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微软WinHEC大会上,比尔·盖茨给合作伙伴颁发了产品试用金碟。11月30日,微软2007 Microsoft Office system,Windows Vista与Exchange Server 2007三大商务引擎面向全球商业用户发布。一再跳票的Vista带给用户的将会是什么?是吊足的胃口和不断的抱怨,还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兴奋和疯狂?
耗时五载、动用6000名工程师、花费200亿美元,倚借Vista微软能否重现Windows 95时期的辉煌?
一向被病毒和黑客格外青睐的Windows以及微软公司本身,如何加固自己的平台,并说服顾客最终认同Vista要比前辈系统安全?
处处树敌的微软,如何通过Vista平衡与其他厂商的关系?在竞争与合作之间,厂商如何抉择?
Vista给微软中国的团队带来了什么?在微软全球的团队中,他们还是当年只能为美国总部产品做汉化的那群人吗?
……
本报记者深入采访了数十位微软一线工程师、高层管理人员以及相关厂商和分析人士,围绕微软三大产品对产业链的影响以及安全问题和研发历程,理清微软喧嚣背后的真相。
最大的担心:庞然大物VS小虫BUG
▲和来自其他国家的微软员工进行交流,是微软中国员工快速获得进步的秘诀。
众所周知,飞机的降落环节在整个飞行过程中最危险。当一架飞机在接近目的地时,从接收飞机跑道分配命令,到记录当前垂直位置等,飞行机组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确保飞机在预期的时间和地点安全准确地着陆。和飞机降落一样,软件工程的结尾也需要严格的流程来保证安全性。
2007 Office中的代码已经超过1亿行,而Windows Vista中的基础代码更达10亿行之巨。软件是用出来的,如何保证这些“庞然大物”在发布后不出现太多瑕疵?
王海勇是微软美国总部负责开发Vista网络通信功能的工程师。当他觉得自己的产品成熟之后,就会请一些用户来到他们的用户使用习惯实验室中。用户使用习惯实验室能容纳数十人,里面是安装好产品的机器。同时,实验室的一面是很大的玻璃墙,这块玻璃墙可以从外面看到里面,而对里面的人来说却只是一面镜子。
接下来的环节,有点像警察局里观察审讯中的犯人:王海勇简单地向试用者介绍了程序的使用方法,并请他们完成预先制定的任务。然后王海勇和他的同事在外面密切注视和记录使用者的行为,看他们是否使用了预先设计的新功能,是否按照事先的设想去进行操作等。最后,王海勇再次和他们交谈,进一步了解他们的试用感受。
除了请来的实验者,微软还在世界上拥有约2万名外部Beta测试用户通过网上下载等方式检验微软的Vista。而2007 Office的志愿测试者更是超过了300万,比微软预期超出了500%。为了平衡饱和工作的服务器费用,微软从今年8月份开始不得不对新下载2007 Office的试用者进行每次1.5美元的收费。
吃自己做的狗食
其实,除了世界上数万名外部Beta测试用户会对微软Vista的面世做出贡献之外,这家软件巨头还拥有一个庞大专业的试验队伍——微软自己。微软公司将这种测试工序戏称为“吃自己做的狗食(Eating its own dog food)”。
由于软件产品日趋复杂,测试对于软件质量的保障日益重要。尽管微软软件开发团队中测试人员与编程人员的比例已接近1∶1,但在新版本的最终测试阶段,要找一个大用户来实地测试并不容易,在微软的产品还没成商品对外发布之前,要想找到个人电脑用户来测试像 Windows Vista或者2007 Office之类的软件很容易,但是在商业领域,情形就完全不一样了。任何企业用户都不愿拿自己的IT来为微软做实验,他们要求自己所依赖的软件系统必须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下都运转良好。软件中所潜在的任何微小瑕疵,都有可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走出这种困境,微软曾经试图通过发布体验版的授权,来鼓励自己的商业客户安装处于测试阶段的企业软件。但是,其后的结果让微软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你想要理直气壮地向自己的客户推销一个新款的软件,唯一的方法便是在它初次发布前,就先在自己公司的内部广泛地进行试用。”
