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去年轰轰烈烈的无线城市浪潮和如今国内3G建设如火如荼开展之际,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情况步伐相对较慢。和城市相比,农村对网络环境的要求有其特殊性,Wi-Fi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相对更广泛一些。那么,已经实际部署了无线网络的农村是怎么做的,实际应用效果如何?对此,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平谷区部分无线网络应用案例,了解信息化建设和无线网络建设及应用的现状。
无线接入农家院
“崔长河家2002年9月开始从事民俗旅游接待工作。吃的不贵,住的挺好,吃的是荤素搭配的绿色食品,住的是装饰一新的各种设施俱全的干净房间,有单间,也有土炕……”
这是农民崔长河的农家院在雕窝民俗旅游网上的主页简介。除了文字介绍,还有住宿场景照片、特色餐饮图文推荐、荣誉证书和奖状滚动条、留言板、网上预订等内容,页面元素丰富。
“要不我们农家院能这么火?都是安电脑的好处,有信息化更方便了。”崔长河对民俗旅游的互联网经营有着最直接的体会,“经常有游客给我打电话订饭,说是从网上查到的。还有很多带着电脑来的游客,在我这儿就能直接上网。曾经有一位荷兰的游客跟我说,你这小山沟里还有电脑,还有网络,还是无线的,了不起。”不过信息化的便利也有负面效果——最近崔长河的电脑出了点问题,“客人老给玩儿,黑夜白天的”。
无线网络通过一根连接USB延长线的网卡接入到农民崔长河的农家院里
电脑就摆在崔长河农家院其中的一间屋子里,在电脑桌的上方接近房顶处,有一根连接USB延长线的无线网卡固定在墙壁上,以便与村里的无线接入点连接。这台电脑是2004年购买的,崔长河自己只掏了1000多元,平谷区、乡政府、大队分别给予了一部分补贴。接入互联网方面,最早使用电话线ADSL上网,随后在2006年装上了无线网络。“这个无线上网挺棒的,速度也挺快。”崔长河说,“平时上网,主要是看看别的农家院怎么经营,有啥不一样的特色,再看看平谷区新闻、果品信息什么的,要不就是和老客户聊聊天,有时还学习学习订餐住宿的经营之道。”
实际上,从电脑的安装和使用,到网络接入,再到网上主页的制作,全都是平谷区信息中心提供的免费支持服务。“我们学电脑都是信息中心手把手教的,要不老百姓谁会玩儿这个呢,都没什么文化。”崔长河对信息中心的服务赞不绝口,“电脑出了什么故障,打个电话,20分钟内就到了,免费给修。”
“雕窝村一共有42户,只要做民俗农家院的,信息中心都给免费做一个网上主页,把农家院名称、特色、联系方式等发布上去。”北京市平谷区信息办副主任付强表示,“平谷的旅游资源非常好,有山有水,而宽带和互联网的接入,使得这里旅游资源的知名度更高。”
值得推广的模式
付强给记者指了雕窝村政府门口一个高耸的旅游资源广告牌,“村里的无线接入点就被固定在那里面,下面连接到村政府的光纤接口。这就是所谓的‘光纤到村,无线到户’模式。”据悉,平谷区无线网络建设从2006年启动,2007年初步建成了30个点,2008年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完善,今年准备再新建500个点。“覆盖对象主要是农村地区,无线接入点之间可以形成网状互相覆盖,只要一个接入点连接光纤即可。”付强说。
平谷区雕窝村的无线接入点藏在高耸的广告牌中
商业运作是一个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农民能否承担无线网络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关乎信息化成败。对此,平谷区充分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的光纤资源,在此基础上通过架设无线网络发射杆(统一的水泥杆)的方式将宽带资源送到每个农户,每个点每年向光纤实施方歌华有线支付3600元即可。
经过测算,每个无线接入点大概能覆盖到50多个农户,这样公摊下来每户包月5.5元即可享受无线网络资源了。这比从前ADSL接入互联网的模式便宜多了,平谷区512Kbps包月ADSL的价格是50元,有着将近十倍的差距。有些经济状况比较好的村甚至把这部分钱也提农民交了,农民等于是免费享受无线网络接入服务。
不难看出,这个模式的主体还是政府,运营商只是作为光纤资源提供者的角色出现,所涉及到的主要公司,也是政府国资委下属的一家具体实施信息中心职能的公司(负责建设、运维和培训等服务),当然设备也是需要采购的。
作为主体的政府部门,除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规划,还特别在政策上给予了倾斜。付强介绍说,平谷区政府今年出台了新的政策,凡是使用无线网络的农户,在购买电脑下乡产品时,除享受国家13%的补贴之外,还单独增加一个7%的补贴,以促进和鼓励无线应用。
那么,这种模式适合在国内其他农村地区推广和复制吗?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无线城市专家庄梓新教授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他表示,“北京的思路是可行的。这种模式从成本上来说很便宜,无论是党员远程教育网络,还是早些年的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都把光线资源送到了乡村门口,再架设无线网络的成本是很低的,分摊到每户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收费。足以支撑设备成本,给歌华有线的网络资源费用,以及故障排除和培训的服务费用。”
身为无线城市的专家,庄梓新教授同样特别关注无线农村的建设
最近,庄教授刚结束了一个农村信息化的调研课题,课题组在北京近郊的怀柔、大兴、平谷、房山等区进行了大量调研,并最终将“光纤进村,无线入户”的接入方式推荐为适合农村区域特点的“最后一公里”方式,写进了《北京农村宽带接入现状调研分析及对策建议报告》。
“北京的模式应该想办法推广,我们在调研中遇到了很多生动的例子,都是采用这个模式。”庄教授说,“在电脑下乡的同时,必须鼓励和支持宽带下乡。北京的农民特别希望要电脑,一个是为了学习,还有就是为了子女的学习,希望能享受到与城市同样的教育资源。”
