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本报讯】 (记者 陈姝) 喧嚣一时的“熊猫烧香”病毒案已告一段落,但其背后隐藏的黑色产业链仍然有扩张迹象。仅在去年,病毒“工业化”形成数亿元的产业链。昨日在深圳召开的“互联网安全峰会”上,全国互联网安全专家会就WEB2.0安全研究、中国本土安全技术团队建设、软件缺陷等热门议题展开讨论,并分享了自有知识创新的安全技术以及策略。
据介绍,随着2007年底中国网络用户突破2.1亿,中国互联网的普及达到了新高,然而网络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据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统计显示,仅2007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地区被植入木马的主机IP就比上一年增加了21倍,被篡改的网站数量也比上年同期增加4倍。
本次峰会的组织者腾讯公司有关专家告诉记者,腾讯目前也面临不少网络安全问题,如用户安全意识薄弱,盗号产业链化,并且法律在盗号、盗取虚拟财产等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些也基本是中国网络环境安全现状的缩影。日益猖獗的木马、蠕虫以及外挂等产业毒瘤严重影响到了中国新一轮互联网产业的升级以及健康发展。
出席本次安全峰会上的专家表示,面对病毒、盗号产业化的趋势,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有必要联合起来组织网络安全联盟,在网络安全攻防的实战经验和安全技术研究方面实现行业内的共享,并集体促进国家立法的加快。腾讯透露,在适当的时候将会推出用户参与的账户安全查询系统,让QQ用户清楚明白地了解自己账户的变化和异常行为。
近年来主要网络安全事件回顾
网络游戏“外挂”案
2005年11月,一家名叫“失地工作室”的网站公开发布针对腾讯网络游戏《QQ幻想》的“外挂”作弊软件并收费。2007年1月,南山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主犯张某以非法经营罪被判刑1年6个月,罚金16万元,其他4名同犯则都被判1年1个月。这是国内首次对网络游戏“外挂”案进行宣判。
全国首例QQ盗号案
2006年2月,两位被告篡改了130余个QQ号码密码,使原注册的QQ用户无法使用本人的QQ号与他人联系,以侵犯通信自由罪分别被判处拘役6个月,并追缴违法所得6万余元。以前我国司法实践领域对盗窃QQ账号行为的认定尚属空白。
“熊猫烧香”案
湖北人李俊于2006年开始制作计算机病毒“熊猫烧香”,并在互联网上叫卖。由于“熊猫烧香”病毒的传播感染,影响了广东、湖北等省市的众多单位和个人的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2007年2月,被告人李俊等分别被仙桃市公安局抓获。年底,李俊被湖北省仙桃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处4年有期徒刑。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