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几年前还被人时髦地称为“伊妹儿”的东西,如今正势不可挡地深刻影响着广大中国人的生活。截至2006年底,中国电子邮箱注册用户总数已经超过4.3亿。不计其数的被翻译成“0”和“1”的信息在网上急速传播着。那么,是谁发出了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呢?
北京车道沟10号,一个靠近西三环的幽静院落里,来来往往的多是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退休的老人们。得知记者前来采访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发出的始末时,一位老人指着不远处一座绿树掩映下的小楼说:“就是在那里,所里的人都知道,但是当年的人都找不到了,已经找不到了。”
领导建设中国兵器工业部电子计算机中心、并作为该中心早期互联网研究技术顾问的王运丰教授已于1997年4月辞世。被誉为“中国第一上网人”的钱天白教授也于1998年5月心脏病突发辞世,年仅53岁。
时任研究所所长的李澄炯年事已高,已移居美国西海岸。只有研究组成员之一的阮任成退休在家。
要上国际网络
须找“中转站”
1987年9月14日晚间,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的小楼里,中德科学家围在一台7760大型计算机周围,屏息以待。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的发送试验正在进行。
“这是一封没有特定收件人的邮件。”李澄炯说,在网络世界里,这封邮件就像人类在探索地外文明时发出的“寻呼”,它唯一的使命就是向外界证明中国计算机网络的存在。
李澄炯提出邮件内容用“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他认为:“这符合当时中国实际发展状况。”
那时,中国尚未成为国际计算机数据通信网CSNET的成员,要与国际网络联接,必须找一个“中转站”。中国最初的互联网研究,是借道西德的。
1983年,西德卡尔斯鲁厄大学信息系主任、网络专家措恩(W.ZORN)教授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认识了王运丰教授,两人就计算机应用和在中国推广计算机网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随后双方的合作迅速展开。1986年12月,时任副院长的杨楚泉代表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和卡尔斯鲁厄大学在西德联合签署了“中德计算机网络领域内的合作协议书”。协议的第一步计划是:“在国家机械委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ICA)和卡尔斯鲁厄大学之间首先建立计算机的点对点联系,而后联入现有国际网络,中国方面要进一步打开联接其他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通路。”
中方合作单位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原属兵器工业部,后来又归国家机械委、机电部管,以后又成为兵器集团公司的一员。
合作项目的德方负责人是措恩教授,中方负责人是王运丰和李澄炯,他们共同组建了由硬件工程师、通讯工程师和系统软件工程师邱雷南、阮任成、魏宝贤、朱江、赵丽华等在当年堪称“豪华阵容”的研究组。
“那时候没有Internet的概念,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发达国家对我们一直心存戒备,有意无意地设置一些‘壁垒’,计算机软硬件难以兼容的问题非常突出。”直到1987年7月,措恩教授从西德带来可兼容的系统软件,研究所的计算机才具备了与国际网络互联及发送电子邮件的技术条件。
进入国际科技网的唯一入口
1987年9月14日,措恩教授按照李澄炯确定的信件内容在计算机上输入英文信件,发送出去。然而,这封简短的信件却在路上整整走了6天。
由于CSNET/PMDF协议需要针对诸多已有的数据传输设备进行匹配和修改,专家们不断地对系统和硬件进行检查和确认。
1987年9月20日20时55分,计算机屏幕上闪出“发送完成”字样。
“当时还年轻,大家高兴极了。”阮任成回忆,“这是中国互联网和国际网络的首次成功对话,它对于改变中国计算机发展的国际形象,推广网络应用技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的几天里,研究所不断收到来自法国、美国等国家的回复邮件,其中还有海外华人华侨、留学生发来的贺信,也有外国朋友有益的建议和互联意愿。一时间,这里成为当时中国进入国际科技网的唯一入口。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及中科院等20多家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都曾由此登录国际科技网,享用网上资源并交流信息。“这意味着中国将可以直接和欧美各国以及太平洋地区几乎所有大学、研究中心通讯和交换信息了。”李澄炯回忆,“最受益的恐怕算是国家天文台了,因为搞天文研究的专家需要更经常地与国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
