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极进与网捷的思路比较相似,产品功能也水准相当。但是,业内对于这两家的产品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它们不是“真正的万兆”,理由是这类产品虽具有万兆接口,但其背板只有8G; 而且在美国Networking World等机构的评测中,最大包情况下的速率是7.8xG或7.9xG。
可见,以太网交换机速率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尤其是从千兆到万兆,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业内也普遍认为,敢于参加测试,证明了网捷和极进的勇敢与诚实。
据了解,在推出Catalyst 6500万兆交换机之前,思科曾经组织了2000多人的队伍来专门研发万兆产品,但由于启动周期太长,影响了公司整体的发展,该计划被砍掉了;于是,思科将其对万兆的开发转回到传统的Catalyst系列上。
这再一次引起了业界对万兆以太网交换机的关注。思科实现万兆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提升晶振频率来实现,但这就使人产生一个疑问:晶振是自适应的,如果为了实现投资保护,而不更换旧的板卡等设备,网络处理的速率会不会自适应到原有板卡的频率,那么万兆的速率能够得到真正的实现吗?
Force10提出,万兆的关键在于交换矩阵的容量、背板带宽以及包处理能力等三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达不到要求都不能保证交换机是“万兆的”。因此,Force10将其万兆交换机的这三个关键参数做到了1.6T、1600G和1.2T。
作为对一个商用市场应有的要求,花开是不够的,用户要的是果熟。在这种情况下,最先让自己的万兆交换机做到相对成熟的厂商,必然会强占新一轮以太网市场竞争的先机。
以上我们仅仅讨论了万兆交换机从技术到产品演变过程中的种种争议和坎坷,而万兆产品即使成熟,其走向大规模应用的历程也同样面临诸多考验。目前,万兆产品大多应用在高性能计算等对交换速度要求比较高的领域。一方面,一些万兆产品的成功应用案例给业界带来了若干欣喜,另一方面,一些问题仍在困扰着万兆产品供应商和用户:究竟谁需要万兆产品?他们愿意承担因此而带来的投资增加吗?万兆产品的性能和优势经得起考验吗?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