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无线技术创新领域又现重磅消息。在10月29日召开的“当智慧遇见极简——2017高校智慧网络建设与应用创新研讨会”上,锐捷网络发布了基于802.11ax平台的全新产品RG-AP860-I。该产品采用了更高阶的1024QAM调制编码方案和上下行OFDMA技术,通过更高的传输速率、更强大的并发能力和更高效的资源调度能力,展现出了单台AP承载10Gbps网络接入速率的震撼力。最关键的一点是,锐捷RG-AP860-I已全面支持802.11ax的企业级应用,此举为第七代无线技术打通了大规模商业化的应用之路。
如今,手机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联络工具,成为集通讯、工作、娱乐、消费、定位导航于一身的智能型终端,而促使这一情况发展的核心原因,正是无线网络的不断发展。与此同时,无线网络打开的一扇扇窗口,让大数据、物联网应用如此普及,让我们真正迈进了万物互联的智慧时代。
锐捷网络无线产品事业部解决方案总监毛李康
802.11ax将为万物互联带来更多的“黑科技”。在产品发布环节,锐捷网络无线产品事业部解决方案总监毛李康表示:“从1997年802.11技术诞生,到今天的万物互联, 20年积淀而成的802.11ax不仅性能惊人,应用空间也更加广阔,它塑造的Wi-Fi应用场景将会前所未见。从技术层面看,802.11ax提出了全新的DCCA/DTPC 空间复用技术,可快速识别空口冲突并进行退避,同时通过动态空闲信道评估与动态功率控制等手段,使多AP多用户环境下平均吞吐量比802.11ac标准提升30%~100%。其次,除继承了MU-MIMO技术外,802.11ax的另一个重要革新,就是其引入了OFDMA,在典型的多用户并发场景下,整网性能最大可以提升3倍之多。”
然而,从炫酷的“黑科技”,到街头巷尾的“众人用”,802.11ax要实现真正的商用并不简单。对此,毛李康认为:“802.11ax将为车站、机场、公园、体育场馆、‘万人大会’等高密度场景带来前所未有的无线体验....但若是没有与之匹配的终端,就只能算是一个漂亮的技术指标而已,而锐捷推出的802.11ax解决方案则解决了‘两端’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从发布业界第一款三射频的802.11ac Wave2旗舰级RG-AP740-I,让终端从802.11n到802.11ac Wave2均实现整体受益,到今天再次率先推出支持802.11ax标准,能够大规模商用化的RG-AP860-I,锐捷的所有产品始终围绕着‘场景创新’这个核心词,始终如一、持续创新。”
(图:RG-AP860-I)
作为锐捷新一代旗舰级802.11ax平台产品,RG-AP860-I整机有线速率和整机无线速率均达到了10G,其性能指标已达到业界最高规格。而为了推动“与终端无关”的商用化应用,锐捷早已在全线主流产品中采用Pre-ax技术,将802.11ax中最突出的抗干扰特性导入,通过整网的协同调度,全面降低AP间相互干扰,并在大量高密度部署场景中取得了成功应用。除了将成熟的Pre-ax技术再度优化、提升、商用之外,此次发布的RG-AP860-I还采用了三路射频电路设计,通过UL-OFDMA小报文场景下的优化技术,大幅提升了多用户场景下的上传性能,并且通过内置的全制式物联网发射单元,发挥SDI软件定义物联网的灵活性,可以调整成适合各类物联网场景的应用平台。
在万物互联的世界里,“Wi-Fi”是生态系统的关键,也是创新应用的基础。锐捷致力于极致的Wi-Fi体验,打造了WIS无线智能服务平台,并在服务全行业全场景用户的过程中持续精进。不仅在阿里云栖大会、腾讯合作伙伴大会、GITC全球互联网大会、苏宁之夏等超大规模展会中充分验证,更通过大数据平台应用为我国各大高校的智慧校园提供了创新业务的鼎力支撑。而锐捷WIS 3.0将深度融合AI技术,全网洞察每一个潜在风险,动态调整Wi-Fi参数,确保每一个接入设备都有优质的Wi-Fi网络。与此同时,锐捷还将加大物联网应用创新,将“人、物、网“融为一体,发挥广域物联网和近场物联网各自优势,协助各大高校实现各类业务系统对接,最终形成一个弹性、可扩展、可持续发展的物联网架构。
“场景创新”一路走来,让锐捷已经逐步成长为WLAN领域的领头羊,陆续研发出X-sense灵动天线、智分+、零漫游、WIS等创新技术产品,将用户体验推向极致。在未来,锐捷无线将继续以客户为中心,坚持深入每一个真实而细小的业务场景,持续给用户提供最佳的产品解决方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特尔携手戴尔以及零克云,通过打造“工作站-AI PC-云端”的协同生态,大幅缩短AI部署流程,助力企业快速实现从想法验证到规模化落地。
意大利ISTI研究院推出Patch-ioner零样本图像描述框架,突破传统局限实现任意区域精确描述。系统将图像拆分为小块,通过智能组合生成从单块到整图的统一描述,无需区域标注数据。创新引入轨迹描述任务,用户可用鼠标画线获得对应区域描述。在四大评测任务中全面超越现有方法,为人机交互开辟新模式。
阿联酋阿布扎比人工智能大学发布全新PAN世界模型,超越传统大语言模型局限。该模型具备通用性、交互性和长期一致性,能深度理解几何和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推理"学习真实世界材料行为。PAN采用生成潜在预测架构,可模拟数千个因果一致步骤,支持分支操作模拟多种可能未来。预计12月初公开发布,有望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低成本合成数据生成。
MIT研究团队发现,AI系统无需严格配对的多模态数据也能显著提升性能。他们开发的UML框架通过参数共享让AI从图像、文本、音频等不同类型数据中学习,即使这些数据间没有直接对应关系。实验显示这种方法在图像分类、音频识别等任务上都超越了单模态系统,并能自发发展出跨模态理解能力,为未来AI应用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