在微软,有位常常被称为“微软超级Beta测试者”的神奇人物,他就是微软首席信息官Ron Markezich。如果他不签字,微软的软件就无法上市。作为微软公司的CIO,Markezich先生领导着微软公司的IT部门。这个部门要负责管理微软由遍布全球超过63000名雇员所支持的庞大组织结构。更为重要的是,Markezich在软件发布前不仅要对微软自己的“狗食”细嚼慢咽,而且要“品尝”出名堂来。他的团队要在微软软件产品完成前,就不断地试用它,尽力去发现软件中所存在的错误,并向开发团队提供意见反馈。
一般来讲,一个软件产品从最初的 alpha 阶段到最终正式生产(RTM),会经历8个不同阶段的测试。然后,在最终正式生产后,微软公司还将在公司内部全面部署这个软件产品。
虽然现在Markezich监督数量巨大的微软产品同时进行“吃狗食”的检测,但他还是处理得有条不紊。除了前面提到的Vista和Office外,现在还有在Exchange 2007上运行的6000个电子邮箱,以及超过30个运行着Longhorn Servers的网络服务器。
由于对Exchange、Office和Vista产品进行“吃狗食”检测带来了显著的效果,微软公司开始着手推广名为“7×24促进”的活动。微软声称,只要它的员工能够使用这些软件产品24个月,就能够为公司节省700万小时的生产时间。
产品的最后一站
Vista的最后一站是在位于微软西雅图园区的Windows开发大楼中完成的。
每天,Windows Vista的开发团队的成员都会被召集起来进入“发布间”重新检查一遍存在的Bug,并且开始讨论哪些Bug在发布前剩下的日子中立刻修复。
这种紧张的“终结游戏”在Windows开发大楼三楼的发布间中已经司空见惯。在那个总是让人感到了最后期限临近、摆着暗色木质会议桌的狭小房间里,从Windows 2000后的每件Windows产品,研发人员都在里进行过“惊心动魄”的最后战斗。
发布间墙上挂满了各种微软过去做过的项目,同时在另一面墙上悬挂着一系列显示着世界各主要国家时间的时钟。这些“饰物”都是用来提醒微软的员工必须在截至日期内完成工作:微软这次的Windows Vista、2007 Office System和Exchange Server 2007三大产品11月30日向商业用户发售,同时PC厂商需要在明年1月,向个人用户正式发布前拿到最后的版本,并完成Vista在他们的PC上的兼容性测试。
随着产品发布日期的临近,发布间原本一天一次的会议变成了一天两次。预定好的检测工作正在不断地更新和加快脚步。
会议的时间相对短暂,大概半个小时,之后整个团队又会决定到底采用哪个方案,在下午的会议之后,整个团队又会重新检查方案的执行情况,并解决采用新方案后可能出现新情况,比如某个应用程序因此而不能正常使用。
微软主要的工程师每天来到发布间开会,保证Vista在发布后不出现“难以容忍”的漏洞。
分析师看三大产品的发布
▲Windows Vista全新的3D界面主题是其最大的卖点。
▲Windows Vista拥有华丽的界面和半透明的显示效果,桌面右侧的边栏专门为日趋流行的宽屏电脑设计。
摆在微软研发集团门前的大鼓,签满了微软中国研发人员的名字。
赛迪顾问:Windows Vista大规模普及将在2008年以后
赛迪顾问分析师牟舒惠认为,对于微软即将上市的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而言,预计在面市后的第一阶段里,不会立即出现大规模升级的情况,但发布以后Vista普及速度将大于XP。
