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非典”事件催生了我国的应急指挥体系,如今,卫生应急已成为我国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应急办发布的有关文件中,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需求也被单独列出,可以看出国家对卫生应急工作的重视。
在这六年中,我国的卫生应急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非典”事件的成功解决本身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同时也应当看到,我们面临的形势还很严峻,2006年以来陆续发生了一些大规模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如手足口病、H5N1等,还包括近期“风靡全球”的甲型H1N1,都对我国的卫生应急系统发出巨大挑战。虽然我国的卫生应急体系在迎接这些挑战时,在组织层面上很好地发挥了作用,但是从信息化的角度来看,卫生应急IT基础支撑系统在卫生事件的处置中发挥的作用还很有限。
正因如此,如何更好地开展卫生应急IT系统建设,将整个卫生应急指挥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卫生应急——最复杂的行业应急应用
要做好卫生应急的IT系统建设,首先要弄清楚卫生应急的应用需求。那么,卫生应急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总体上分为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突发公共事件卫生救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是指对大规模、大范围的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的应对和处置。例如,“非典”、甲型H1N1等高致病性传染病发生后,国家卫生部门牵头,和各地的卫生部门召开视频会议,通报疫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随后各地卫生部门主要是当地CDC(疾病控制中心)会进行场所消毒、疑似病例隔离、确诊病例治疗等控制和治疗工作;同时相关医学院校专家也会配合应急需要,进行病例分析、疫苗研制等工作;交通、公安等部门也会根据卫生部门的通报,进行联动配合,采取包括出入境疫情检测、涉外疫情人员管理等工作。可以看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是以卫生事件的发生为触发点、以卫生部门为责任主体、其他横向部门配合联动的过程。
突发公共事件卫生救援是指由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社会安全等其他突发事件而引起的伤亡、疾病的救治和医疗。例如,地震发生后,灾区的疫情防制、受伤人员医护、治疗等工作。另外,交通事故、恐怖袭击等产生人员伤亡的情况也会启动突发公共事件卫生救援。可以看出,突发公共事件卫生救援是以公共卫生事件以外的其他突发事件为触发点,以交通、公安等部门为责任主体,卫生部门配合工作的过程。
这两类卫生应急内容相比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范围更大,影响更广,处置难度也更大,一般意义上讲的卫生应急都是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而对于作为应急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IT基础支撑系统来说,为了满足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要求,需要涉及到众多的组织,不仅包括卫生局及其下属CDC、卫监等部门,还包括各医院、120急救中心、血站等医疗救治机构,还有各类医科院校、医学会等科研组织。这些组织和单位之间有的是上下级的调度关系,也有的是平级的横向协商、配合关系,各个组织和单位相互配合、联动,各司其职,共同完成卫生应急的相关工作。纵观国内各个行业应急体系,卫生应急由于其涉及到的组织和单位最多而成为最复杂的行业应急应用。
无法联动——卫生应急的瓶颈
在以往几年中,各地纷纷开展了卫生应急IT基础支撑系统建设,其根本目的就是让应急系统中各级、各部门、各类组织以及各人之间获得、共享有效即时信息,从而实现高效的沟通,实现快速有效科学的决策。
然而从结果来看,目前大部分卫生应急IT基础支撑系统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是,疫情发生时,领导无法在指挥大厅中通过医院的监控系统检查各个医院门诊科室的现场情况,而必须奔波在各个医院之间;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协调卫生系统内部相关部门或者横向关联部门时,负责人无法利用视频及音频的多媒体会议进行磋商,只能通过传统的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进行点对点沟通,而且还经常受到线路占线和无法进行多方电话会议的困扰;需要进行数据查询时,也不能快速准确的得到整个市或省的某项信息得完整情况。