矽谷星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CTO付春雷也参与了课题组的工作,他表示:“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地广人稀,更适合无线网络技术施展拳脚。另外,农村在城市信息化进程中的变化也很快,采用有线方式接入的话面临一定的风险,更不用说成本和部署复杂度的问题。有了无线网络,可以与家电下乡等信息化手段结合起来,并且结合现代农业、城市信息化进程等,可以有很多话题和新的应用。”
更多的新型应用
付春雷所说的新应用已经在平谷区政府的设想和实施中了。镇罗营镇大庙峪村是平谷区尝试与德国迪米特合作有机桃认证的试点。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有机桃的种植进行精细化管理,是大庙峪尝试的新思路。技术人员在桃园里架设了无线接入点发射杆,并与试验桃树上的各种传感器相连(其中一个挂在桃树上监控环境温度,一个缠在叶子上监控叶片光照,另外两个传感装置埋在地下20厘米,测量温度和湿度),实时监控的数据就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传送给技术人员,甚至是直接发布到互联网上。
桃树上挂着各种传感器,通过无线网络将参数发送到技术人员的电脑上
技术人员打开笔记本电脑,相关的实际测试数据一目了然: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光照度、环境温度、环境湿度、露点温度(出现露珠时的温度)、蓄电池电量等参数,全部都是15分钟采集更新一次。
“平台搭起来了,关键是怎么去利用,这还要和迪米特方面再交流。”付强表示,“通过无线网络的手段,使得有机农业的管理更加实时、动态和精细化,不用再找人去地里实地测量了。德国方面的专家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看到实时的数据。”
此外,区政府还在考虑无线技术在农村旅游、交通、农业、市政管理、应急等方面的应用。比如在电子政务方面,平谷区政府和各委办、各乡镇之间通过一个成熟的平台沟通,但是再往下延伸到村里,就一直没有突破。接下来,需要一点点地把村务也纳入到电子政务里面来,这就需要借助无线网络在覆盖上的优势。“再比如工信部支持平谷区信息办的信息大篷车项目。”付强介绍说,“大篷车上配有15台电脑,开到民俗村里面,农户可以就近利用无线网络在大篷车上报税,当场就可以开具好纳税证明,不必再跑到几十里外的乡镇税务所了。未来这种移动大篷车开可以用来做企业年检、工商、交通部门查农用车违章等各种应用,移动的无线成就了移动的大篷车。”
北京市平谷区信息办副主任付强在有机桃认证试点上
付强举了另外几个市政管理的例子,“我们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区,在网上设了一个曝光平台,只要村民看见哪里有垃圾没人管,就可以拿手机拍照并上传到网站平台上曝光。再比如交通,平谷区从1路车到30路车深入到各个村,未来也可以通过GPS定位实施无线调度。还有就是旅游景区,可以通过无线摄像头调出现场的画面,方便旅游局的管理,人员管理,客流量,游客出行等。这些都可以依托Wi-F或3G的无线技术。”
付强介绍说,今年信息办的一个主要工作内容是“221”工程。包括两个基础,即无线网络新增500个接入点(全区273个村真正实现“全覆盖”),电脑普及率达到30%(平谷区共98000个农户,需要在去年年底16800台电脑的基础上新增12600台)。
然后是两个保障,一个是农村信息化队伍的建设,形成从政府信息办和信息中心,到乡镇信息员和乡镇主管信息化的镇领导,再到273个村级信息员(每村要有一名信息员)的三级体系。另外一个对农民的信息化知识培训,以提高农村信息化整体水平(包括怎样在网上获取和发布信息,甚至怎样在淘宝开店等)。
最后的“1”就是一个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主要是在原有三农综合信息网基础上进行整合,无线网络建设工作也被纳入其中。
“无线对农村的意义,主要是解决低成本信息化的问题。”付强表示,“无论来自国家还是老百姓的投入都不是太大,但是效果却很好,不仅成功解决了‘最后15米’的问题,还带来了很多新型的应用。”
编看编想:实施无线农村关键在意识
与城市相比,农民存在“三低”的现象,即收入水平低、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化意识低。最后一个“低”解决起来相对困难,但又恰好是发展农村信息化最关键的部分。无线农村的实施,关键在于让农民真正看到无线技术和信息化的好处,实实在在地获得效益。另外,培训和服务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转变农民的意识并不是简单的“××下乡”就能容易解决的事情。
用北京市平谷区信息办主任吴玉林的话说,“搞信息化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农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否一定符合农民的实际,怎么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这些问题都不是那么简单的。电脑下乡只是解决了“车”的问题,没有网络/带宽的“路”和应用的“货”,仍然不能解决实际发展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信息办来引导,各委办、乡镇共同来做工作。
在5月份的平谷区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相关领导特别提出了上网示范工程。即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的带头作用,以及左邻右舍的积极影响,让网络带来的实际效益看得见摸得着,帮助农民提高信息化意识。
“这可能比培训的效果还要好。”付强表示,“信息化的特点是投入比较大,见效比较慢,而且不太容易看到,很多东西很难量化。需要政府一把手重视信息化工作,以及相关部门很多细致的工作和服务,否则农村信息化很难获得快速的发展。”
无线农村建设实践五要素
基础:要有光纤或有线基础设施资源
技术:选择适合农村地域特色的无线网络技术
模式:好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必不可少,要保证农村低收入地区享受互联网和带宽资源
应用:要有先进的技术和新型的应用保证网络利用率,让农民亲自感受到信息化的效益
政府:以上所有因素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起到核心的决定性作用,包括政策制定、规划协调、监督管理、培训服务等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