市场对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认可程度的提高,得益于集团消费和个人消费两个市场的驱动。比如,对于大的集团公司来说,它们与微软建立了软件担保协议,这些企业会自动升级到Vista操作系统。
而个人消费者方面,由于Windows Vista系统前段时期以来在上市方面采取了“半遮半就”的策略,而Windows Vista的一再延期发布,吊足了普通消费者的胃口,很多个人消费者会一试为快、抢先转换到Vista上来。
“整体来看,在上市后的第一年里,Vista不会立刻普及。但随着新一轮的OEM装机,当用户购买一台新PC时,也就同时获得了Vista,而2008年将会是Vista开始大规模普及的时刻。”牟舒惠说。
易观国际:IT市场被打入一针缓释型兴奋剂
在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梁新刚看来,Vista作为操作系统起到根本作用:在多媒体、3D视效等方面的性能发挥有待用户升级硬件,而硬件升级之后,对于所有基于Vista的应用软件又给予了更好的支持,从而形成一个彼此推动的局面。
对于硬件厂商,Vista带来的效应对于PC厂商和配件生产商不同。由于Vista要求的硬件规格比较高,所以用户面临升级问题,大多数用户可能不会考虑购买新的电脑,转而升级硬件。中国市场过去三年销售了约3200万台主频超过1G的PC和笔记本电脑,这些处理器足以运行微软Vista系统。这3200万用户中,有10%左右可能升级操作系统。为了享受Vista较好的体验,他们将升级包括内存、显卡在内的配件,平均花费为1000元。所以中国硬件升级的市场价值约为32亿元。
新的Office System已经演变成一个企业级办公平台,结合Exchange Server 2007带来的统一通信,将有效地提升团队协作效率。这两者也将促使企业用户购置新的硬件设备。
对于PC厂商和OEM来说,由于PC整机销量在短期内不会因Vista的推出而获得显著增长,所以,Vista仅仅是一个有待缓释的机会,预计高峰将在2008年中到来,届时,专为Vista开发的各种应用将促使用户购买新机。
对于ISV来说,Vista是一个全新的软件开发平台。.net FrameWork 3.0是对原有开发平台的改进和扩展。它将使开发人员和设计人员能够更快速地创建出更安全可靠、视觉更美观、信息管理更智能、连接更好,而且协作性更高的新应用程序。Vista平台引入了WPF图形系统,使得开发者可以编写带有丰富图形的应用程序,这些程序包括动画和3D模型。
IDC:Vista的推出将加速产业融合
IDC中国计算机系统研究部高级分析师王吉平告诉记者?熏微软推出的Windows Vista对PC产业的影响是长期的,Vista操作系统将加速数字家庭,数字企业等整体解决方案的应用。此外也将进一步加速产业的融合。但是其对于近期中国PC市场的影响是轻微的。
影响不大的原因在于:中国客户和个人消费者的成熟度在逐步提高,技术层面的市场驱动力在逐步兼容。客户更多考虑的是自身的应用情况。同时,目前中国PC市场很大的增长空间在于4~6级城市和教育市场等,而这些用户更多选择的是低端产品。所以Vista对他们的带动作用并不大。
IDC认为,微软建议的系统配置中,CPU、硬盘、光驱、主板等配件已经达到目前中国客户的主流消费水平。但是由于Vista 需要 1G的系统内存和支持Direct 9.0的WDDM的驱动以及128M独立显卡,所以必定会使内存和显卡在PC产业链的重要性有所提高。
在王吉平看来,今后中国个人系统产品将逐步从“技术驱动市场”转移到“整体解决方案驱动市场”。而微软的Vista操作系统集成了更多的家庭娱乐解决方案,此外其安全性和易用性也有所提升,这些都会改善最终用户的体验。
最大的争论:安全企业,朋友变对手?
