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网络频道MSTP技术在3G传输体系中的地位与应用

MSTP技术在3G传输体系中的地位与应用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3G业务相对于2G业务,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对3G传输网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作者:中国IT实验室 来源:中国IT实验室 2008年8月1日

关键字: 3G MSTP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2页)

3、在网络实际建设中,引入MSTP真的势在必行吗?

在WCDMA实际网络中,由于RNC一般与MSC等核心网节点设备共址,因此,在考虑光传输网的结构中,一般把RNC与3G核心网节点。MSC等归入到光传输网的核心层中,而RNC与MSC等3G核心网之间的通信可在本地解决,不再需要考虑传输问题。这样,WCDMA光传输的主要焦点就集中于Node B到RNC之间的传输问题,即Iub接口的传输问题。

从实现ATM信元传送的最终结果来看,采用ATM网络,传统SDH网络,和MSTP网络均可以实现Iub接口的传输。但是从两大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角度看,他们目前并没有十分完整的ATM网络体系,因此Iub业务的传输,不大可能搭载在纯ATM网络上。同时各运营商也不可能完全舍弃几年来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构建的传统SDH光传输本地网,那样势必会造成对现有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最实际可行的方案应该是尽可能利用现有SDH光传输网络,或在一定程度上,将其升级到MSTP,以满足Iub业务的传输需求。

目前各地本地网(主要指移动和联通)均已建成较为清晰完整的三层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本地传输网结构示意图

为使描述更为简单明确,我们将整个网络抽象成链状形式(左边的骨干节点既包含汇接层设备又包含骨干层设备)。如图3所示。

图3 本地传输网结构图链状表示

根据不同组网策略,RNC至Node B之间主要可按如下5种方式连接。

方案A:Node B提供IMA接口,采用传统SDH将E1电路透传至RNC。如图4所示。

图4 方案A

图4中上面一组指RNC设备与起收敛作用的骨干节点在同一机房,即Iub业务不需要经过骨干层转接;下面一组指RNC设备与起收敛作用的骨干节点不在同一机房,即Iub业务需要经过骨干层转接。

特点:没有采用MSTP技术,而仅采用传统SDH透传,不需对现有本地传输网进行任何改造(在技术层面),技术成熟,便于应用。但RNC侧需要大量的2Mbit/s接口,建设成本和维护压力较大。同时无法实现统计复用,对于突发性较强的3G业务,采用透传方式会造成传输带宽的极大浪费。

一般RNC设备的容量大于现有2G网络的BSC。

方案B:Node B提供IMA接口,E1在传统SDH网络透传,通过信道化的STM-1与RNC连接。如图5所示。

图5 方案B

特点:与方案B类似也没有采用MSTP技术,巧妙地解决了RNC侧2M过多电路的问题,便于维护管理,且节省了部分配套设备的投资。但要求RNC设备支持信道化的STM-1接口。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厂商RNC设备均支持信道化STM-1接口。

方案C:Node B提供IMA接口,采用SDH将E1电路透传至传输骨干节点,骨干节点的光传输设备需要升级为MSTP设备,利用其ATM处理功能将大量E1电路统计复用成为ATM的STM-1,并传至RNC。如图6所示。

图6 方案C

特点:引入了MSTP,可以在骨干节点进行统计复用,亦可在骨干环引入VP-Ring,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骨干环的带宽。

方案D:Node B提供IMA接口,在接入层采用SDH将E1电路透传至汇接节点(类似Hub N0de B),汇接节点(亦可连同骨干节点)需升级为MSTP,利用汇接环的MSTP功能梳理带宽后,接入RNC。如图7所示。

图7 方案D

特点:可以在汇接节点进行统计复用,亦可在汇接环即引入VP-Ring,可同时缓解汇接层和骨干层的带宽压力,同时利用汇接环的多业务处理功能,为数据业务等未来将要大量开展的新业务提供了充足的传输通路。但要求汇接环的各个节点均提供MSTP功能,需要一定的改造量和投资量。

方案E:Node B提供ATM接口,全网使用MSTP,接入RNC。如图8所示。

图8 方案E

特点:Node B设备直接提供ATM码流,省去IMA接口,全网省级MSTP,利用接入节点的。MSTP接入功能,将ATM码流直接接入传输网,全网统计复用,节省了大量带宽;但需要对现有网络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初期的建设成本较高;而且由于目前VP-Ring共享通道至少需要占用一个VC-4,大量的STM-1接入环(目前大部分本地网内STM-l接入环占主导地位)一旦引入了VP-Ring,将无法再接入其他业务。

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各本地网所在地区的人口、面积、地形地貌等存在很大差异,网络建设亦有先有后,网络完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地区应选择不同方案。

方案B全程采用传统SDH透传,对现网冲击较小,技术上非常成熟且方案简单易行,适用于“经济相对欠发达,相对地广人稀,3G、数据等新业务需求较小,现网网络规模较小或SDH系统建设尚未完善”的地区。

另外,为缩短3G传输网的建设周期,中大型城市也可以考虑暂时选用方案B。

方案A与方案B类似,区别在于传输设备与RNC的连接采用传统的2M跳线而不是信道化STM-1。考虑到未来网络的发展,不建议大量采用方案A,但在某些情况下,方案A可作为方案B的临时性补充。

方案C和方案D在SDH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引入了MSTP技术,利用其统计复用功能可以大大缓解骨干层和汇聚层的带宽压力,同时为多种业务的接入,以及未来全网向多业务传送平台演进打下了良好得基础。其中方案C可以认为是方案D的过渡方案。方案C、D适用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3G、数据等新业务需求较大,现网网络规模巨大且骨干层或汇接层容量不足”的地区。

而对MSTP应用得最彻底的方案E,反而不适用于早期的3G建设。

因此,对于MSTP技术,必须分地区、有计划,有步骤,审慎地应用,不能简单地一刀切。

4、在何时何地何层面引入MSTP?

对于经济发达,3G、数据等新业务需求巨大的大型城市,其本地网接入层已经初具规模,汇接层相对稳定,而骨干层结构复杂,容量相对不足,应优先考虑将汇聚层和骨干层升级改造成为支持:MSTP的统一传送平台,一方面缓解容量压力,一方面可以保持环路结构的相对稳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逐步向全网MSTP演进,以解决各新种业务的接入问题。

对于中型城市,3G、数据等新业务对传输带宽有一定需求,且主要集中在市区。其本地网交换局址相对较少,骨干环转接电路亦较少,短期内将骨干环升级为MSTP的意义不大,因此应优先考虑市区汇接环的MSTP建设,待各种新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再考虑全网向MSTP过渡。

对区经济欠发达且目前网络容量较小的城市,其3G、数据等新业务需求较少,MSTP的意义重点在于解决各种业务的接入问题,而不是容量问题。因此各层网络的演进过程均应稍稍滞后,在未来统一考虑。

具体的演进时间如表1(其中,时间点1对应于3G一期工程开始施工前,其余时间点依次顺延5~8个月)。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