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网络频道 03月12日 综合消息: 联强国际主办「“为者至强”—华为企业业务及华为管理经验交流会」已于3月上旬在联强国际上海总部圆满落幕。
随着联强国际与华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不断深入,二者的合作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2018年伊始,联强国际华为业务的发展也有了新的愿景和规划。值此“新征程”开启之际,华为E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亲临联强国际上海总部。同时,透过联强国际集团强大的视讯联机设备,联强国际集团中国大陆30个分公司及台湾、香港、澳洲总计62个联机点, 联强国际台湾总部杜书伍总裁、联强国际副总裁吕家辉及中国香港、澳洲等各地区BU高阶主管领导、中国区各分公司核心合作伙伴客户代表、华为全国各地的企业业务主管和联强业务及关联业务部门主管等近900人参与了本次会议。华为在此次大会上还分享了华为对企业市场的期望以及华为独到的管理文化和经验,为2018年联强和华为强强联手之“新征程”吹响集结号角。
华为EBG中国区副总裁杨文池、华为EBG中国区企业业务生态合作部总代业务部部长吴厉国、联强国际贸易 (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吕家辉、商用增值事业群总经理王科等双方公司代表共同出席了本次交流会,华为还邀请了专家为大家做了精彩的华为管理经验分享。联强内联网视讯连线系统全程直播了本次会议,再次展现联强作为全球性通路集团具高效远距实时互动的完善管理机制。
双方与会代表合影
联强国际携手华为 合作共赢成绩斐然
交流会当天正值我国传统佳节元宵节,联强国际副总裁吕家辉表示:元宵节在中国古代也是情人节,华为与联强的合作历久弥新,配合默契,将继续互相陪伴,合作共赢!在未来,联强国际将会持续加大投入,与华为并肩作战,协助华为生态圈广大合作伙伴用数字化的思维模式升级传统业务模式,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具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
联强国际贸易(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吕家辉
蔡英华在经验交流会上表示:“机会面前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华为的机会离不开对行业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离不开对生态合作的重视。近年来,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主流经济体共识,随着技术的成熟,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进一步释放,带来大量未确定市场需求空间,成为近几年ICT行业的主要新增空间。对于华为企业业务广大合作伙伴尤其是总代而言,华为企业生态圈内部本身就充满了无数机会。这也是华为企业业务的机会所在,同时也是华为与联强能够不断深化合作的重要契合点。蔡英华对未来与联强国际的合作寄予厚望,蔡英华说:信心不是体现在口号上,而是体现在行动中,“为者至强”—在机会面前迅速行动,有所作为,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华为E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
内部协同推动外部爆发力 优质的企业离不开有序的管理
在本次交流会上,华为也给联强国际分享了丰富实用的华为管理经验,让“华为秩序”与联强国际的具体实际管理相结合。华为未来的胜利保障,主要是三要素:第一,形成一个坚强、有力、能够吸收良性批评的领导集团;第二,要有严格、有序的制度和规则。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用规则约束发展的边界;第三,拥有一个庞大的、勤劳勇敢的、善于学习的奋斗群体。
联强国际集团总裁杜书伍对华为的管理理念表示高度认同,并勉励参会的所有联强主管要重视过程与结果。在管理过程中,要形成凝聚的力量,有共同的目标,“力出一孔”,从而让工作中的困难迎刃而解。
会议尾声,由吕家辉副总裁代表联强国际向各位参会华为嘉宾赠送了杜书伍所著套装书籍。联强国际集团总裁杜书伍经营领导企业,与华为一样,都注重「观念领导」与「人才培育」,长期以来,针对企业营运、制度观念、组织认知、职场行为与观念等,撰写数百篇短文作为联强集团高阶EMBA教材。同时基于「知识与经验的分享,是回馈社会的最佳方式」的理念,陆续集结出版系列书籍。
通过本次交流会,华为与联强进行了深度沟通和探讨,为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随着联强国际对华为企业业务投入的持续加大,二者将合力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具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实现华为、联强国际、各区域生态合作伙伴和客户的多方共赢。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邻里社交应用Nextdoor推出重新设计版本,新增本地新闻、实时警报和名为"Faves"的AI功能,用于发现本地商户和地点。该应用与3500家本地出版商合作提供新闻内容,通过Samdesk和Weather.com提供天气、交通、停电等实时警报。Faves功能利用15年邻里对话数据训练的大语言模型,为用户提供本地化AI推荐服务,帮助用户找到最佳餐厅、徒步地点等本地信息。
Skywork AI推出的第二代多模态推理模型R1V2,通过创新的混合强化学习方法,成功解决了AI"慢思考"策略在视觉推理中的挑战。该模型在保持强大推理能力的同时有效控制视觉幻觉,在多项权威测试中超越同类开源模型,某些指标甚至媲美商业产品,为开源AI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英国生物银行完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全身成像项目,收集了10万名志愿者的超过10亿次扫描数据,用于研究人体衰老和疾病过程。该项目历时11年,每次扫描耗时5小时,投资6200万英镑。目前已有8万人的成像数据供全球研究人员使用,剩余数据将于年底前发布。项目已开发出能预测38种常见疾病的AI工具,并在心脏病、痴呆症和癌症诊断方面取得突破。
这项由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完成的研究,首次对OpenAI GPT-4o的图像生成能力进行了全面评估。研究团队设计了名为GPT-ImgEval的综合测试体系,从文本转图像、图像编辑和知识驱动创作三个维度评估GPT-4o,发现其在所有测试中都显著超越现有方法。研究还通过技术分析推断GPT-4o采用了自回归与扩散相结合的混合架构,并发现其生成图像仍可被现有检测工具有效识别,为AI图像生成领域提供了重要的评估基准和技术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