▲微软中国技术中心的数据中心能提供高性能的服务器、高容量的存储设施及支持无线设备和手持设备的移动环境等,是硬件产品在中国通过Vista兼容性测试的关键场所。
一向被病毒和黑客格外青睐的Windows以及微软公司本身,为了安全,这次使出了浑身解数:加大测试力度、重写代码、请黑客挑刺。
新版的“Windows 安全中心”功能无所不包。这给微软引来了官司,也惹急了安全厂商,他们一边讥笑微软的安全努力都是徒劳,一边拼命推出针对Vista的产品以抢占新的市场。
“微软将与那些‘洞穴中的熊’直接打交道。这个会议的参会者都对其真实身份保密,整个大会不用信用卡,全程使用现金。来参会的都是真正的黑客,这些人喜欢说粗话,喜欢攻破微软的漏洞,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对于商业软件开发商来说都是恶魔一般臭名昭著。”来自美国IE7安全团队的微软工程师顾建荣这样告诉记者。
他说的正是美国IT界最为神秘也最具传奇性的黑客大会(Black Hat)。今年微软重金赞助了这次会议,同时,黑客们对于Vista的检测也是饶有兴趣,许多顶尖的黑客已经和微软签署了保密协议。
微软对于安全的重视来自于2003年8月出现在互联网上的冲击波病毒,这种病毒甚至让几大电网瘫痪,给大约5000万的美国及加拿大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
“2003年的时候我们真可谓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当时可没有睡多少好觉。”微软王海勇告诉记者,“我们当时用来开发Vista的团队只好把手中工作停下,而转向XP SP2的开发。”
一年后,微软推出了SP2,对顾建荣和微软总部的人来说,这可能让他们稍稍安一下心了。通过对Windows XP代码及配置的优化,SP2服务包为操作系统的网络数据处理、程序调用、网页浏览以及电子邮件等活动提供了更好的安全防护。
但是打上新补丁的系统依然脆弱,由于系统本身的缺陷,关于SP2出现安全漏洞的消息仍频繁见诸报端。假如顾客最终认为Vista不如前辈系统安全,那么,这对于微软将是巨大的灾难。
3月份,微软宣布Vista将不会在2006年购物季节发布的消息占据了各大报纸网站的头条。对于这一次延期发布,微软从来没有给出过详细的解释,但是毋庸置疑,对于已经开始开发五年的产品来说,这是极大的挫折。微软立刻重组了对于这次推迟发布负有责任的平台和服务分部(Platforms and Services Division ),任命Steve Sinofsky为执行官,负责Windows发展。据一些熟悉Vista开发的消息来源称,对于安全问题的关注是引起广泛宣扬的产品发布日期推迟的原因。
微软已经承认在Windows开发部门内存在严重问题,并将立刻对该部门进行重组——这也是导致Vista推迟上市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微软中国总裁陈永正也坦言,为了解决系统内部问题,Windows Vista大部分的代码被重新编写。至于有多大比例需要重写,美国一家媒体的爆料是高达60%,而为了赶在最后期限,微软甚至已经开始抽取Xbox开发团队中的部分程序员来帮助解决Vista多媒体中心功能的程序问题。
微软没有透露在使Vista变得安全上花了多少钱,但是,通过微软与那些专门进行渗透测试的测试者的合同判断,所消耗的费用非常高。这些渗透测试者致力于发现系统中尚未查出的安全漏洞。
同时微软与安全相关的工程师数量也在急剧膨胀。2000年的时候微软负责安全的团队只有十几个人,而现在整个微软Vista开发团队中和安全相关的工程师超过数千人。
尽管微软为安全做了大量的努力,但是在一份长达48页的报告中,全球最大杀毒软件厂商赛门铁克公司的首席分析师指出,微软对于安全的修补仍然不能解决问题。新写的代码由于没有收到考验,可靠性也不强。
但微软对于赛门铁克的报告不予重视,微软安全回复中心的安全项目经理Stephen Toulouse说:“他们所发现的问题在Beta 2中早已解决。”
微软和杀毒厂商的矛盾也随着Vista的推出日益凸显,数周前微软平台及服务部门联合总裁Jim Allchin为了证明Vista的安全性能,表示“以至于他7岁的儿子不再需要杀毒软件”。这句话被媒体翻译成“Vista不需要杀毒软件”,引起了以赛门铁克公司为首的众多安全厂商不仅公开对微软公司的Vista系统的安全功能口诛笔伐,而且还由于之前微软在Windows安全中心警报方面的技术保密,他们还到欧洲竞争委员会告了微软一状。
尽管Vista在安全方面的大量改进让专业的杀毒厂商大感危机,但抱怨归抱怨,时间不等人,随着Vista产品发售时间的临近,杀毒厂商们几乎都推出了与之兼容的新产品。
在早些时候,赛门铁克中国区总裁吴锡源向本报记者表示:“我们早就在准备基于Vista平台的安全产品,我们也希望Vista能够早日发布。” 在Vista面向商业用户发售的前半个月,赛门铁克公司宣布,推出一系列新版的基于Vista的安全产品。
三大产品发布,喜讯亦或烦恼
软件:
在Vista方面,由于软件厂商可以因为操作系统平台的更换而获得给客户升级的理由,这将给软件的销售带来极大的促进。因此,大多数软件厂商都表示欢迎。
