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网络频道林廷翰:未来十八个月决定中国SNS生死

林廷翰:未来十八个月决定中国SNS生死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天际网创始人CEO林廷翰:对于未来,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答案,那么我认为未来18个月将是中国SNS企业生死存亡的18个月。

作者:林廷翰 来源:财经时报 2008年7月28日

关键字: SNS 社会网络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2008年年初,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了“SNS整合年”的观点,而后续的种种事件表明,中国SNS的整合进程超乎了人们的想象,2008年的中国互联网市场当仁不让地属于SNS(Social Networks Services),如果做进一步预期的话,我认为中国SNS的决战时刻即将来临。

  中国SNS捱过严冬

  我们把2008年定义为SNS发展史上的分水岭,主要是因为2008年前SNS基本处于各自为营的状态,大家都埋头做自己的事情,都试图有所突破,却很难打开局面。面对资本的观望态度,中国SNS艰难的徘徊前行。然而在2008年,我们看到的是以校内、天际、51为代表的核心市场三强崛起以及开心、海内等后起之秀迅速爆发,中国的SNS大市场在经历了5年的培育期后真正迎来了一次属于自己的春天。

  校内网和51.com纷纷迎来巨额投资,更多的融资传闻也缠绕着其他SNS,使我们不得不对于SNS的价值进行二度审视。于是关于SNS在中国的未来发展前景之争更加激烈。

  乐观派认为SNS在中国的爆发期已经到来,投资SNS领域将成为新财富的拥有者。而悲观者则认为中国SNS到目前依然无法确立自己特有的商业模式,因此“概念”的价值远远高于实际的价值。

  那么,经历了从2003年开始历时将近5年的观望,资本拥有者为何又开始在2008年一掷千金了。他们的信心从何而来?

  我认为主要来源于两点:其一,在经历了web1.0时代的“烧钱”发展后,投资者们充分意识到了仅有模式和概念是远远不够的,成本是另一端的根基,web1.0时代的用户人均成本达到了30美元。而SNS恰恰很好地解决了成本问题,由于用户和内容的产生均来自于用户之间的互动,因而大大降低了由新增用户和内容产生所带来的巨额成本。其二,中国SNS经历了在国内的发展,先进的投资者已经确认了SNS行业的价值,看到了初露端倪的赢利模式,因此他们更加关注的是公司、团队和有没有实现价值的能力。

  记得3年前我曾与很多投资人沟通过这样的观点:SNS将是搜索(Search)之后下一个可以影响世界的“S”,当时,还很少有人相信这一点。实际上,SNS绝不仅仅是WEB2.0的简单应用,而是一种更深入的互联网的趋势,这种趋势代表了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SNS也会成为各种类型网站必需的一种应用,就像所有的网站如今已经离不开搜索一样。同时,就像今天很多网站都有搜索功能但仍然需要专注于搜索的网站一样,未来可能所有的网站都会引入SNS的元素,但是仍然需要有人专门专注于SNS.而至于所有人都关注的商业模式问题,在我看来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一革命性的进步不由得会使人们回忆起上世纪末搜索引擎出现时,似乎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它所能创造出的价值,然而Google却实现了这样的奇迹,于是大家重新认识了搜索所能带来的价值。

  而我一直坚信:这一革命性地演进将很有可能发生在明天的SNS之上,SNS未来可带来的整合人脉营销以及口碑营销价值将是颠覆性的。

  决战18个月

  中国的SNS黄金时代真的到来了吗?对此,我既不乐观也不悲观,而是看到第三条道路,这条道路通向价值与辉煌,但绝不会一帆风顺。一切还是要看中国的SNS运营商们能不能给用户带来真正可持续的价值,能不能将SNS彻底转变成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对于未来,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答案,那么我认为未来18个月将是中国SNS企业生死存亡的18个月。

  尽管伴随着SNS在全球的繁荣发展,SNS出现了更多细分,但是主要的区隔还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围绕着兴趣去认识一些陌生人,另外一种则是与已经认识的人保持和维护人脉关系。目前全球最成功的两家SNS美国的Facebook和 Linkedin都属于后者。而从中国目前的SNS市场来看,也主要关注于相识者之间的关系维护与深化,而51.com则更加注重以兴趣为导向的陌生人脉结交。

  任何一个行业在经历了行业的初始发展阶段后,必然迎来行业细分,使企业更加专注于其中的某个领域。

  就目前发展来看,51.com、校内网和天际网已经分别衍生出各自的取向,建立和占领了一个核心市场。51.com推动的是以兴趣而结交的陌生朋友,它的赢利模式类似于它的老师腾讯Qzone.校内网则专注于高校学生群体,并以校友为基本网络纽带加以延伸,即便暂时它无法进入其他市场,仅就高校市场来说,与相应市场商业品牌的合作以及校园招聘市场,也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天际网与上述的模式与领域都不同,它面向白领和商务人群,希望可以提供一个真实的管理个人职业发展与商务合作机会的服务平台。

  因此,如果说51.com代表了大众兴趣取向,校内代表了校友情感取向的话,那么天际则更多的代表了商务与职业人士的价值取向,从国际市场上看,商务类SNS将从职位招聘、会员体系与创新的广告形式上获取收益。

  从整合方向上看,同一领域的SNS将通过合作或合并,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平台价值,这种整合一直在进行,且会越来越多;更有意义的整合将是建立不同领域间企业的价值链条,兑现SNS的人际价值与用户价值,比如51.com的用户平台将被用来提升游戏用户的忠实度。

  我们相信无论中国SNS的舆论多么纷繁复杂,投资者与合作者都将会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表达意见。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