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每粒沙子都有各自的RFID标签”,这是RFID狂热拥趸们的梦想。但就像其他任何一项新技术一样,RFID在走向应用的过程中却困难重重。
标准难寻 在国际上,虽然RFID的技术在不断的进步,应用RFID的领域也在增加,但由于技术的不完善和缺乏应用经验,也出现了不和谐的应用逆流。曾经热衷试验RFID技术的DHL快运公司因为不满RFID现有识别率,而决定缓行推进电子标签应用进程;而一直以来极力在全球推动RFID的沃尔玛公司,前一阵也传出放缓部署RFID的消息。
在中国,推进RFID所面临的挑战则更为艰巨。企业用户信息化底子差、如何与用户业务结合优化管理、如何让企业认清效益等等,都是摆在RFID从业者面前的一道道难关。
在所有的挑战中,标准问题是最受关注的。无论微软的RFID创新实验室,还是思科的RFID解决方案,从服务商、集成商到平台商,无不对标准问题高度关注。
无论何种行业,哪类技术领域,完善的标准体系都是至关重要应用依据。然而,在RFID业界,中国长久以来没有自己的标准体系,而国际上的RFID标准并没有统一。EPC、AIM、ISO、UID、IP-X等标准体系各自为政混战不断,各地的不同类型行业要求不一,中国RFID产业链上的企业,无论服务者还是用户,只得要么游离于各大标准之间,要么做全能选手。
谈及标准问题,许多RFID从业者纷纷向记者诉苦,由于中国标准的缺位,使得他们在实际应用中,疲于盲从,加大了成本投入,“这极大地阻碍了RFID在中国的发展。”一位中国的RFID服务商说。
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总体组组长、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王立建在论坛上感言,标准的问题确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王立建介绍说,进入信息时代,特别是广泛使用RFID以后,信息如何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标准的问题涉及到了大量的经济、政治和安全利益,现在世界各强国都在拼命地把他的标准变成国际标准。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标准体系。
可喜的是,前不久,我国的《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试行规定》(简称《800/900试行规定》)已公布于世,而据王立建透露,其他相关标准也在积极起草过程中。
然而,王立建同时指出,如果想加快标准的进程,提高标准的适用性,还需要我国企业的积极参与。“企业应该在工作组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每次参加国际会议时,国外的代表团都是20人左右,而中国的代表就这几个老专家,对比太明显了。”在论坛上王立建极力呼吁中国的企业积极参与到我国的标准制定工作中。
抱团求生 在直面挑战的同时,RFID业界也在积极地思索着RFID产业何以突围。而在面对如何突围这个问题时,产业链上处在不同位置的各企业、各单位想到的解决之道都是“合作”。
任何新兴的产业在其发展初期,都会或多或少的遇到一些问题,RFID也不例外。而在这一阶段,没有哪个企业、组织能强大到独立解决所有问题。营造和谐的氛围,合作共盈才是解决之道。
正如王立建所说,中国自己的标准体系建立和完善,需要的是全行业的共同合作,企业的积极参与。合作也同样是解决RFID应用中面临的其他问题的途径。
美国Intermec公司(易腾迈)中国RFID业务发展经理徐承东坦言,作为专业的RFID电子标签产品提供商和硬件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易腾迈在自己的实践中发现一个实施的关键的问题:专业做电子标签的懂技术,知道RFID能实现什么,但对企业用户的业务需求了解不深;而系统集成商和软件商虽然强于需求分析和业务分析,但对RFID的本质特性不甚了解。
徐承东认为,要想搞好RFID产业,需要的是团队精神。他以麦德龙的超市的物流中心RFID项目为例,在这个案例中,软件供应商SAP、系统集成商IBM、硬件供应商Intermec、物流服务提供商DHL、以及产品供应商P&G组成一个团队,共同探索顺利完成项目。“我们发现在RFID项目中,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包打天下的,因此我们要团队合作。” 徐承东说。
微软中国技术中心技术架构师、微软中国RFID创新实验室负责人孙欣也同样呼吁合作共赢。他介绍,微软的BizTalk RFID作为BizTalk Server重要的组件,会在今年第三季度发布,而这一RFID平台的特点之一就是,不仅平台本身具有先进的功能,而且有效地集合了物理层、应用层等不同开发商的最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微软希望产业实现互利共盈的良好环境,以自己的平台推进大家的配合,真正推进我们国内在RFID领域的应用。”孙欣说。
而对于中国众多的中小RFID服务商,很难有机会与国际成熟的RFID从业者共同开发大型项目,合作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是资源和经验的共享。一位RFID集成服务的公司代表对记者说,他们公司在技术上没什么太大的困难,就是在面对复杂的标准、匮乏的成功案例时感到困惑。“现在成功且成熟的案例不多,面对客户时我们一般都说RFID技术怎么先进,很难说清RFID能帮他们做什么。更说不清企业投入这么多值不值。”
何处突围? 困境中的RFID产业达成了合作共盈的共识,大家“抱成团”就有了突围的合力,那么这股力量要打向何方呢?