而在Office方面,作为2007 Office的竞争对手,相关的厂商反应较为激烈。虽然金山公司产品在微软的Vista上有紧密的合作,但负责WPS事业部的金山副总裁葛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WPS Office将在2007年上半年推出全新的2007版本,新版的WPS将不会马上跟进2007 Office界面的变化。”
他还透露,就在11月20日,WPS Office产品已与中国农业银行签署上千万元采购大单。“在企业市场上,就真的是和微软硬碰硬的竞争,我们压力很大,但也很有信心。”
硬件:
由于Vista要求的硬件规格比较高,所以用户面临升级问题,大多数用户可能不会考虑购买新的电脑,而是升级硬件,这就让配件生产商欢天喜地,与之相较的却是PC厂商的心酸。
有调查显示,那些希望升级到微软最新Vista操作系统,而不愿购买新电脑的用户,将造就价值3.7亿美元的硬件升级市场。过去三年在美国销售的约3700万台PC的处理器足以运行微软Vista系统,其中有10%左右可能升级操作系统。他们将购买平均约100美元的硬件,所以美国硬件升级市场的价值约为3.7亿美元。
为了升级电脑,用户需要更换显卡和内存等硬件配置,从配件厂商处购买配件,约需花费250美元就可以将PC升级到Vista。如果选择更换新的电脑,那么花费大约为1000美元。随着Vista系统在全球推广,这种低成本升级所带来的商机会更大。
目前,全球90%的PC都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旧有机器难以完全支持新系统,所以操作系统升级将带来PC升级热潮。用户选择低成本的升级可能令戴尔、惠普等PC制造商感到非常不悦,如果用户纷纷购买新PC则让他们收益颇佳。
用户:
著名分析调查公司Gartner近日语出惊人:Windows 2000用户如果不做好准备升级Vista,等待的将是“灭亡”。
同时Gartner预计,很多公司需要花费18个月来完成Vista最后过渡工作——从Vista出货开始算起。期间工作包括:获得独立软件供应商支持,系统测试以及其他升级工作。2008年前还没开始进行实质工作的公司将难以在2010年前完成过渡。
最另类的微软:铁血和温情
现任谷歌公司首席执行官施密特曾经感叹:“我和微软竞争多年,但却没有意识到微软已经变得那么强大。它不仅仅是一家公司,它已经是一个品牌和美国国民意识的一部分。”还有分析人士说道:“和微软作战就好像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令人望而生畏。”
而另一方面,微软又说,IT生态系统对微软至关重要,因而它会尽心尽力帮助产业中的合作伙伴解决各种问题,力助他们成长。
2003年9月,微软中国技术中心(CTC)正式诞生。按照中国技术中心总监申元庆的说法,中国技术中心的使命就是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合作搭建中国IT生态系统的平台。
为“没有门路”的厂商解决问题
2004年12月25日,握奇公司产品经理胡鹏从来没有感到如此巨大的压力。握奇是总部在北京的全球排名第五的安全芯片厂商,当时他们的USB Key产品在连接到客户设备后导致Windows蓝屏。这是一个50万个数量的巨额的采购大单,如果不能在2005年1月1日前解决产品的问题,他们将失去这个巨大的订单。
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胡鹏焦急万分。一天后,他找到微软中国技术中心,请求微软的技术专家协助解决这一问题。CTC的技术专家和胡鹏的产品团队一起连续奋战了三天,问题终于找到,原来是该产品的基础代码中存在问题。之后进展顺利,问题被迅速修复。“那些天真是紧张极了,当我把最终的问题解决方案提交给客户时,我记得正好是最后期限的前一天。问题解决了,订单保住了,悬在心中的大石终于落了地,我对微软中国技术中心的感激之情是难以言表的。”胡鹏告诉记者。其实,握奇和CTC从2004年开始一直有着长期、紧密的合作。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胡鹏说:“CTC为许多‘投师无门’的厂商找到了出路,拉近了微软和厂商之间的距离。”
在CTC里,合作伙伴们拥有自己的实验室。在那里,他们和微软的工程师一起解决各种技术问题。随着微软新一代操作系统发布日期的日益临近,围绕着Vista的合作已日益成为重点。这对于微软来说也十分重要,因为微软除了完成自己的软件编码工作之外,还要考虑如何让其他的软硬件更好地和Vista兼容,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Vista 生态系统。
“我们都是没有什么门路的厂商,要测试我们的产品需要准备很齐全的测试环境,如果没有CTC,还真不知道上哪里找齐这些设备。”胡鹏说。
为Vista扫雷
早在今年年初,CTC就着手策划和准备围绕着Windows Vista的一系列工作——为全球除英语国家以外的软、硬件厂商,在Vista推出前扫清最后的障碍。
“火车就要开了,你赶快要准备好,你到底要不要上车。”CTC总监申元庆每天大部分精力投在本地软硬件合作伙伴的沟通,除了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注意之外,他领导的团队也帮助软硬件厂商尽快解决和Vista的兼容性及稳定性问题。
