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一、无线网络的原理及主要标准
无线网络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提供了使用无线多址信道的一种有效方法来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并为通信的移动化、个人化和多媒体应用提供了潜在的手段。一般而言,凡采用无线传输的计算机网络都可称为无线网。从WLAN到蓝牙、从红外线到移动通信,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无线网络的应用典范。它不采用传统电缆线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所有功能,网络所需的基础设施不需要埋在地下或隐藏在墙里,网络能够随着实际需要移动或变化。说得通俗点,就是局域网的无线连接形式,也就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WLAN)。
1.无线网络传输原理
无线局域网的传输原理和普通有线网络一样,也是采用了ISO/RM七层网络模型,只是在模型的最低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中,使用了无线的传输方式。尽管目前各类无线网络的标准和规范并不统一,但是就其传输方式来看肯定是以下两种之一:无线电波方式和红外线方式。其中红外线传输方式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无线网技术,现在家用电器中使用频繁的家电遥控器几乎都是采用红外线传输技术。作为无线局域网的传输方式,红外线传输的最大优点是不受无线电波的干扰,而且红外线的使用也不会被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加以限制。但是,红外线传输方式的传输质量受距离的影响非常大,并且红外线对非透明物体的穿透性也非常差,这就直接导致了红外线传输技术很难成为计算机无线网络中的主角。相比之下,无线电波传输方式的应用则广泛得多。采用无线电波进行传输,不仅覆盖范围大、发射功率强,而且还具有隐蔽性、保密性等特点,不会干扰同频的系统,具有很高的可用性。以下介绍几种主要的无线电波调制方式。
(1)扩频谱方式
扩频通信的基本特征是使用比发送的信息数据速率高许多倍的伪随机码把载有信息数据的基带信号的频谱进行扩展,形成宽带的低功率频谱密度的信号来发射。增加带宽可以在较低的信噪比情况下以相同的信息传输率来可靠地传输信息。在信号被噪声淹没的情况下,只要相应地增加信号带宽,仍然能够保持可靠的通信,也就是可以用扩频方法以宽带传输信息来换取信噪比上的好处。这就是扩频通信的基本思想和理论依据。这一做法虽然牺牲了频带带宽,但却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安全性。
目前采用扩展频谱方式的无线局域网一般选择的都是ISM频段,这里ISM分别取于Industrial、Scientific及Medical的第一个字母。许多工业、科研和医疗设备的发射频率均集中于该频段。例如美国ISM频段由902MHz~928MHz、2.4GHz~2.48GHz、5.725GHz~5.850GHz三个频段组成。如果发射功率及带宽辐射满足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要求,则无须向FCC提出专门的申请即可使用ISM频段。
实现扩频通信的基本工作方式有4种: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工作方式(简称DSSS方式);跳变频率(Frequency Hopping)工作方式(简称FH方式);跳变时间(Time Hopping)工作方式(简称TH方式);线性调频(Chirp Modulation)工作方式(简称Chirp方式)。目前使用最多、最典型的扩频工作方式是直扩式(DSSS方式),在无线网络的通信中,就是采用这种工作方式。
(2)窄带调制方式
顾名思义,在这种调制方式下,数据信号在不做任何扩展的情况下直接发射出去。与扩展频谱方式相比,窄带调试方式占用频带少,频带利用率高。不过,采用窄带调制方式的无线局域网要占用专用频段,在国内现有条件下需经过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的批准才能使用。
2.无线网络的优点
与有线网络相比,无线局域网具备了如下主要优势:
安装便捷:在网络的组建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大的就是网络布线了。而无线局域网的组建则几乎不用考虑它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一般只需在该区域安放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入(Access Point)设备即可建立网络覆盖。
使用灵活:在有线网络中,网络设备的安放位置受网络信息点位置的限制。而无线局域网一旦建成后,在信号覆盖区域内的任何位置都可方便地接入网络,进行数据通信。