1987年9月25日,中国日报刊登了这一消息:“中国与世界10000个大学、研究所和计算机厂家建立了计算机联接。这个连接通过北京与卡尔斯鲁厄的两台西门子计算机实现。王运丰教授(中国国家科委电子信息与技术顾问)把这一成果描述为中国大学和研究所与世界计算机网络一体化的技术突破,在卡尔斯鲁厄大学教授维纳·措恩指导下完成,技术团体由来自北京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卡尔斯鲁厄大学、西门子公司和美国的科学家们组成。”
中国CN顶级域名服务器 最初在德国
如果就此说中国已经成了国际互联网络的一分子还为时尚早。要接入国际计算机网络还需要两个关键的步骤:CN域名注册和全功能接入。
此时,中国虽然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实现了和国际网络的对接,但是大规模的接入仍然是不可能的。按照当时邮电部门提供的费用标准,使用计算机传送4400字符(相当于一张16开的打印纸)约需45元,而维护中德之间的这条基本线路,双方每月都要支付2000~5000美元。若与国外交换大量实验数据,对于一般单位来说,这种价格是难以接受的。
中国和国际网络的对接必须寻找一个更便捷的通道———ICA开始考虑加入刚刚兴起的互联网(Internet)。
由于中国的计算机与国际网络的联接成功得到了国际科技网络组织的认可,1987年11月,中国被邀请参加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举办的第六届国际计算机联网讨论会(ANW)。在措恩教授等人的努力下,在这次会议上,美国科学基金会主任斯特芬·沃尔夫表达了对中国接入国际计算机网络的欢迎,并将批文转交给了杨楚泉。
杨楚泉认为:“它不仅标志着国际网络组织对中国科技网络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它还标志着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开始接触因特网资源,这是一个十分令人振奋的历史事实。”
1988年3月,国家机械委在北京主持召开了计算机国际联网讨论会,宣布成立中国计算机科技网推进协会(CANET)。
1990年10月,王运丰教授代表ICA授权措恩教授,以CANET的名义向美国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注册了中国的顶级域名“CN”。杨楚泉回忆:“注册是用电子邮件方式在网上进行的,其中域名‘CN’是王运丰教授提出的取名建议。”1991年初,申请获得了正式批准。《中国互联网大事记》记载:“从此在国际互联网上中国有了自己的身份标识。由于当时中国尚未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联接,中国CN顶级域名服务器暂时设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联接。从此,中国成为第77个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
另有一说
1986年已发出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曾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多年、现为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研究员的吴为民认为,他1986年任高能物理所ALEPH组组长时,于8月25日11时11分,从北京710所的IBM-PC机上发给ALEPH的领导———位于瑞士日内瓦西欧核子研究中心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坦伯格的电子邮件是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这封用英语写成的工作邮件大意为:“亲爱的Jack,我很高兴通过计算机联网给您发这封信。我相信,这是在西欧核子研究中心与中国之间的第一个成功的计算机通讯。我想再次感谢您最近对北京的访问。正是这次访问导致了这个有价值的计算机通讯试验的成功。我想,现在,每一个ALEPH协作组的成员,都用计算机网络联系起来了。这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要在北京分析ALEPH的数据压缩带,还有许多问题,并且需要为此找到经费。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开始启动。目前我是用710所的IBM-PC机与您联系的。……顺便问一下,您在上海买的地毯如何?”
阮任成表示,互联网的兴起是必然的,“即使当时不是我们来做研究,也会有别的所别的人来研究,只是时间上可能会有差别而已。我们付出了,研究成功了,对后人有用就行了。追究谁是第一已经没有多大意义。”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