针对中国市场,申元庆告诉记者,为了配合Windows Vista产品的发布,CTC已经在全国各地举办了超过500场的技术培训和动手实验活动,而专门针对Vista的有超过120场。其中约有4成的沟通会和活动是针对相关的软件OEM合作伙伴,而6成左右的针对硬件厂商,包括OEM和IHV。
“我们从3月份开始就对硬件厂商进行密集的宣传和合作。同时把目前市面上的设备进行搭配并做检测,看看硬件厂商是否都准备好了。但结果发现有很多问题。”CTC硬件创新实验室经理赵靖宇告诉记者。
3月份CTC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个城市举办了“设备可以运行”(Devices Just Work)为主题的活动。62家公司的100多个周边设备参加了Vista的插入测试,结果只有7成的PC外围设备可以成功地在Vista系统上工作。CTC意识到情况很严峻,要构建一个和谐的Vista生态系统,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
5月,微软首次在中国举办了WinHTC。这是美国WinHEC大会在中国的延伸。6位美国总部的专家针对在Devices Just Work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对69家公司的193人做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动手实验。该活动强调:“技术的创新不是软件厂商独享的权利,硬件厂商也可以有很多发挥的余地。”
9月份,微软邀请了不少OEM、IHV和ISV合作伙伴,在Windows Vista RC1 平台上测试他们即将发布或者刚发布的产品。结果终于让人满意,有8成以上厂商的产品可以在vista平台上顺利工作。“CTC也很欣慰地看到半年多来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个初见端倪的Vista生态系统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中。”
在Vista RTM临近的时候,11月初,CTC举办了一场Windows Vista徽标认证的活动,旨在帮助合作伙伴了解Windows Vista 徽标计划及测试标准。由于所有参加认证的产品有600页的认证标准需要从头至尾全部通过,如果没有专家指点,厂商们会感到力不从心。通过这次活动,不少厂商成功地获得了Windows Vista的徽标认证。微软Windows硬件徽标程序团队经理Raghu Ram告诉记者:“从这次活动中,我亲身体验到中国的合作伙伴们对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决心,我相信微软的徽标计划将会助力他们打开国际市场。”
为中国用户开发新功能
相比XP,Vista有2715个新增功能。在美国的微软总部,每个星期都有关于“你最喜欢的功能”的票选。但几乎每次票选的结果都不一样,每个人对自己最喜欢的功能感受都不一样。
“一旦使用了Vista之后,就不会回头了!”软件工程师赵鸿涛在三个月前开始试用Vista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吸引他最多的,除了半透明的界面,还有Vista专门为中国人设计的部件。“漂亮的汉字显示,还有很方便的中文上网支持。”
赵鸿涛在Vista中看到汉字字体是微软专门为中国消费者开发的“微软雅黑”。而这些字体也是微软中国技术中心开发出来的,这反映了中国技术中心的另一个重要职能—Made for China (为中国制造)。“开发工作非常辛苦,而且每个汉字的投入在100美元左右。”CTC总监申元庆透露。而为了解决少数民族的文字在Windows中输入和显示,微软中国技术中心特别雇佣了几个少数民族语言专家。有一位藏文专家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在开发期间经常往来穿梭于北京和西藏之间。
输入法的改进也是CTC的贡献之一。过去XP输入汉字需要做切换,输入英文的效能和精准度比汉字的效能要高。但是现在,Vista中将从最低层入手,实现不同语言的无缝切换。
申元庆告诉记者,微软中国技术中心在合作中力求帮助中国整个产业生态链实现从量到质、从国内到国际和产品差异化的三大转变。
最该知道的研发秘密:快速成长的中国力量
今天的微软中国亚洲工程院已经今非昔比,他们已经从当初为Windows产品搞汉化转变成以研发和转化核心技术的强大团队。
三年时间,微软亚洲工程院的Exchange团队完成了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刚开始的2人到如今的70人,人数增加了34倍。更让人吃惊的是这70人中有近60人是没有大型软件开发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他们何以在这样短时间内产生如此巨变,完成微软的软件工作中最为艰巨的一系列开发任务?
