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很多人对内存布线感到迷茫,找不到切入点,不知如何下手,其实高速硬件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与干扰做斗争,内存布线也不例外。可以这样考虑:内存是做什么用的呢?是用来存储数据的,写入1读出1,写入0读出0,即保证数据访问正确。那么,在什么情况会导致数据访问错误呢?
1、判决错误,0判成1,1判成0。可能参考电平不准(为什么不准?信号线内阻造成的压降),也可能是加性干扰,或者阻抗不匹配引起信号畸变。
2、时序错误,不满足建立/保持时间,或者采样点相位错误,不在有效信号位置上。触发器需要维持一段时间的能量供给才能正常工作,这个时间就是建立/保持时间。
那么只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保证内存正确访问,你的内存电路就设计成功了。
有了这个指导思想,内存布线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完成。不过,不同的RAM类型,虽然目标都是避免判决和时序错误,但实现方法因工作模式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高速系统一般采用低压信号,电压低,摆幅小,容易提高速度,降低功耗,但这给布线带来了困难,因为低压信号功率受信号线内阻影响大,是电压平方关系,所以要尽量减少内阻,比如使用电平面,多打孔,缩短走线距离,高压传输在终点用电阻分压出较低电压的信号等。SDRAM、DDR-I、DDR-II、 DDR-III信号电压一个比一个低,越来越不容易做稳定。
电源供给也要注意,如果能量供给不足,内存不会稳定工作。
经常看到“等长布线”,其实,等长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满足建立保持时间,同频同相,采样正确。等长只不过可以最简单地实现这个目的罢了。要定量分析线长,必须按照时钟模型公式计算。时钟同步电路的类型在后面有简单介绍,这里只要知道SDRAM是公共时钟同步,DDR是源同步就可以了。
SDRAM是公共时钟同步模式,只关心建立时间,不关心保持时间。这些时间和各段飞行时间,经过各个门电路延时,clock skew,jitter,cycle等有关,需要按照公式精确计算。算出各种参数后下规则,让EDA软件辅助设计。选出最长的一根线,不需要计算什么,只要与之等长即可。有些软件能自己算,有些只能自己一段段计算,可以编程让EXCEL表格对某种格式的报告文件自动求和,也算半自动化了。
DDR的所有信号都要加匹配,不论多复杂,为了稳定性。
始端匹配串接一个22/33欧电阻即可,终端匹配分为AC匹配和DC匹配,阻容可以对噪点抑制,戴维宁电路可以提供高压输电,使参考电平更准确,虽然直流功耗大,但比单个50欧功耗小。
CPU和DDR都是高速器件,DDR热量高,应远离。而且DDR是源同步时钟模式,对保持时间有要求,不是线越短越好,有最小距离要求。保证时钟稳定,同频同相,冗余大即可。
有时,信号线有交叉的情况,此时,可以在PCB里调线,再反标回去,因为RAM的各个数据线不需要一一对应,只要有地方存储bit就可以了。注意:刷新线A10不能调,需要读取RAM ID时也不能调整。
评价设计的好坏要看Margin(冗余),setup time margin和hold time margin,SDRAM/DDR工作没问题并不意味着margin小,也许在实验室可以正常工作,可一到现场就死机。频率漂移,时钟抖动,相差,介电常数变化等都会导致采样错误/不满足建立保持时间,而margin大就可以尽量抵抗这些干扰,在一个恶劣的环境里仍然保持稳定。
内存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内存颗粒和内存条。内存条自身有走线长度,需要计算在内。问个问题:内存条有3种安装方式:竖插、斜插、平插,你认为那种方式好呢?
附:时钟同步电路的类型
源同步就是指时钟选通信号clk伴随发送数据一起由驱动芯片发送。公共时钟同步是指在数据的传输过程中,总线上的驱动端和接收端共享同一个时钟源,在同一个时钟缓冲器(clock buffer)发出同相时钟的作用下,完成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公共时钟同步,将同一个时钟信号用时钟分配器分成2路,一路接发送器,一路接接收器。在时钟上升沿发送数据,在下一个周期的上升沿采样接收。速率在200-300MHZ以下。
源同步是时钟和数据一起发送,时钟稍稍滞后发送,传输速率主要由数据和时钟信号间的时差决定。因此速率快。
公共时钟同步电路走线长度有最大值len <=,源同步电路走线长度有最小值<= len <=
源同步关心保持时间,TBI+10bit数据和DDR的DQS+DATA属于源同步电路。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