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博客和记在本子上的日记最大的区别只有两点:从私密性来说,本子上的日记比博客高;而从传播性来说,博客比本子上的日记高。广泛的传播性是博客与生俱来的,是根植于互联网的。那么传播的内容必然是有好有坏,就象互联网诞生后,在大量有益内容上网的同时,暴力色情内容也长出来了。“坏内容”与“好内容”是互联网的两部分,也是博客的两部分,因而通过实名制来限制甚至控制“坏内容”,以期营造一个只有“好内容” 的传播的平台,实际上是挑战博客,乃至于互联网的固有属性——广泛的传播性。这将会遇到一个哲学上的问题:事物的固有属性是无法通过外力来改变的(外力只能改变事物的运动状态 ,一旦这种固有属性改变了,此事物就非此事物,而变成了彼事物,这也意味着此事物的摧毁。显然,任何技术上的进步都不能解决这个哲学上的问题。
想想看,如果博客实名制后,一些“网络垃圾”就一定会消失吗?有人会说,我们可以对此诉诸法律,这显然是一种外力,这种外力是不能改变博客的固有属性的——广泛的传播性,但可以改变博客的运行状态 很可能博客会演变成一种其他的什么“客”,我们姑且称它“X客”(XLog),但这种“X客”仍然有广泛的传播性。莫非对每一种“客” 都要有相应的法律条文来限制,这将陷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怪圈。
所以,要消除网络垃圾,应该从问题本身入手。对于网络垃圾的产生,不追究垃圾产生的原因而简单地约根植的平台(如互联网和博客),不仅操作难度大,甚至容易“矫枉过正”。
(责任编辑:陈毅东)
婵″倹鐏夐幃銊╂姜鐢瓕鎻╅崚鍥╂畱閹厖绨$憴顤廡妫板棗鐓欓張鈧弬棰侀獓閸濅椒绗岄幎鈧張顖欎繆閹垽绱濋柇锝勭疄鐠併垽妲勯懛鎶姐€婄純鎴炲Η閺堫垶鍋栨禒璺虹殺閺勵垱鍋嶉惃鍕付娴f娊鈧柨绶炴稊瀣╃閵嗭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