在收到来自微软CEO鲍尔默祝贺微软亚洲工程院(ATC)成立三周年邮件的瞬间,张宏江院长欣慰地笑了。在邮件中,鲍尔默不但对微软亚洲工程院缔造出的融技术创新、研究成果转化、产品开发等职能于一体的全新机构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且表示:“当我使用Vista、Exchange、手机、网络浏览器时,我总会想到ATC。今后,我们将迅速扩大在中国的研发投资。微软亚洲工程院是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乃至整个微软公司的创新引擎。”
而更让他高兴的是,在硅谷召开的微软高层的一次大会上,比尔·盖茨面对3000多名微软高管高声赞扬他的团队:“微软亚洲工程院对微软的产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现在的微软亚洲工程院已经今非昔比,但如果回到三年前,人们很难把它和直接参与微软重要产品的开始联系起来。如今,微软亚洲工程院的产品开发项目涵盖微软所有的产品线,特别是成立了微软公司唯一的语言合成技术中心,微软所有有关语音合成的产品都在工程院开发完成。同时,ATC 的团队帮助近期发布的Vista和IE7完成了多个重要功能的开发,如TTS、Game Explore等。
而其中令他们最感自豪的是,在Exchange Server 2007的10个最有价值的功能中,有3个出自微软亚洲工程院。
刷新人月神话记录
三年时间,微软亚洲工程院的Exchange团队完成了别人看来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刚开始只有2人发展到现在的70人,而且其中有近60名是来自高校的毕业生——在大部分人都没有任何大型软件开发经验的情况下,这个团队何以完成微软的软件工作中是最为艰巨的一系列开发事件?何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如此巨变?
2004年11月,微软总部和微软亚洲工程院双方有一次关于Exchange 2007开发的“谈判”。当时工程院的Exchange团队只有4名软件开发工程师和3名测试工程师。总部给他们两个月的时间去证明他们拥有开发Exchange核心功能的实力。那段时间,大家每天工作至少12个小时,经过不懈努力,最终获得了美国总部的肯定。Exchange 2007中国团队从那时起不断发展壮大,一开始只负责1个小项目,后来扩大到3个核心技术的开发,并最终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整个产品开发流程,从最开始的项目规划到最后发布产品,共经历了4个里程碑。每个里程碑的进展中研发人员的增长都是100%。
软件工程著名图书《人月神话》中有一个著名的法则:对于进度已落后的软件开发计划而言,若再增加人力,只会让其更加落后。
作者称之为“神话”的用意并非完全否定作为计量方法的“人月”,而是要理清这个概念中隐含的种种错觉。作者要粉碎的是“人月”概念可以线性把握的神话:无论是开发人员的人数上,还是工作量本身上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最终完成时间的非线性变化。换句话说,增加人手不一定会使工期进一步推迟,不过肯定会使工程效率进一步降低。而微软亚洲工程院Exchange 2007团队的发展,刷新了这一人月神话的记录。
今年,微软总部的卓越工程奖首次在中国进行评选,微软亚洲工程院的Exchange团队因其开发的数据驱动用户界面测试框架——Exchange Server而获得卓越软件工程区域创新奖,同时这个版本的技术也将被推广到其他的软件开发中去。
创造范例
“这台电脑上并没有安装Office软件,但通过我们开发的WebReady 文档查看这一技术,你现在可以直接用Html的方式来查看包括Word、Excel、PPT等所有Office文档的附件甚至PDF文档,并且它有更强的保密性——这些文件不会出现在Windows临时文件夹里,因此你可以在任何公共的电脑查看你的邮件,而不必顾虑其安全性。”讲起团队在Exchange 2007中的创新贡献,微软亚洲工程院高级项目经理萧永正津津乐道。
