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9日,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网)在广州正式启动"绿色行动",主题为"科学用电、节能减排",旨在通过持续深入开展客户节能服务,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节能意识,促进建立政府、电力企业、客户和全社会共同努力的节能系统工程,保障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13年,南网引入融合通信,助力南网30万员工的绿色办公。通过统一通信、视频会议、远程协同、移动办公应用等融合通信方式,降低出行,实现“绿色通信”,迈出了节能减排的坚实一步。
管理架构及应用需求,牵引南网业务革新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于2002年12月29日正式成立。公司经营范围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和海南省五省(区),负责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南方区域电网,经营相关的输配电业务。公司职工总数31.4万人,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115名。
南网总部设有21个部门,下设超高压输电公司、五省电网公司、南网科研院等多家分公司和子公司。多层级属地化的组织架构,使得南网跨区域沟通成本越来越高,基于电话、邮件等传统方式的远程沟通,在时效性、体验上也已无法满足南网高效的办公需求。
另一方面,当前通信系统功能少、操作复杂,不能与业务集成,无法在出差时接入业务等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随着智能终端、移动应用的迅速普及,员工对移动办公应用的需求逐渐提高。
统一通信和协作技术发展已应用到国内政府、能源等多个行业,在效率提升、业务集成等领域的优势明显。随着南网IP网络建设的快速发展,南网的通信应用也迫切需要向全网IP,高效与协同的方向发展。
基于融合通信,搭建40万南网高效协同平台
2013年开始,南网携手华为,共同打造南网30多万员工高效、节能的融合通信平台,致力于实现“绿色通信”。
在系统建设上,根据南网的组织架构,华为采用全网集中部署统一通信业务,IP语音业务由地市、县级分布式建设的方案。业务集中部署集中管理可与南网生产应用系统统一集成。IP语音分布式部署,可继承原有TDM网络的逐渐迁移,并通过本地再生的语音业务,实现最基础语音通信的双重保障。
在平台容量建设上,初期即构建了40万用户平台的整体架构。从初期3万用户试点至扩容到全网30万+用户,仅需扩展对应的用户授权,以及各个分公司、省市的IP语音网关。在平滑扩容的同时,降低了一次性的业务投入。
在融合通信业务建设上,覆盖全网用户的企业通讯录是所有音视频协同应用的基础。南网员工通过即时消息、音视频通8BDD、多媒体会议、一号通等统一通信业务,实现跨区域点对点及多方高效协同。多媒体会议中的文档异步浏览、程序共享等应用,助力南网员工轻松实现基于部门内、周边设计院及分/子公司之间的培训和技术分享。
同时,针对互联网OTT应用的发展,南网融合通信平台也部署了基于Android及IOS平台的eSpace统一通信移动客户端。其具备的移动通信录、移动音视频通话、移动会议以及富媒体等丰富的通信功能,让办公业务实现从会议室到桌面到移动场景的无缝融合,在进一步提升办公效率的同时,为南网打造了可全员推送的宣传和信息发布平台。
融合通信助力南方电网实现“绿色通信
基于融合通信平台,南网变革了传统电话通讯方式,实现随时随地任何终端的无缝通信协同,让沟通从此触手可及。通过多种音视频、移动终端等多种通信方式融合,即节省了集团话费、短信费等通信费用,同时消除工作距离,大幅降低内外部沟通成本,实现绿色通信。
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让企业员工拥有了与互联网OTT同样便捷的沟通方式,同时为南网提供了面向全员信息实时发布和分享的宣传平台,沟通更加高效。
华为融合通信的开放性,也让南网的通信应用迈出了更大一步,将通信应用嵌入到了生产应用系统。在生产故障分析、现场应急指挥、在线培训等业务中,通过嵌入融合通信功能,优化了业务流程和业务体验,将通信应用转化为南网生产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文章探讨了CIO在2025年应该重点投资的五个AI领域:可信工作流的代理AI、智能文档管理、营销客户数据需求、从数据驱动转向AI驱动、重新审视IT架构以支持AI目标。这些投资可以在短期内带来效益,同时成为长期财务回报的倍增器。CIO需要在这些领域制定务实的AI应用策略,简化平台,加强风险管理,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Instabase 公司完成 1 亿美元 D 轮融资,估值 12.4 亿美元。该公司提供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平台,可从多种文件中提取信息并标准化。新资金将用于增强数据提取、分析和搜索功能,以满足企业 AI 需求。
人工智能在建筑设计领域正展现出惊人潜力。从生成令人赏心悦目的建筑效果图,到创造无限游戏世界,AI 正逐步改变设计流程。尽管人类仍是核心创作者,但 AI 辅助工具正迅速普及,未来可能会大幅提升设计效率和质量。这一趋势引发了对 AI 取代人类建筑师的担忧,也带来了硬件革命和地缘政治影响。
研究显示,高收入公司的CEO正将人工智能置于业务战略的核心地位。欧美企业声称已具备AI项目的基础条件。专家建议避免过度乐观,关注投资回报,构建稳健的数据基础,并优先考虑循序渐进的推广策略。研究还发现,最成功的公司往往是那些高层领导有意识地不直接参与AI战略制定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