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什么不是SNS?新浪新闻不是,因为用户在使用这个产品的过程中,彼此之间没有产生互动(用“社交关系变化”或许更合适),即便新闻评论里看到很多评论和回复,但它仍旧不是SNS,因为这个过程仍没有产生“社交关系变化”——你根本不知道谁是谁,你也不会和谁怎么样——顶多在情绪上受些影响,暗爽、激动、生气或是别的。
显而易见,对我来说SNS是个广义的概念,能产生社交关系变化的,都是SNS,或者最起码带有SNS元素,只是多少的问题。
十年前的SNS是论坛、聊天室。记忆中我曾经每天12小时,几个月甚至1年间歇不断的在IRC里聊天,认识N多网友,见面、吃饭、聊天……除了极少数的恐龙(那时候MM本身就很少)和一些不甚谈的来的网友外,部分人际关系从那时建立,一直保持到了今天。如果这个不是SNS,什么是呢?
人们会通过很多方式来认识、保持和改变与其他人的关系,网络是其中一种,而且变化多样。两年前我又通宵达旦的玩魔兽世界,有了很多同伴,最后我突然发现我每天那么辛苦的上线,其实早已经不是在享受游戏本身,而是因为“那儿有几个人”在等着我。这种情形下,无疑“虚拟社交关系”已经强过了现实社交关系——我愿意为了某个未曾谋面,性别未知的人(应该能确定是“人”)花钱购买金币送给TA,但对现实中某些认识的人却懒的打个招呼。更极端些,“虚拟宠物”的死亡或丢失能让某些人伤心好久,那实在是他们之间的社交关系已变的太强了。
论坛不同于新闻的,是用户不但读到了内容,还碰到了人,随后对人产生了更多的关注和情感。假若某一个用户没有任何社交关系,他也必定能从诸多论坛帖子中,找到他欣赏和乐意接近的人,与之互动。博客很好的应用了这种模式,更多的人通过写博客、读博客认识朋友、随后建立虚拟或现实的关系。在国内,有很多“内容中心”,最大的或许是百度贴吧(http://tieba.baidu.com),这个以关键字作为主题内容将搜索用户自动汇聚起来的内容社区。在一开始,用户来这里只是为了获得内容,可能随手贡献一些内容,后来则围绕着内容,与其他的人产生了互动,形成了关系,这就是内容产生SNS的一个例子。
希望没有人会认为,内容仅只是文字,那样或许有些狭隘。图片是内容,音乐是内容,视频也是内容,甚至开心网(http://www.kaixin001.com)的组件,也可以看做是内容。myspace(http://www.myspace.com)是一个典型的内容SNS,先有精彩内容,再有同好人群。
不过,也有很多人是根本不在意内容的。如我十年前的经历,那时候似乎没什么网站可以浏览,当时最常用的是irc、icq和netmeeting,这3个东东,全是聊天。几年前,当问及一些年轻人,他们上网都干什么的时候,他们的回答非常简短并且完整:QQ。以此看来,单凭聊天软件,人们也可以很好的发展、管理自己的人际社交,无论是结交新朋友,还是和熟人保持联络。归根结底,聊天软件解决了一个基本需求:通讯。
对个人而言,手机集合了自己所有的重要关系,它是一种存取自己人际网络(relationship networking)必不可少的人际工具,QQ也是。所以,QQ不已经就是中国最大的SNS了吗?
和以上SNS有所不同,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直接引入社交网络关系,虽然那里暂时没有内容,没有通讯,取而代之的是一群熟人的活动记录和彼此的直接交互。“哦,那谁谁今天都做了这些事”,“某人向你打了一个招呼”……“嗯,我也应该对他们做些什么,也让他们知道我在做什么。”然后发现,这似乎本质上和现实中的社交一样,而互联网创造了新的方式、便捷和乐趣。
只和认识人的维护关系并非某些人最需要的,作为一个商务人士,工作中渴求的是认识更多之前不认识的人,linkedin(http://www.linkedin.com)正是一个好的关系平台,在这里,陌生人更加吸引注意力。和国外的、成熟的商务人士相比,国内的年轻人更加喜欢在51(http://www.51.com)结识陌生的异性朋友,因为这是对他们来说最主要的生活需求。但是即便是同样的年轻人,大学生们更爱去xiaonei(http://www.xiaonei.com),这并不是说51做的不够好,而是中国有句俗话:“人以群分。”这既是对市场细分的另一种表述,更是其原因所在。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口味,所以各种风格各异的餐馆比比皆是。即便是中关村一家厨艺极差,服务态度恶劣的印度餐厅,照样也有顾客,生意也能持续十年八年。其原因可能是“尝鲜”、“便宜”,或者是因为方圆几里就只有这一家饭馆,或者前来的顾客都是印度人——市场足够大,市场足够细分,市场足够复杂,所以这里的餐馆都会拥有一席之地。另外,也从没见过谁把在麦当劳里吃饭的人称之为“麦当劳用户”,因为人家只是来吃一顿而已,下顿指不定去肯德基、蕉叶、成都小吃,还是路边的野摊了。
凡事都有相通之处,SNS或许和餐饮一样,总有做的大的快餐连锁,做的精品的高端酒楼,也有不足十平米的路边摊,都取决与对用户细分、需求细分的把握与迎合,其次才是寻找与自己相称的竞争对手。xiaonei与51永远无法竞争,也无法整合,因为他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细分市场;有不少人又上xiaonei,又上百度贴吧,此外QQ更是天天使用,这完全因为三者实现的是同一用户的不同需求。
但是,同样是存活着,网站的赚钱能力却有不同。首先用户市场要大,几千用户跟上亿用户是没的比的;比不过用户数量怎么办?比单个用户价值,你卖白菜,我卖钻石;用户愿不付费怎么办?那就玩精准营销,打打广告;如果广告效果不好,没关系,只要用户有影响力,或者能做做活动,一样行……
当这个市场的潜在价值被更多中国人所理解认识,一窝蜂的“中国惯性”就会立刻发挥作用。或许即将出现的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SNS们,将让这个市场变得更有意思。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