徐承东表示,较开环的RFID应用,目前在企业内部实施的闭环循环回收的RFID应用更易突破。这一应用方向也是目前业界所普遍关注的焦点。思科网络系统公司企业网络解决方案咨询部企业解决方案总监王贺也赞同这一观点。
王贺介绍,思科公司非常比较看好物流和仓储公司的闭环RFID应用。王贺称,目前在中国由于ERP的应用,70%的大型仓储都实现了信息化和基本的自动化操作,而实现物流管理自动化系统验证的不到20%,而这在很多物流企业的成本中占到2%到3%甚至更多。思科公司在其RFID服务实践中发现,RFID真正能帮助物流和仓储企业提高效率节约车成本。
事实上,正如王贺所说,虽然因种种原因,放缓了应用进程,沃尔玛和DHL在RFID的应用中是获得了很多益处的,否则他们也不会投入那么多精力推动RFID的发展,而且他们也没有说停用RFID技术。有业内人士评价,沃尔玛和DHL只是推进的速度快了一些,而技术还没有跟进他们的需求。
中科院自动化所RFID研究中心副主任刘禹则认为,在单件邮件上应用RFID标签不好管理,而且成本过高不太值得。这也是DHL缓用RFID的原因。刘禹更看好成包或者是成袋的领域用。“比如烟草行业的物流。”刘禹举例说,在烟草物流线上,每箱香烟称为一件,30件香烟装在一个货盘上。以前工人要跟着流水线跑,爬上爬下的对条码进行扫描,效率低、工作强度大。应用RFID后,现在工人基本可以坐着看着机器扫RFID,即使准确率99%左右,这个时候才需要工人进行手工的操作。但是这样的工作强度下,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非常多,而且企业的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起高。
刘禹认为,从行业角度看,除了以物流、仓储等企业为代表的消费业外,制造业也是闭环RFID应用的方向。如海尔等一些家电企业的生产线上目前就已用上了RFID技术,协助装配、管理检验。
另外,刘禹还介绍了一个更能开拓从业者思路的案例,一家制衣企业,通过应用RFID技术每件衣服在生产流水线上至少节约了两秒种时间,这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成本。同时,这家企业还把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靠卖应用了RFID技术的制衣流水线发了大财。
王立建认为,4月20日发布的《800/900试行规定》给了产业很大的支持。尤其是在840到845这个区间,应该说国家给产业提供了一次发展的机会,产业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努力发展。
目前,860MHz到960MHz频段是RFID应用最多的频段。虽然针对这一频段的试行规定业已公布,而较频率几近饱和且受到标准局限的860MHz到960MHz频段的RFID应用,王立建更看好13.56MHz和2.45GHz的RFID应用。
邮政系统的应用就是个很好的佐证。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科学研究规划院副院长、万国邮联电子邮政管理委员会委员、RFID工作组组长李学平介绍,为提高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内部的生产效率和邮政本身的经营效益,我国的邮政系统将大规模开展RFID技术的应用。
“目前丹麦、韩国等国的邮政系统都在开展RFID的应用。”李学平介绍说,万国邮联非常重视RFID的应用,并对邮费结算与质量挂钩提出了要求,为了与国际现代化邮政接轨,我国启动了2.45G的邮政RFID系统试验,并进入国家“863”项目。
目前这套系统在内蒙、上海、河南和云南4个省进行了试验,RFID技术和信息系统融合的很好,还采用了GPRS系统,直接和我们国家的质量监测中心直接相连,效率明显提高,而且成本比国外的邮政RFID系统要低得多。
“大家不要老盯着860MHz到960MHz。目前在停车场的管理、身份证、交通一卡通等领域用的都是13.56MHz这个频率。而2.45G的应用范围会很广,技术也会更多。” 王立建指出,标准出台是要有一定过程的,苦等标准出台再实现应用,不如先把应用做起来,反而让标准跟着应用走,这样发展更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