经济节约:由于有线网络灵活性的不足,设计者往往要尽可能地考虑到未来扩展的需要,在网络规划时要预设大量利用率较低的接入点,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一旦网络的发展超出了预期的规划,整体的改造也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无线局域网的出现,彻底解决了这一规划上的难题,充分保护了已有的投资,而且改造和维护起来也十分简便。
易于扩展:同有线局域网一样,无线局域网具备了多种配置方式,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合理搭配,并能提供像漫游等有线网络无法提供的特性。
目前,无线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54Mbps,已经非常接近有线局域网的传输速率,而且其远至20km的传输距离也是有线局域网所望尘莫及的。作为有线局域网的一种补充和扩展,无线局域网使计算机具有了可移动性,能快速、方便地解决有线网络不易实现的网络连通问题。
3.无线网络的主要标准
无线技术包括了无线局域网技术和以GPRS/3G为代表的无线上网技术,这些标准和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出现了包括IEEE802.11、蓝牙技术和HomeRF等在内的多项标准和规范,以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为代表的多个研究机构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制定了一系列协议标准,推动了无线局域网的实用化。这些协议由Wi-Fi(Wi-Fi联盟是一家世界性组织,成立的目标是确保符合802.11标准的WLAN产品之间的相互协作性)组织制定和进行认证。我国早在2004 年7 月26 日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了无线局域网中国国家标准WAPI(无线局域网鉴别与保密基本结构) 提案,这是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线局域网标准,该标准较好地解决了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它现在并没有得到执行。下面列出了一些主要无线局域网标准。
(1) IEEE802.11系列协议
作为全球公认的局域网权威,IEEE 802工作组建立的标准在过去二十年内在局域网领域独领风骚。这些协议包括了802.3 Ethernet协议、802.5 Token Ring协议、802.3z 100BASE-T快速以太网协议。在1997年,经过了7年的工作以后,IEEE发布了802.11协议,这也是在无线局域网领域内的第一个国际上被认可的协议。在1999年9月,他们又提出了802.11b“High Rate”协议,用来对802.11协议进行补充,802.11b在802.11的1Mbps和2Mbps速率下又增加了5.5Mbps和11Mbps两个新的网络吞吐速率。利用802.11b,移动用户能够获得同Ethernet一样的性能、网络吞吐率与可用性。这个基于标准的技术使管理员可以根据环境选择合适的局域网技术来构造自己的网络,满足他们的商业用户和其他用户的需求。802.11协议主要工作在ISO协议的最低两层上,并在物理层上进行了一些改动,加入了高速数字传输的特性和连接的稳定性。IEEE802.11工作组制订的具体协议包括以下几项。
IEEE 802.11a
IEEE 802.11a采用正交频分(OFDM)技术调制数据,使用5GHz的频带,避开了当前微波、蓝牙以及大量工业设备广泛采用的2.4GHz频段,因此其产品在无线数据传输过程中所受到的干扰大为降低,抗干扰性较IEEE 802.11b更为出色。高达54Mbps数据传输带宽,是IEEE 802.11a的真正意义所在。IEEE 802.11a已经为今后无线宽带网的进一步要求做好了准备,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其竞争力是不言而喻的。此外,IEEE 802.11a的无线网络产品较IEEE 802.11b有着更低的功耗,这对笔记本电脑以及PDA等移动设备来说也有着重大意义。
IEEE 802.11a的普及也有其自身的诸多限制。首先,IEEE 802.11a面临的难题是来自厂商方面的压力。眼下,IEEE 802.11b已走向成熟,许多拥有IEEE 802.11b产品的厂商对IEEE 802.11a持谨慎态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这两种技术标准互不兼容,不少厂商为了均衡市场需求,直接将其产品做成了a+b的形式,这种做法固然解决了兼容问题,但也带来了成本增加的负面因素。其次,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使5.2GHz频段无法在全球各个国家获得批准和认可。5.2GHz的高频虽然令IEEE 802.11a具有了低干扰的使用环境,但也带来了不利的一面——太空中数以千计的人造卫星与地面站通信也恰恰使用5.2GHz频段。此外,欧盟也只允许将5.2GHz频率用于其自己制定的另一个无线标准——HiperLAN。
