立Vlink实现二层互通。通过EVI特性将指定的多个二层域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大规模二层网络。这样就可以实现虚拟机大规模池化功能。同时,可以避免使用TRILL或是SPB协议带来的运维风险。
由于EVI特性可以通过汇聚层和核心层之间的IP网络实现二层互通,所以通过EVI扩展多个二层域的时候不需要更改布线或是设备,仅仅需要在汇聚设备上启用EVI特性即可。这样可以平滑的扩展二层网络的规模。
图17 EVI平滑扩展数据中心二层网络的规模
如图17所示,目前L3+L2+EVI是最适合云计算虚拟化数据中心网络的模型。其主要的优点包括:
• 技术成熟,架构稳定;
• 丰富的运维经验,便于维护;
• 平滑的扩容能力,能够支持大规模二层网络。
3 结束语
EVI是多个二层域之间通过overlay网络实现二层互联互通的有效手段。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可以实现多个数据中心之间的二层互联互通,也可以实现同一个数据中心内部多个不同的二层域之间的互联互通。组网方式非常灵活,简单。是未来实现大规模二层网络组网的有力手段。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