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摘要:文章主要讲解了宽带无线接入网的设计,如何设计出更加合理优化的宽带无线接入网是每个设计者都要仔细思考的,同时也要满足用户的需求。
标签:宽带无线接入网
目前宽带无线接入网是非常主流的技术之一,于是我研究了一下宽带无线接入网的设计概要和规范,在这里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用。随着3G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全球移动网正稳步向3G网络演进;同时近年来宽带互联网技术和业务的迅猛发展正持续引导宽带无线接入网应用的需求增长,而3G或者LTE尚未成为这一应用的主角。业界惯称的“宽带无线接入网(BWA)”是指从IEEE、ETSI等标准规范的特征分类出发的系列宽带无线接入网技术,是从有线的“宽带接入”术语的延展。这些接入技术包括以下几种。
a) 主要面向个人无线通信(WPAN)的超宽带UWB技术,IEEE标准组织中由802.15工作组负责,如蓝牙,WPAN一般不涉及网络设计和运营,以最终产品形式直接由个人使用。
b) 区域宽带无线接入WLAN和WMAN,代表性的产业联盟有Wi-Fi、WiMAX、McWiLLR4,依循的主流标准分别为IEEE 802.11和802.16。
c) 以移动性MBWA为特征的广域网WWAN,包括IEEE 802.20和WCDMA、CDMA2000、TD-SCDMA等蜂窝移动网技术标准。也有把802.16e列入MBWA的分法,ITU于2007年10月正式接受WiMAX为3G无线接入标准之一。我国自主研发的基于SCDMA技术的McWiLL R5版本也是针对高速移动下的无线宽带接入应用,目前处于系统测试阶段。
IEEE 802.20技术还在制订完善,传统蜂窝移动网的设计为我们熟知;与WPAN相比,“b)”主要采用固定宽带无线接入技术(FBWA),需要专门机构来建设运营,需在公共环境部署通信设施并面向普遍服务,也不妨称之为“公众宽带无线接入”。
公众宽带无线接入是否比IMT-2000技术在无线互联网事业中更具优越性?目前存在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从而我们有机会尝试BWA和3G多种技术网络的设计与研究实践。本文中,笔者基于网络建设项目的现实环节,主要论述了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网络通用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建设背景分析
设计特征与背景分析需求
对通信设计的个例,项目背景分析都很重要,新技术应用设计则须注意与之前惯例设计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差别。与移动网设计对比,BWA网络设计应充分重视其数据业务的特征和需求分析,根据场景选用合理的论证和描述方式。对MBWA之前的无线接入应用业务,应更接近有线数据业务,而非移动网数据业务的状态描述模式。
城域IP网络(下称城域网)中宽带无线接入网的LMDS和MMDS部分设计方法比较接近,但城域网建设时期,无线接入的对象主要为有线宽带无线接入网不便的少数特定的楼宇、单位或小区,无线链路简单、客户带宽需求相对明确——业务营销中无线接入与城域网有线数据业务统一,客户主要以固定带宽租用形式订制宽带服务;客户端都有安装于建筑物顶平台的固定接入装置。现在建设的无线城域网或局域网,在项目本身的层面上是无线接入手段为主、无线接入方式独立组网;业务应用也走向更多的普遍服务和个人自由接入,从而业务模式与之前DSL服务等级的专线接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客户接入点除了专用的网络设备,也有大量位置不固定的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用户和业务行为的不确定因素增大,无线链路组织及其时间、地点分布都趋于复杂,业务需求的规模和品质描述、设计保障难度加大。
而在传统蜂窝移动通信网向下一代的演进中,尽管也以高速数据业务提供为特征,建网思路上与BWA仍有根本的差别。通常连续覆盖是PLMN构造的出发点,对数据业务的非连续覆盖部署只对数据承载信道和载频而言,网络基础覆盖保持连续,且至少在某一载扇中认为业务是均匀分布的;BWA网络在MBWA之前限于固定、游牧、便携和简单移动方式接入,是基于空间离散的有线宽带无线接入网用户模式延伸,用户方位相对明确,业务模型却难以以网格单元为单位统一描述。
BWA网络需要各宽带无线接入网站点逐站个性地分析部署,其目标是区域内用户业务的有效、合理的覆盖,可以说是有需求的业务或者规划业务的连续覆盖,而非无线信号的连续覆盖。因而网络设计中对覆盖对象、建设背景的分析尤为重要。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