IEEE 802.11b
IEEE 802.11b也被称为Wi-Fi技术,采用补码键控(CCK)调制方式,使用2.4GHz频带。从性能上看,IEEE 802.11b的带宽为11Mbps,实际传输速率在5Mbps左右,与普通的10Base-T规格有线局域网持平。无论是家庭无线组网还是中小企业的内部局域网,IEEE 802.11b都能基本满足使用要求。由于基于的是开放的2.4GHz频段,因此IEEE 802.11b的使用无需申请,既可作为对有线网络的补充,又可自行独立组网,灵活性很强。
从工作方式上看,IEEE 802.11b的运作模式分为两种:点对点模式和基本模式。其中点对点模式是指无线网卡和无线网卡之间的通信方式,即一台装配了无线网卡的计算机可以与另一台装配了无线网卡的计算机进行通信,对于小型无线网络来说,这是一种非常方便的互联方案;而基本模式则是指无线网络的扩充或无线和有线网络并存时的通信方式,这也是IEEE 802.11b最常用的连接方式。此时,装载无线网卡的计算机需要通过接入点(无线AP)才能与另一台计算机连接,由接入点来负责频段管理及漫游等指挥工作。在带宽允许的情况下,一个接入点最多可支持1024个无线节点的接入。当无线节点增加时,网络存取速度会随之变慢。
作为目前最普及、应用最广泛的无线标准,IEEE 802.11b的优势不言而喻。技术的成熟,使得基于该标准网络产品的成本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无论家庭还是企业用户,无需太多的资金投入即可组建一套完整的无线局域网。但IEEE 802.11b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11Mbps的带宽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大容量数据传输的需要,只能作为有线网络的一种补充。
IEEE 802.11g
2001年11月,在IEEE 802.11会议上形成了IEEE 802.11g标准草案,目的是在2.4GHz频段实现802.11a的速率要求。802.11g采用PBCC或CCK/OFDM调制方式,使用2.4GHz频段,对现有的IEEE 802.11b系统向下兼容。它既能适应传统的802.11b标准,也符合IEEE 802.11a标准,从而解决了对已有的802.11b设备的兼容。
与IEEE 802.11a相同的是,IEEE 802.11g也使用了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分频多任务,OFDM)的模块设计,这是其54Mbps高速传输的秘诀。不同的是,IEEE 802.11g的工作频段并不是IEEE 802.11a的5.2GHz,而是坚守在和IEEE 802.11b一致的2.4GHz频段,这样一来,原先IEEE 802.11b使用者所担心的兼容性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IEEE 802.11g提供了一个平滑过渡的选择。
除了具备高传输率以及兼容性上的优势外,IEEE 802.11g所工作的2.4GHz频段的信号衰减程度不像IEEE 802.11a的5.2GHz那么严重,并且IEEE 802.11g还具备更优秀的“穿透”能力,能适应更加复杂的使用环境。但是先天性的不足(2.4GHz工作频段),使得IEEE 802.11g和它的前辈IEEE 802.11b一样极易受到微波、无线电话等设备的干扰。此外,IEEE 802.11g的信号比IEEE 802.11b的信号能够覆盖的范围要小得多,用户可能需要添置更多的无线接入点才能满足原有使用面积的信号覆盖。
(2)蓝牙技术
蓝牙技术将成为全球通用的无线技术,它工作在2.4GHz波段,采用的是跳频展频(FHSS)技术,数据速率为1Mbps,距离为10m。任一蓝牙技术设备一旦搜寻到另一个蓝牙技术设备,马上就可以建立联系,而无需用户进行任何设置。在无线电环境非常嘈杂情况下,其优势更加明显。蓝牙技术的主要优点是成本低、耗电量低以及支持数据/语音传输。
(3)HomeRF
HomeRF是专门为家庭用户设计的,它工作在2.4GHz,利用50跳/秒的跳频扩谱方式,通过家庭中的一台主机在移动设备之间实现通信,既可以通过时分复用支持语音通信;又能通过载波监听多重访问/冲突避免协议提供数据通信服务。同时,HomeRF提供了与TCP/IP良好的集成,支持广播、多播和48位IP地址。HomeRF最显著的优点是支持高质量的语音及数据通信,它把共享无线连接协议(SWAP)作为未来家庭内联网的几项技术指标,使用IEEE802.11无线以太网作为数据传输标准。
(4)HyperLAN/HyperLAN2
HyperLAN是ETSI制定的标准,分别应用在2.4GHz和5GHz不同的波段中。与IEEE 802.11最大的不同,在于HyperLAN不使用调变的技术而使用CSM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的技术。HyperLAN2采用Wireless ATM的技术,因此也可以将HyperLAN2视为无线网络的ATM,采用5GHz射频频率,传输速率为54Mbps。
