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芝麻,芝麻,开门吧!”一个咒语密码,帮助阿里巴巴打开了财富之门。从传说中“芝麻开门”的咒语,到后来的按手印、支票签名,再到现在的安全密码认证、数字签名、生物识别……身份认证与身份识别技术的发展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密码和文字的使用历史一样长。”在密码诞生之前,古希腊人曾经用过在头皮上书写或者刺青、然后等待头发重新长出的方法来加密(当然这个时效性极差);类似的,中国古代也有把大腿割破,藏入蜡丸,等待肉长好后再传递信息的保密方法(现在想来是非常恶心而且不人道的,起码要自残两次)。 ——引自《军事密码学》,作者:李长生,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运筹学研究员。
密码与身份认证的历史
在很久以前,所有财产都是物理的。重要的信息也是物理的,因为它们都是刻在石头上的,之后又被写在了纸上。为了保护这些财产,人们利用物理性安全措施,如墙、护城河和卫兵。如果传递信息,则通常由使者来完成,并通常伴有护卫。危险是纯物理性的。除了在物理上拿到它之外,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获得信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针对信息安全领域最早研究的部门仍然是军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使用了一台名为Enigma的机器对发送到军事部门的消息进行加密。德国人认为Enigma是无法破解的,事实上如果使用正确,破译它确实非常困难。但是,正如实际情况一样,一些操作员犯了一些低级的错误,这使盟国在投入了巨大的资源来对付这个问题之后可以读取一些消息。
在电影《猎杀U571》中,盟军9人小分队冒死强行登上德国U571潜艇,主要目的就是夺取密码发报机。另外,在很多涉及“密码”的题材电影中,都表现了信息的高度机密,主人公都是要为保守秘密备受折磨。电影《美丽的心灵》即表现了诺贝尔奖得主“纳什”因保守密码的秘密而精神错乱的故事。从历史上看,密码泄露问题引起来人们的广泛关注,从那个时候起,单独的密码往往都不再起作用,密码和使用密码人需要同时鉴定为可信,通信系统才可能继续保持服务。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