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3页)
市场短板
尽管融合通信被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是ICT融合蓝海上的新增业务基点,但无论是思科、北电、微软,还是AVAYA、西门子,都更愿意强调融合通信在企业级的应用,虽然他们并不否认统一通信能为运营商提供新的创收机会。
其实,早在2003年11月,在中国电信构建以IP架构为基础的NGN(下一代网)时,就采用了华为与微软(中国) 共同推出的U-SYS WorkSpace企业融合通信解决方案,试图探索通过NGN将通信伴旅、即时会议、办公随需、业务自助、在线感知、无线通信等结合起来,提供实时高效的企业办公系统。
“但这两年的施行结果表明,运营商在企业市场的推广上乏力,并没有给其带来太多营收和利润。”一位熟知内幕的人士透露。目前华为有融合通信的解决方案,但并没有把其当做业务重点来推。更为现实的原因是,运营商担心以企业VoIP为基础依托发展起来的融合通信,可能会继续瓜分它们的ARPU值。
“如果个人数码娱乐市场能真的依靠融合通信,运营商就会行动起来。”这位人士说。此外整合成本过高和IP缺乏统一标准,则会成为企业用户实施融合通信的两大障碍。
据介绍,在IP PBX和电话之间发送信号,还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从而抬高了整合的成本。譬如,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不可兼容的专有代码:思科系统公司用的是Skinny,3Com公司用的是H3,敏迪网络公司用的则是MiNet。
作为融合通信基础设施IP技术的标准还没有统一。尽管在过去的几年中,思科、微软和IBM等厂商共同推动开放标准的发展,而且新标准还将不断涌现。面对这一现状,有些企业客户会担心在解决了内部的通信问题之后,跟其他应用不同的融合通信解决方案的客户或者伙伴之间的沟通将成为问题,一些企业客户希望等时机更加成熟之后再部署基于IP的商业通信解决方案。
不过,过去几年中,为IP通信制定的基本标准已经出台,在技术领域的很多新标准,通常不到一年就会被淘汰,对于融合通信而言,基于主流架构的关键标准已经形成。
北电中国企业网络部技术市场部经理孙志方认为,企业若想加快实现融合通信这一目标,就必须解决四个业务现实问题,并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采用这些转型解决方案的商业和技术风险:
首先,企业电话系统是当今实时通信的核心,并仍在不断向前发展。这些系统非常可靠,功能丰富,质量也很高。企业必须根据业务优先级,灵活地将其演进至IP语音通信,再至融合通信,然后到基于通信的业务流程。此外,融合通信必须满足所有员工的需求。有些员工可能只需要具有基本功能的话机,有些则需要具有“即按即说”功能的Wi-Fi手机,并要求能够选择使用某些应用,而另一些员工可能需要高级融合通信的全部功能。企业应能利用企业电话系统中包括话机在内的现有投资,在不牺牲可靠性、功能和质量的前提下演进至IP语音通信和移动通信,并向那些有业务需求的员工提供融合通信的全部功能。
第二,融合通信平台必须可靠和可扩展,具有能够最大程度降低TCO的运营特性,并且是一个大开放环境的一部分,具备实现基于通信的业务流程的最大灵活性。通向最低TCO的路径是一个被集成到企业目录、数据中心软件和服务器管理环境中的融合通信通用平台。
第三,必须消除在企业IP网络上部署融合通信解决方案时所产生的所有可靠性、安全性和QoE风险。
最后,在加快实现融合通信的道路中,企业可能需要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帮助其补充自身的技能和资源。该合作伙伴应能在以下方面为其提供帮助:将现有的电话系统过渡到IP语音通信系统,将后者集成到一个融合通信系统,建立一个基于SLA的管理环境,并将融合通信系统集成到业务流程中。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