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无线网关软件功能模块流程如图2所示。
发布时间:2007.01.08 09:41 来源:重庆邮电学院 作者:王平 李津 钟刚 杨云
无线网关在此系统中起到的作用是在以太网和802.11b无线局域网之间进行数据帧格式的转换,并要求其能转发不同网段之间的数据,这就要求在无线网关的软件模块中移植Bridge模块,在嵌入式Linux系统中编译,移植完Bridge模块后对其进行设置:
brctladdbrbr0
brctladdifbr0eth1
brctladdifbr0wlan0
把无线和有线网络接到一起,再使用工具软件ifconfig对其中有线网卡和无线网卡进行相应的网络配置,无线网关就可以正常运行了。
2.2IEEE802.1无线手持设备软件设计
无线手持设备在开发过程中,要求具有小巧、灵活的特点,在开发过程中采用了体积相对较小而功能强大的S3C2410作为开发平台,以这个平台为基础开发802.11b温度传感器和802.11b无线手持设备等现场设备。
首先,在S3C2410平台上移植同样小巧、灵活的USB无线网卡。这款无线网卡的芯片是Prism系列芯片。无线网卡是移动终端的主要设备,其软件部分分为接口驱动模块(Prism_usb.o)、无线网卡驱动(P802.o)和无线网卡配置管理软件3部分,第1步:下载无线网卡的源代码Linux-wlan-ng,这是针对PC机的源代码,要使它能在ARM上运行就进行交叉编译,第2步:交叉编译USB无线网卡驱动时必须先相应地配置网络类型、内核路径和交叉编译工具,这是一款针对2.4.x的内核源代码,在编译的过程中会出现错误,原因是生成的mkmetadef和mkmetastruct是ARMarch的,在i386上不能执行,必须修改自动生成的Makefile,或者做一套适用于i386的Makefile。在交叉编译通过后生成USB接口驱动Prism_usb.o和无线网卡驱动P802.o这两个模块。第3步,在ARMLinux系统的内核中加载这两个模块。加载时有两种方式,动态加载和静态编译到内核里,笔者采用了动态加载的方式,并采用NFSMount的方式来调试要加载的模块,第4步:把无线网卡的配置文件rc.wlan和工具软件wlanctl-ng、wland、nwepgen、wlancfg等拷贝到相应的目录下,并用他们对802.11b无线网络进行系统认证、密钥认证、WEP加密和SSID设定等。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