(5)WiMAX
作为宽带无线通信的推动者,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于1999年设立IEEE 802.16工作组,工作内容主要是开发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标准,包括空中接口及其相关功能,标准涵盖2~66 GHz 的许可频段和免许可频段,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宽带无线城域网的接入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IEEE相继推出了IEEE 802.16、IEEE 802.16a、IEEE 802.16d、8 IEEE 02.16e等一系列标准,该系列标准引起业界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宽带无线城域网(WMAN)的理想解决方案。为了推广遵循IEEE802.16和ETSI HIPERMAN的宽带无线接入设备,并确保其兼容性及互用性,一些主要的通信部件及设备制造商结成了一个工业贸易联盟组织,即WiMAX,IEEE802.16标准又被称之为WiMAX技术。其最大传输速度为可达到75M bps,最大传输距离可达50km。
(6)GPRS技术
GPRS的英文全称为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中文含义为通用分组无线服务,它是利用“包交换”(Packet-Switched)的概念发展出的一套无线传输方式。所谓的包交换就是将Date封装成许多独立的封包,再将这些封包一个一个传送出去,形式上有点类似寄包裹。采用包交换的好处是只有在有资料需要传送时才会占用频宽,而且可以以传输的资料量计价,这对用户来说是比较合理的计费方式。此外,在GSM phase 2+的标准里,GPRS可以提供四种不同的编码方式,这些编码方式也分别提供不同的错误保护(Error Protection)能力。利用四种不同的编码方式,每个时槽可提供的传输速率为CS-1(9.05K)、CS-2(13.4K)、CS-3(15.6K)及CS-4(21.4K),其中CS-1的保护最为严密,CS-4则是完全未加以任何保护。每个用户最多可同时使用八个时槽,所以GPRS号称最高传输速率为171.2K bps。
GPRS是一种新的GSM数据业务,它在移动用户和数据网络之间提供一种连接,给移动用户提供高速无线IP和X.25分组数据接入服务。GPRS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它可以让多个用户共享某些固定的信道资源。如果把空中接口上的TDMA帧中的8个时隙都用来传送数据,那么数据速率最高可达164kb/8。GSM空中接口的信道资源既可以被话音占用,也可以被GPRS数据业务占用。
(7)3G技术
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384kbps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
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0年5月确定了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写入3G技术指导性文件《2000年国际移动通讯计划》(简称IMT-2000)。
W-CDMA
W-CDMA即WidebandCDMA,也称为CDMADirectSpread,意为宽频分码多重存取,其支持者主要是以GSM系统为主的欧洲厂商。这套系统能够架设在现有的GSM网络上,对于系统提供商而言可以较轻易地过渡,而GSM系统相当普及的亚洲对这套新技术的接受度会相当高。因此W-CDMA具有先天的市场优势。
CDMA2000
CDMA2000也称为CDMA Multi-Carrier,由美国高通北美公司为主导提出,摩托罗拉、Lucent和后来加入的韩国三星都有参与,韩国现在成为该标准的主导者。这套系统是从窄频CDMA One数字标准衍生出来的,可以从原有的CDMA One结构直接升级到3G,建设成本低廉。但目前使用CDMA的地区只有日、韩和北美,所以CDMA2000的支持者不如W-CDMA多。不过CDMA2000的研发技术却是目前各标准中进度最快的,许多3G手机已经率先面世。
TD-SCDMA
该标准是由中国大陆独自制定的3G标准,1999年6月29日,由中国原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向ITU提出。该标准将智能无线、同步CDMA和软件无线电等当今国际领先技术融于其中,在频谱利用率、对业务支持的灵活性、频率灵活性及成本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另外,由于中国的庞大市场,该标准受到各大主要电信设备厂商的重视,全球一半以上的设备厂商都宣布可以支持TD-SCDMA标准。