其实,现有卫生行业的IT基础建设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各个卫生单位自己都有较为完备的IT系统。各医院都可以通过HIS系统查询统计相关医疗信息,包括医疗器械信息、药品信息、病人电子病例等,也可以通过PACS查看影像资料;120急救中心也能够通过GIS系统监测急救车的位置;血液中心也有关于各类血液制品的准确数据信息。
在这种背景下仍然出现前面提到的现象,说明目前我国卫生应急系统还存在一些问题,总的说来就是现有卫生系统各单位的IT系统资源没有能够进行有效整合,没有形成资源化,卫生系统内部各单位之间也缺乏高效直观的沟通手段,因而无法进行顺畅的联动。
造成这一现象最主要原因的是,现有的卫生IT系统建设基本都是以各单位自行建设为主,异构化严重、标准性不足,性能和可靠性也无法满足应急的需要。而卫生应急IT基础支撑系统也往往采用高度定制化的架构,系统相对封闭,支撑的业务相对单一,不具备标准性和开放性,因而也无法和相关单位的IT系统进行联动,资源无法整合,也无法满足应急“联动”的要求。
打破信息沟通的“壁垒”
针对卫生应急IT基础支撑系统建设上面临的问题,在国内应急指挥应用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H3C有着自己的看法。曾经参与过江苏省卫生应急指挥系统等多个应急项目建设的H3C解决方案部技术总监姚华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现有问题,就必须针对现有卫生应急IT基础支撑系统进行调整,通过采用标准通信协议,建设卫生专网,增加多媒体会商手段等方式改进卫生应急系统各单位之间的沟通方式,提高沟通效率,增强沟通的体验性,为业务流程的顺畅运作提供协商保障。同时,通过建立数据中心等方式整合现有卫生IT资源,将宝贵的数据信息资源化。换句来说,也就是要通过对卫生应急IT基础架构标准性、开放性的设计,通过技术手段,消除由于组织原因造成的IT壁垒,加强卫生系统组织间的联动,实现整个卫生应急IT系统资源的集中利用,并进行深度发掘,为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围绕这一思路,H3C针对卫生应急的应用特点,提出了一套具体而全面的解决方案。方案采用模块化的方式,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建立以卫生局为核心的应急指挥系统。指挥中心根据需要设立在CDC或市卫生局,数据中心与指挥中心合二为一,并可采取1+N备份的模式来进行保障,下属卫生局以及个相关单位通过卫生应急专网接入整个应急系统。
在网络传输平台上,H3C提出,需要改变现有依靠互联网的方式,进行应急安全专网建设,从而建立整个应急IT系统的基础。应急网络又区别于一般的网络应用,必须要有一整套的完备方案保障自身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H3C应急指挥解决方案在网络的架构上采用了包括环网技术在内的一系列可靠性技术,同时,将WIMAX、卫星通信、3G等无线传输方式相融合,保证在诸如“汶川地震”等大型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卫生应急网络平台仍然能够保证运转,保证图像、语音等各种数据能够正常传输,最大限度的保证应急专网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此外,在网络安全方面,H3C解决方案采取了包括身份认证在内的四到七层的安全管理措施来保证网络的安全,避免出现非法接入的情况,避免出现虚假信息上报、数据库信息丢失等信息安全问题。同时,作为一个完整和复杂的网络系统,在管理上强调用便捷和直观的方法对网络上的所有设备进行统一管理。
实现应急情况下多维度的沟通,是H3C卫生应急指挥解决方案最抢眼的一点。设想一下,在大规模传染病发生时,某市卫生局领导在卫生应急指挥中心里,一边通过大屏幕对医院的门诊进行巡检,并通过前端的话音系统询问病人病情;同时,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和省卫生厅、国家卫生总局领导进行视频磋商,讨论下一步的措施;遇到涉及专业知识的问题时,可以及时的从数据库中调取材料,并连同现场监控图像一起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分发到各个指挥分中心大屏幕和各位与会人的电脑显示屏上,进行查阅;医学专家则通过电话、手机、VOIP的方式拨入会议,提供专业意见。这才是真正实现了全方位的多媒体应急会商。
要实现这样的联动应用,仅仅依靠监控、视频会议、语音等不同系统的简单堆砌是不行的,只有充分融合才可以做到,H3C解决方案在这方面的优势也得以充分体现。一方面,H3C提供的各应用都是基于IP等开放、普遍使用的标准,另一方面,H3C的各种多媒体产品采用的都是统一的操作平台IMOS,能够很顺畅地将各种经用无缝融合。借助这一方案,用户可以建立起一套应急融合多媒体系统,在应急沟通方式上改变现有的过度依赖PSTN网络的现状。
此外,卫生应急“联动”的概念还体现在数据的“联动”上,要能够使各个医院、120急救中心、血液中心、医科院校等各个单位的数据实现方便调用和自由流转。在这一点上,H3C解决方案采取的是建设广域网数据中心的方法,卫生系统内部各单位通过应急专网将数据汇聚到数据中心,并借助IP存储的优势,通过虚拟化的手段,将原有各卫生单位的异构化存储兼容介入,从而充分保护原有投资。
结束语
我们可以预见,通过构建以应急专网为承载基础,以数据中心为核心,以融合多媒体系统为界面和手段的卫生应急IT基础支撑系统,H3C卫生应急解决方案能够更好地帮助有关部门实现卫生应急系统数据的资源化,以及部门间的沟通和联动,使卫生应急借助信息化手段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