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选用的电缆、光缆、各种连接器、跳线和配线设备等所有硬件设施均应符合ASNI/EIA/TIA568A和ISO/IEC 1180标准大各项规定,确保系统指标得以实施。
应按照近期和远期通信业务、计算机拓扑结构等需要,选用合适的综合布线硬件设备,选用产品的各项指标应高于系统,这样才能确保满足系统指标。但不一定越高越好,选得太高,会增加工程造价,选得太低,不能满足工程需求,因此应恰如其分。
详细记录与综合布线有关硬件设施的工作状态信息,包括设备和线缆的用途,使用部门,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传输信息速率,终端设备配置状态,占用硬件编号,色标,链路的功能和各种主要参数,链路的状态,故障等,还应记录设备的位置、线缆走向等内容。
应注意系统选用的线缆、连接硬件、跳线、连接线等必须与选定的类别相一致。例如如果选用5类标准,则线缆、连接硬件、跳线、连接线等都是5类,才能保证系统为5类。
综合布线系统长度限定值与传输距离要求
设计综合布线应注意的问题
1.带宽与传输速率
提到如何选择综合布线系统,首先有两个概念要分清,那就是带宽(以MHz来度量)和数据传输速率(以 Mbit/S来度量)。分不清这两个概念就很难作出正确的选择。关于二者的定义和具体含义可以参考有关的技术文章。这里要指出的是二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与编码方式等技术有关,但不一定是一对一的关系。例如ATM155,其中155是指数据传输的速率,即155Mbit/S,而实际的带宽只有80MHz;又如1000Mbit/S千兆位以太网,由于采用4对线全双工的工作方式,对其传输带宽的要求只有100MHz。在计算机网络作业中,广泛使用的是数据传输速率,而在电缆行业中使用的则是带宽,所以不要将二者混淆。
2.新型电缆系统
① 超5类电缆系统(Enhanced Cat 5):是在对现有的5类UPT双绞线的部分性能加以改善后产生的新型电缆系统,不少性能参数,如近端串扰(NEXT)、衰减串扰比(ACR)等都有所提高,但其传输带宽仍为100MHz。
② 6类电缆系统(Cat 6):一个新级别的电缆系统,除了各项性能参数都有较大提高外,其带宽将扩展至200MHZ或更高。
③ 7类电缆系统:7类电缆系统是欧洲提出的一种电缆标准,其计划的带宽为600MHZ,但是其连接模块的结构与目前的RJ-45完全不兼容。它是一种屏蔽系统。
3.质量保证
提到布线系统的质量保证,每个厂商都有各自的独特表现,有的提供若干年产品质保,有的提供若干年系统质保,还有的提供终身质保。各厂商对质保的内容和方法的解释也各有不同。厂商提出质保承诺对国内用户来说是件好事,它表示厂商对用户是负责的。但用户首先要搞清楚“质保”到底保什么?
首先,不要把厂商提供的若干年产品或系统质保,当作是保证产品多少年不落后。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没有谁能预见到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会发生什么,也就是说厂家的若干年质保,并不保证系统不会在一段时期内过时。但用户可以放心的是,布线系统本身的一大特点就是便于扩容和升级。
布线系统本身是一种无源的物理连接系统,一旦安装完成并通过测试,一般情况下无需维护,只需要对其加以正确的管理即可;所以厂家的所谓若干年质保,主要是针对其在工程项目中所提供的全系列布线产品本身的质量而言。对于由非人为因素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厂家是完全负责的;而真正意义的售后服务,应该是由负责实施该项目的系统集成商来完成的。所以用户应选择品质优良的产品,通过厂家提供的正规渠道拿货,并选择国内信誉好、技术水平高的系统集成商来施工,让他们在得到合理的利润后,使用户也得到这些集成商所提供的增值服务以及售后的长期服务和质质量保证。
4.综合布线并非万能
布线系统在刚进入我国时,曾给国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似乎大厦里一旦有了布线系统就立即成了智能大厦,并且各个弱电系统都可以利用这套布线系统。其实从理论上讲,综合布线系统是将大楼内的各个弱电系统的传输介质统一为一种高性能的传输介质,从而使其便于管理、维护和扩展。但实际上,目前在国内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这样做。