二、各种无线上网方式
搭建无线上网的设备很简单,组建无线网络也并不复杂。
1.无线组网须知
无线技术在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和无线网络设备价格的越来越低,为我们搭建无线网络提供了可能。我们可以把搭建无线网络看作是有线网络的升级,实际应用过程中,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并存的情况越来越多。
一般说来在家中采用无线局域网共享上网的方案有两种,第一种是点对点连接方案,即在每台电脑上都安装一个无线接入点(AP,类似于有线网络集线器的设备)即可实现点到点连接,这种方式也可以实现有线主干的扩展。第二种就是无线Hub的功能,就是说将无线接入点当成一个Hub来用,将局域网里面的机器都连接起来,彼此之间的操作和一般的局域网完全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没有网线,这也是很多笔记本用户采用的组网方式。
笔记本接入无线网
对于笔记本电脑用户来说,组建无线网络的优点是方便高效。由于现在迅驰以上的笔记本电脑都内置无线网卡,因此只需要一个无线AP或无线路由即可组成小型网络并上网。搭建无线网络的第一步是购买IEEE 802.11b 无线宽带路由器作为无线接入点。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无线路由器都能覆盖半径100英尺(30.5m)的范围。为了能够获得最佳的网络传输效果,应该尽可能将缩短电脑与路由器的距离,同时尽量避免中间有混凝土墙等障碍物阻挡。
接下来我们需要设置电脑,首先是为电脑或笔记本安装附加的无线互连外围设备卡(常见的无线网卡大多为PCMCIA、PCI和USB三种类型),如果是采用了Intel迅驰一代和二代的笔记本就不需要安装了。然后将一台作为服务器的电脑和AP用网线通过Hub(或交换机)连起来,接着将电脑的网关设置成无线AP的缺省IP地址(不同牌子的AP缺省IP地址可能不同,建议设置之前先翻阅产品说明书)。设置完成后在IE浏览器里面直接输入缺省IP地址就可以看到AP的设置界面。具体的设置就不多说了,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要为接入无线网络设置一个密码,因为如果没有添加任何身份认证措施,那么任何人都可以利用无线网络进入你的局域网内部,偷取局域网内共享的任何资料。
最后将需要接入无线网络的电脑和笔记本设置好,等待提示网络连接好后,将无线网络的网关设置成AP的IP地址就可以共享上网了。
网络连接完毕后,我们需要将其中一台PC设为主控PC(或服务器),然后将一些办公设备连接到这台PC上,这样只需要输入该机的IP地址就可以共享这些设备了。
2.笔记本与各种上网方式组合
根据AP的说明,一般可以很方便地连接无线局域网(只需要将两头都是水晶头的网线分别插入AP和笔记本即可),不过在接下来的上网方式中却有多种选择。因为目前支持笔记本上网的方式有多种,各种方式的优点和方式具体来说如下。
(1)手机+笔记本上网
如果是时尚一族,手机开通了GPRS或CDMA 1X功能,就可以使用手机带的无线上网方式来进行网上冲浪。如移动随e行的GPRS业务等就可以有效地支持无线上网。
GPRS是一种在GSM网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组交换的数据承载和传输网络,它最大的优势是只要激活 GPRS 应用后,将永远保持在线,不存在掉线问题,类似于一种无线专线网络。同时GPRS也可以自如切换,使话音和数据业务可以切换使用,电话上网两不误。
想要连接上无线网络,需要准备动感地带SIM卡、手机(如索爱K700C,支持GPRS和蓝牙)、笔记本(带有蓝牙接口和红外线接口,目前的手机大都支持这两种接口中至少一种)。
硬件方面都准备好了,接下来就都是软件方面的设置了。需要在手机和笔记本上进行设置,下面就以爱立信T39加华硕W5为例看看怎么利用手机GPRS加笔记本无线上互联网。
首先需要进行手机上的设置,手机的GPRS设置如下:进入“话机设定菜单→数据通信→数据帐号→添加数据→GPRS数据→输入CMCC GPRS→APN CMWAP 用户标识码 密码→存储”。
接着需要对笔记本的拨号进行设置。分别开启手机和笔记本的蓝牙,对两机进行配对。
最后还要记得在IE的属性栏为蓝牙连接启用代理服务器,IP地址就是中国移动的CMNET的网关,10.0.0.172,端口为80。
启用代理服务器
利用GPRS拨入互联网,这下可以随时随地收发邮件和查看网页了。据说随着3G的实现,无线网络也将发展到更成熟的802.11b/g,使无线传送影音也成为可能。
(2)无线宽带路由器+笔记本上网
使用GPRS虽说很方便,不过速度很慢,作为体验还可以。最好的办法是使用无线宽带路由器这种方式连入宽带网。
目前市面上的无线宽带路由器很多,高端的华为3COM Aolynk系列,阿尔法系列都有不错的性能。由于性能差异性不大,因此在考察了它的安全性以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它安装到宽带进线口上,准备开始无线上网了。
