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2页)
逻辑承载网络层由一个或多个逻辑承载网络(LBN)组成,叠加在基本承载网之上。该层是用MPLS LSP技术进行预先配置。每个LBN承载一个特定类型的业务(如语音)或某一特定QoS级别的IP分组(例如快速转发级).
承载控制层由承载网资源管理者(BRM)组成,负责管理承载层的网络资源(包括带宽、处理器及缓冲器),并完成相应LBN中的路径选择、资源分配和允许控制任务,用来满足每个业务流的QoS需求。
业务控制层由业务控制服务器(SCS)来处理用户请求,用来决定每个业务流的QoS请求;然后将资源请求发送给承载控制层。SCS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例如软交换机、应用网关、应用代理、流媒体服务器、VOD服务器和其它应用服务器。SCS可以是一个单独的设备或集成到某一设备中的功能模块。
在这一架构中,MPLS TE技术被用来动态调整LBN拓扑和带宽(针对LSP保护或容量改变)。该架构要求在IP网络中支持DiffServ-aware MPLS。
图3、LBN示例
一个逻辑承载网络(LBN)由边界路由器、中间汇接路由器和节点间的LSP组成(如图3所示)。边界路由器可以被视为本地交换机。汇接路由器可以被视为汇接交换机;根据容量规划的结果,其中某些被指定为核心路由器。域边界路由器被视为长途交换机。路由器间的标记交换路径(LSP)可以被视为中继(trunk),在汇接路由器处完成加入(joint)及汇聚(converge)。
在LBN中应配置LSP带宽和其它QoS属性。根据容量规划及流量计量数据的结果,LSP可以是静态配置得到的或是用RSVP-TE/CR-LDP自动建立的。针对 LSP保护或容量变化,MPLS TE 可以被用来动态调整及维护LBN拓扑及带宽(利用LSP快速重路由技术)。在这一架构下当一主机或代理发起一个业务请求时会产生下列动作:
1.当接收到一个业务请求时(如一个VoIP 呼叫建立),SCS (例如软交换机) 负责处理业务信令和业务控制(如呼叫控制),在相应的LBN中请求BRM来选择路径和针对该业务流的控制允许。
2.在接收到这一包含业务流QoS需求的资源请求时,BRM根据LBN的拓扑和资源表来完成路径选择、资源分配和允许控制。如果该资源请求被许可的话,BRM将通知SCS并向入口边界路由器(ER)发送业务流的描述、路径和QoS参数。 3.入口边界路由器(ER)通过该流的描述参数来识别进入的业务流分组,利用路径参数进行打标记,用QoS参数进行着色,接下来将其转发至相应的LBN。
4.在该LBN中,核心路由器借助MPLS头中的路径参数来转发流分组,直至其抵达出口边界路由器(ER)。
5.当接收到一业务终止消息时,SCS会指令BRM释放为该业务流所分配的资源。
6.当接收到这一释放指令时,BRM会更新其所属LBN的拓扑和资源表。同时,BRM会指令入口边界路由器(ER)取消对应该流业务分类选项(包含流描述、路径、QoS参数)。
借助这种架构,有以下优势:
1.利用预配置的LBN, 可以用一种简单、稳定和可管理的方式来完成流量汇聚和资源隔离,从而降低流量控制和QoS管理的复杂度。
2.做为LBN的控制和管理平面,BRM 负责完成资源管理和精确的路由控制功能。核心路由器只需支持Diffserv-aware MPLS,而无需支持RSVP。这种中等颗粒度(相比于基于流的RSVP方式)的控制能力有助于整个IP骨干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终端系统无需支持用于精确资源预留的RSVP,而只需发起正常的业务呼叫(如一SIP 呼叫)。
4.这种架构能够较精确地保证每个穿越IP骨干网的QoS,有利于支持需要承载级QoS的各种新型增值业务。
5.在完成精确的QoS保证的同时,这一架构可用于大规模的、多域IP网络,而无需改变现有的路由器,也不会影响现有的Best Effort业务。每个管理域需要配备一个BRM。起始域BRM和终止域BRM间需要彼此交互信息来完成域间业务流的路径选择、资源分配和允许控制。
此外,在次架构中QoS管理可以与用户管理和业务管理进行较好的配合。从而有可能改变目前基于接入的IP网络计费模式,将其演进成更为合理的基于业务的计费模式。
上述优点有利于达成电信级IP QoS架构所要求的可扩展性、稳定性、可操作性和可管理性的目标。
四、国际电联(ITU-T)在IP QoS架构方面的标准化进展
ITU-T建议草案Y.qosar明确定义了基本QoS构建模块(接入控制、拥塞反馈、计量和测量、策略及策略配置、队列和调度、资源预留、服务等级管理, 费率表征和流量标识等),通过不同的方式把这些块组织起来,就可以控制网络提供业务所要求的性能。同时也考虑了实现QoS对安全的影响及相应机制。从建议草案的完整性角度看,Y.qosar仍处于编辑及完善阶段。在2003年7月21日至8月1日ITU-T SG13 2001-2004研究期的第五次会议上取得了较大进展。该次会议对建议草案Y.qosar 做了以下完善:
1.完善了QoS路由、资源预留、QoS信令方面的内容;
2.在案例方法中补充了集中资源管理下的预配置叠加MPLS网络(Pre-provisioned overlay MPLS networks with centralized resource management)。(注:这一案例方法是由中国电信和华为公司联合在本次会议提交的)
中国电信和华为联合提交的两篇文稿成为本次会议中重点讨论的内容,这两篇文稿是:
1.A Carrier-class QoS Solution Framework for IP-based Backbone Networks;
(该文稿基于资源隔离和业务请求, 提出了用于基于IP骨干网络的运营级QOS解决框架。)
2.A Carrier-class QoS Solution Framework for IP-based Access Network;
(该文稿提出了用于基于以太网IP接入网络的运营级QOS解决框架。)
其中上述第二篇文稿的基本内容做为了新建议草案Y.123.qos的基本参考模型。
Y.123.qos是纳入到Y.qosar统一框架中的一个基于以太的IP接入网的QoS架构。它强调了呼叫控制和承载分离的思想,是在接入段保证用户服务质量的重要方法。该草案对参考模型、流允许控制(Flow Admission Control)和协议需求等方面给出了最基本的内容,有利于今后的进一步完善与修正。
应当说,在此方面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与国际上的研究是同步的。
五、结论
很明显,无论从业务开展还是从技术实施的角度出发,服务质量(QoS)保证都是在IP网络上支持各种实时应用所需考虑的最重要因素。由于IP网络固有的无连接的特征, 使得在IP网络中保证端到端的QoS成为一项艰难的工作。目前,VoIP、视频服务及NGN、3G中各种交互式多媒体业务的开展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能否成功运营这些业务的关键所在。同时,QoS也已成为当今网络技术研究、标准化工作的一个极为活跃课题。有鉴于此,国内的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会持续跟踪这一领域的进展,通过研制和试商用具有实用性的解决方案来析解决这一电信业的难题。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