“为了赶上美国总部下午4点钟的会议,我们很多工程师需要早上7点钟起来开会。”萧永正说,“而有的工程师晚上需要等到很晚,同早晨刚刚开始上班的美国同事交流。所以那段时间感觉我们很多的工程师就像是住在办公室一样。”
微软亚洲工程院Exchange团队和美国的成功合作为其他团队创造了一个范本。
这次的成绩,可以给微软亚洲工程院Exchange团队带来很多思考,使这个团队变得更加成熟。Exchange 2007对整个团队来说是一次锻炼,在下一版Exchange的研发中,这个团队将会承担更多的责任。Exchange团队的成功正是微软亚洲工程院这几年成功发展的最好范例之一。同时,过去的三年中,微软亚洲工程院的成功验证了在中国也可以做一流产品开发的实力。
“它会增强你的自信心,特别是当有人反驳你的观点的时候。”微软亚洲工程院测试经理陈天说。
已经走过了最艰难阶段的Exchange团队,下一步会做更多主导性的研发工作。同时,和项目一起成长,建立成为和美国产品部门同样成熟的团队是他们的目标。
“我期待今后在设计等方面,微软亚洲工程院的团队有更大的贡献。下一个版本的10个新功能中可能有5个是工程院做出来的。”微软亚洲工程院开发经理姚国材告诉记者。
程序员不只和代码打交道
克拉特(和大多数外企公司在中国一样,微软中国内部的员工都是以英文名相称)是刚从学校毕业进入工程院的一名普通员工,准备在这里大展拳脚。
一切仿佛都是按照“项目计划”中的步骤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可是没过多久,克拉特发现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暴露出来了。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个别工程师为了赶项目进度,可能有些代码质量会达不到最优,这时候项目经理就会把一个宠物猪玩具放到他的桌子上,以示提醒。”微软亚洲工程院测试经理陈天笑着说。
同时,项目的管理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以前一个产品经理管理4个人,现在变成了14个。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马可波罗”交换计划,把我们的员工送到总部去工作数月,同时从总部请来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中国带领团队,这样可以解决我们员工成长的问题。”微软亚洲工程院开发经理姚国材强调。
“我们更注重的是如何培养我们的员工,我们希望他们不只是程序员,还能成长为以后开发团队的协调者和领导人。我们在这方面的实践效果显著,三年前加入的一些员工成长迅速,现在已经担任了很多重要角色。” 陈天补充说。
Exchange 2007微软中国的三大创新
·WebReady Document Viewing网页式文档查看:使未安装Office的电脑中同样可以用html方式查看附件。该方式同样有很强的保密性,不会出现在Windows临时文件夹,此外对用户端要求低,阅读速度快。
·Exchange Management Shell(命令行管理程序):为优化Exchange而设计的Power Shell脚本语言,为管理员管理每日电子邮件提供了新的有效工具。
·Outlook Web Access(Outlook 网页访问):最新的Outlook 网页访问客户端,是Outlook 2003台式界面的近乎完美的克隆版,与Outlook 2003的特征和外观几乎一样,性能极佳。只要安装浏览器就可以看E-mail等。同时具有极强的保密性和稳定性。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去集群 更超群——大容量网络演进之路
2019 IBM 中国论坛
H3C 2019 Navigate 领航者峰会
助推数据中心网络现代化转型 打造灵活可靠基础架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