事实上利用无线宽带路由器连接无线网络很简单,首先购买无线宽带路由器(其实质是带路由功能的AP),然后将宽带网进线接到路由器的WAN口即可。接通电源以后,打开笔记本就会自动搜索到网络。接下来只需使用路由自带的配置软件进行配置即可,这个步骤参照说明书就可以了,即使不是很内行的用户也能轻松进行设置。
用配置软件进行配置
三、无线网络的发展
无线网络发展到今天,国内外就无线标准还存在一些争议。其中又以WAPI和IEEE制定的IEEE802.11系列、WiMAX和3G的争议最为引人瞩目。
1.WAPI和IEEE 802.11
2003年12月1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2003年第113号公告,2004年6月1日起,对无线局域网产品实施强制性认证。公告说明:“自2004年6月1日起,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未施加中国强制性认证标志的无线局域网产品不得出厂、进口、销售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从信息产业部传出的信息来看,这是一个强制性的公告,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无线芯片厂家,无线设备厂家,无线设备销售商,无线用户,都在此公告的受限范围。
但在2004年4月22日这天,中美达成协议,中方将缓和强制建立自己的Wi-Fi安全标准的做法。
2004年7月,中国向国际标准组织正式提交WAPI标准提案,并申请进入快速程序。但很快遭到来自英方、国际标准组织部分工作人员以及IEEE802.11主席的反对,他们建议中方“绕道”向IEEE提交该提案。而按照国际惯例,国家标准经过规范程序,完全可以直接升级为国际标准。2004年9月,WAPI提案即被JTC1秘书处宣布无效。而几乎同时,美国IEEE802.11i标准提案被提出,并在一个月后迅速进入快速程序。2004年11月8~12日,ISO/IECJTC1SC6(国际标准组织ISO/IEC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年会在美国奥兰多召开,对无线局域网国际标准问题进行讨论。IEEE802.11i和WAPI都是此次会议的议题,但是由于某些原因最终的投票被取消了。直到现在IEEE802.11i标准和WAPI的争论仍在继续,形成了僵局。
2.3G和WiMAX
近几年在3G的一派大热之中,结合了宽带和移动两大特征的WiMAX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3G和WiMAX谁将主导无线市场的未来?最初WiMAX被视为3G的挑战者和终结者,而近几年来WiMAX,更多地被视为3G技术的补充。相对于3G来讲,WiMAX,尤其是移动版本的WiMAX还不成熟,需要解决频谱和标准等关键性问题。即使未来WiMAX成熟后,也不大可能替代3G。因为3G网是现有的2G、2.5G的演进,WiMAX在语音上不如3G,它至少还要解决和2G、2.5G兼容与互通的问题。
对于WiMAX和3G的不同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定位的不同,二者存在很大差异。从标准化程度上看,WiMAX仅定义了空中接口的物理层和MAC层。在MAC层之上采用的协议以及核心网部分不在WiMAX所包含的范围之内。3G技术作为一个完整的网络,空中接口规范、核心网系列规范以及业务规范等都已经完成了标准化工作,涉及无线传输、移动性管理、业务应用、用户号码管理等内容。
从业务能力上看,WiMAX提供的主要是具有一定移动特性的宽带数据业务,面向的用户主要是笔记本终端和WiMAX终端持有者。WiMAX接入IP核心网,也可以提供VoIP业务。3G从最初就是为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共同设计的,对于话音业务,核心网络仍采用电路交换方式实现,QoS有较高的保障。WiMAX牺牲了移动性换取了数据传输能力的提高,它的数据带宽优于3G系统。但是3G的数据能力也在不断提高,3G增强型如HSDPA,已经可以实现10M bps的接入速率。按照ITU的定义,3G增强型最终目标可以达到30M bps。
尽管WiMAX传输速率可达到3G的10倍甚至更高,但其覆盖范围用低阶调制时与3G相差很远。本质上WiMAX是作为3G及3G演进的一种无线城域网、多点基站互联的重要支持手段而已,两者潜在的市场尺寸亦有巨大差异,从而根本谈不上WiMAX会成为3G的终结者。
从覆盖范围上看,WiMAX为了获得较高的数据接入带宽(30M bps),必然要牺牲覆盖和移动性, 3G则是无处不在的网络,覆盖是连续的,用户可以实现不间断的通信。
从无线频谱资源上看,3G拥有全球统一的频谱资源,而WiMAX则正在试图寻找2~6GHz之间的频率资源,各个国家目前可用的频率都不一致。因此,WiMAX最终获得足够的全球统一频率存在一定难度。
从以上各个角度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WiMAX在数据能力上要优于3G,但是从标准化、全球统一频谱、技术特性等多角度考虑,WiMAX距离真正商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