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据分析机构尼尔森在线称,在经历了连续17个月增长之后,知名社交网站Facebook在英国的用户首次出现了下滑。MySpace和Bebo的人气也在降温。因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社交网站的流行程度或许已跨过了颠峰。
目前媒体曝光率极高、最能聚集人气的社交网站在国人眼中却十分低调。甚至可以说,社区是互联网上面最让人困惑的字眼之一。
随着Web 2.0风潮兴起,由用户提交内容的互联网服务大行其道。然而,事实上天底下所有的社区网站都是靠用户提交内容来运营,因此更多人搞不清楚,到底这波Web 2.0与以前的社区网站有何不同?
在国内,由于中国博客网、搜狐等网络媒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博客这种社区类型的服务一开始就走上了“草根媒体”的路子。这样的方式自然也挖掘出更多的草根作者,培植了草根名人。
不论是何种操作方式,我们很容易分辨出,在这个阶段的博客,其实距离我们所理解的社区网站还十分遥远。这种形态的博客,总是让人感觉少了一点社区的氛围,却比较像媒体。
社交网站注重用户关系链
社区网站其实是一种集体参与的公共空间,过去的博客服务则比较像是在自己的房间里喃喃自语,然后期待被发现。然而随着服务的演进,博客服务已经进入了下一个阶段:社交网络服务。
写博客并非人人都能文以载道,更多的只是寥寥数语。很多人写了几个月,发现没有人关注,很自然就没有了写作的动力。与其期待被高高在上的编辑关注,还不如同样在上面写博客的人彼此互相关注。因此,以博客为基础形成社交圈,这个概念成了新的发展方向。美国的Myspace 以及Facebook先后兴起,使这种形态的网站更加注重用户之间的互动。网站上所提供的博客,相册等服务,被看作是用户互动的依据,或者是互动之后的结果,而不再被视为媒体内容。
用户的关系链在这里被更加重要的凸显出来,他们彼此关注对方写了什么,在做什么,拍了什么新照片,互相加为好友。有的人自己开设了圈子,吸引相同兴趣的人加入。
然而,这样的形态与最早期我们对社区的定义还是有些出入,因为社区还是比较倾向开放的空间,而人际的互动甚至是圈子,还是属于比较小众的行为。
国内社交网站存巨大市场真空
在国内,社交网络形态的网站数量不少,这些网站有的从商业人脉社交开始做起,主要是锁定商务人士拓展人脉的需求;有的则是比较倾向于休闲,主要让一般人也参与,例如百度空间、51.com等。
由于社交网络很大一部分会受到用户所处的社会阶层与生活环境所限,所以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例如,类似51.com这种以二级城市为主的社交网络,生活在一级城市的人就很难融入。这是生活形态不同所至。
此外,如果以高校学生为主力的用户群体,在国内是以占座网,校内网较为知名。其实大学群体是个很特殊的群体,因为这些用户平日在校园内就能互相接触,下课后通过网上交流。
由于学生的生活与圈子毕竟和成年人,以及中小学生不同,很自然会面临用户圈子难以扩大的情况。虽然美国的Facebook也是从校园发家最终扩及到一半人群,但目前国内似乎发展还比较困难。
此外,面向商务人士的社交网络在国内没有太成功的例子。主要原因是商务人士急功近利,而此类号称人脉网站的服务,其实并没办法帮他们真正维系人脉。
然而,这也表示,在国内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市场真空。二级城市,高校等市场目前都已经出现第一领先群。然而国内却缺乏一个面向白领的社交网络,有谁看到了这个市场?
微软Live Space在中国并不吃香
其实,在白领市场最有优势的是微软,因为其即时通讯软件MSN 在中国的白领用户拥有极高的占有率。如果能将 MSN与其Live Space服务做更好的结合,他的地位将难以动摇。
然而,微软的Live Space服务评价并不高,他的使用方式对中国用户来说也极为不符合习惯,而在微软的全球化架构下,针对中国用户进行定制化的服务设计,几乎不可能。
因此,这个市场在中国还是有机会的。目前面向这个市场的,有被普遍看好的是海内网。然而这个网站才刚起步,目前主流人群都属IT行业的人,要如何将群体扩大到其他行业的白领是一大课题。
上述Web 2.0 网站看来发展前景无限,而老牌社区网站发展却不如预期。很多社区网站的用户数多年来一直没有太大发展。虽然引起一些外资互联网企业收购的兴趣,但这只能说刚好遇上了买家而已。
追根究底,基于博客,社交,圈子以及社区等几个层次集合起来的服务,才是完整的。传统意义上的社区网站,在这几个层面上远远不足。不过这个市场的未来还将会是很热闹的。前些时候盛传Facebook要进中国,美国的社交网络上市公司Mixi也有此打算。将来应该还会出现几个并购案,先不论成败,至少这个市场在国内还将持续火热。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