例如保安监控系统,目前使用的75Ω同轴电缆价格低廉,传输距离远(超过100m),其带宽也很高;而综合布线中用到的8芯双绞线就没有这方面的优势。还有,楼宇自控等弱电系统具有自己的布线系统,通常其布线的拓扑结构为总线型,即在2芯线上可串联很多控制单元,而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的是星型拓扑结构,要求每根8芯线只能接一个设备。由此可见,如果楼宇自控等弱电系统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那将需要大量的线缆,从而使整个系统的造价猛增。单独设计、单独施工、单独管理的有些系统,例如消防保安系统,采用综合布线是不适宜的。
综合布线系统为经常变更终端设备的种类和位置的用户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而像楼宇自控、保安监控等弱电终端设备几乎长期固定在房间或走廊的某一位置,不需要经常改变。
由此可见,综合市线系统并不是万能的,它主要为智能大厦中高性能的通信自动化系统提供基础。
5.合理选择综合布线系统
随着千兆位以太同标准的出台,布线厂商也相继推出支持千兆位以太网的“超5类”、“6类”甚至“7类”布线系统。推出先进的产品固然是件好事,但用户不要被厂商的炒作冲昏头脑,在选择布线产品时应冷静地考虑一下,是否需要如此高档的系统。
5类和超5类系统已经可以满足千兆位以太同的传输要求,而且不管是155Mbit/S或 622Mbit/S的 ATM还是干兆位以太网,目前也只能作为网络主干使用;而对于真正到终端的水平系统,恐怕目前国内的用户很少有人能使用上真正独享的10Mbit/S速率,大多数局域网仍采用共享10Mbit/S速率的连网方式。所以当用户有一天真要在水平到终端的系统中以1000Mbit/S的速率传输数据时,恐怕6类系统早就过时了。即使某些用户现在马上就需要1000Mbit/S传输速率,也不过是用来传输一些多媒体信息(即语音、数据和图像),这实在有些“大材小用”。目前多媒体信息的传输应用(例如VOD、电视会议等)在25Mbit/S的ATM和10Mbit/S的以大网上即可实现,很难想象用户现在还会用1000Mbit/S。的速率传些什么。
6类、7类的标准还未正式出台,6类系统的安装规范和方法目前也没有形成,更重要的是有关6类或7类系统的测试规范和方法还没有。目前普遍使用的测试设备仍是基于100MHz的5类系统标准,所以即使用户在工程中采用了6类产品,也无法知道所采用的布线系统是否符合6类系统要求。究竟什么样的产品才算是6类产品,恐怕谁也说不清楚。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钢缆终将被淘汰,淘汰的主要原因就是带宽、传输距离以及电磁波扩散和干扰问题,而替代它的将是光纤甚至未来的某种传输介质。有资料表明全光纤网已在美国兴起,10Gbit/S的以太网也已经在实验室中诞生了。无论是对厂商还是用户来说,全光纤的局域网都将会更具吸引力。
6.网络应用与布线系统
安装布线系统是为了满足网络应用的需求。目前系统对网络速度的要求有哪些呢?目前主要的计算机网络有 4Mbit/S和 16Mbit/S令牌环、10Mbit/S以太网、100Mbit/S快速以太网(包括 100Base-T和 100Base-T4)及 155Mbit/s ATM(基于双绞线),这些网络都可在目前的5类双绞线上运行。
1000Mbit八千兆位以太网既可在光纤(单模或多模)上运行,也可在双绞线(STP或UTP)上运行。用户最关心的问题是千兆位以太网能否在现有5类双绞线上运行,答案是需要提高现有的 5类电缆系统的性能,比如传输时延(Propagation delay)、时延差(delay skew)和远端串扰(TEXT)等。这些参数中最重要的就是等效远端串扰(ELTEXT),它对千兆位以太网能否良好运行的影响最大。因此,需要对现有的5类双绞线标准(TSB67)进行修改。
7.如何选择电缆系统
选择电缆系统需要从实际应用出发,考虑未来发展的余地和投资费用,确保安装质量。
从实际出发是指要考虑目前用户对网络应用的要求有多高、10Mbit/S以大网能对用户的应用需求支持多长时间,以及 100Mbit/S以太网是否够用。
因为网络的布线系统是一次性长期投资,考虑未来发展是指要考虑到网络的应用是否在一段时期内会有对高速网络如千兆位以太网或未来更高速网络的需求。
最后是如何保证安装的质量。除了布线系统本身的质量以外(通常是由厂家来保证,而且通常不是问题的主要原因),不论是3类、5类、超5类还是6类电缆系统,都必须经过施工安装才能完成,而施工过程对电缆系统的性能影响很大。即使选择了高性能的电缆系统,例如超5类或6类,如果施工质量粗糙,其性能可能还达不到5类的指标。所以,不论选择安装什么级别的电缆系统,最后的结果一定要达到与之相应的性能,也就是说需要对安装的电缆系统进行相关标准的认证测试以保证。目前的情况是5类双绞线系统已有认证标准可循,而超5类系统1998年底就有标准出台,至于6类系统的标准则尚需等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