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网络频道科学为谁而哭泣

科学为谁而哭泣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告诉《北京科技报》,汶川的通讯网络中断,原因是光缆被拉断,基站被损毁。美国乔治亚科技学院地球和环境科学院的副教授彭志刚(音译)告诉《北京科技报》根据地震震级和地震能量释放之间关系的计算,0.1级的震级增加意味着1.41倍能量释放的增加。

作者:吴洣麓 魏刚 马佳 罗中云 来源:北京科技报 2008年5月19日

关键字: 四川汶川地震 汶川 四川汶川 汶川地震 四川地震 四川大地震 抗震救灾 地震灾情 512大地震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文/本报记者 吴洣麓 魏刚 马佳 罗中云

  遥感汶川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属的北京国遥万维公司总经理闫殿武说:“震后第2天,北川灾区万里无云,福卫2号星在891公里高的太阳同步轨道拍摄下分辨率2米,带宽24公里的北川灾区遥感图像。图像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山体出现大量滑坡,部分民房被摧毁。”

  2008年5月14日晚11点半,尽管已是初夏,阵雨后北京的夜晚格外凉爽,但在朝阳区北京创业大厦B座13层的一间会议室里,气氛却十分紧张。工作人员一边打开所有的服务器接收遥感数据,一边忙碌着进行图像复原、地形校正、精修和图像融合。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属的北京国遥万维公司总经理闫殿武指着电脑上一张刚刚接收到的卫星遥感图激动地告诉《北京科技报》:“这是汶川地震后灾区第一张彩色卫星遥感影像。”而此时,位于北沙滩的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减灾办公室里,几位卫星遥感判读专家正在焦急的等待处理后的卫星遥感图。

  5月15日凌晨,当记者跟随分析人员将遥感影像图送到遥感应用研究所减灾办公室时,年过60的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魏成阶从椅子上一跃而起,“终于来了,为了这张图,我们等了好久了。”

  “就在60个小时前,我正查资料的时候突然头晕起来,难道是咖啡喝多了?或者是昨晚睡晚了?” 闫殿武告诉《北京科技报》,当他把这种感觉说出来时,周围的同事也都纷纷感到眩晕。这时,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地震了!”

  很快,他们得知,当天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了7.8级地震。震后第2天,公安部交管局发布了四川地震灾区道路情况。汶川县城与外界失去联系,6万人音信皆无。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告诉《北京科技报》,汶川的通讯网络中断,原因是光缆被拉断,基站被损毁。

  地震使四大通讯运营商严重受损。“我了解到,还有一部分灾区的通信中断,并不是因为线路的问题,而是断电了。”舒华英说,发电设备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

  汶川现在究竟情况怎样?人们想到了卫星遥感。

  正在减灾办公室里等待遥感图的魏成阶告诉《北京科技报》,地面上的任何物体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向空间辐射或反射着电磁波。人们利用这一特点,制造出了遥感器。

  目前主流的遥感卫星有两种,一种是光学遥感卫星,另一种是通过星载的CCD。光学遥感卫星的分辨率要比雷达遥感卫星高,但是光学遥感卫星受到条件的限制,雷达遥感卫星虽然分辨率低一些,但可以在黑夜和恶劣下观察。

  魏成阶说,四川汶川地区发生的地震究竟破坏程度有多大,可从五个指标考证。第一是民房、工厂、学校、机关等建筑物的损坏情况,这关系到人的生命;第二是类似于烟囱、储油罐、电视塔等构筑物的损坏情况,这些构筑物反映震害非常敏感,不同的震级有不同的表现;第三是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生命线工程;第四是地质断层、地裂缝、滑坡、泥石流崩岸等场地灾害,这些也会给人员带来巨大伤害;第五是大坝垮塌、火灾、有害气体泄漏等次生灾害,会造成比灾害本身更大的伤亡。

  这五个指标基本可以通过遥感图像数据的分析来解决。

  闫殿武告诉《北京科技报》,在地震发生后,我国就使用了卫星进行遥感观测。5月13日,军方就使用分辨率2米的光学遥感卫星对汶川灾区进行过拍摄,但由于当地气候条件恶劣云层非常厚,导致拍摄失败。

  5月14日,我国台湾地区福卫2号卫星成功拍摄下北川地区图像。当晚6点,我国军方又使用分辨率5米的雷达遥感卫星拍摄下茂县、什邡、都江堰的遥感图像,为判读和解译汶川周围受灾损毁状况提供了有力的参考。美国的卫星要等到5月18日才能在四川省上空通过,即使如此,拍摄的成功概率也只有30%。

  福卫二号每日绕地球飞行14圈,地面轨迹正好通过四川省。在允许的情况下,一次可拍摄四个紧邻的影像。

  由于福卫2号卫星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所以可保持稳定的光照条件。此外它每天固定14个轨道,在可访问区域内,可以做到每天重访,这是目前其他遥感卫星做不到的。

  “这次汶川大地震后,我们加紧了与台湾方面的合作。震后第2天,也就是2008年5月14日中午,我国台湾地区福卫2号遥感卫星在飞越四川省上空时,北川灾区万里无云,福卫2号星在891公里高的太阳同步轨道拍摄下分辨率2米,带宽24公里的北川灾区遥感图像。图像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山体出现大量滑坡,部分民房被摧毁。” 闫殿武说。

  观测地震波

  美国乔治亚科技学院地球和环境科学院的副教授彭志刚说:“近期的一些地震研究表明,一些地震或震中的震波可能会导致几千公里另一场大地震或是几千次的小震。”

  汶川地处四川龙门山断裂带,是一条长约500公里,宽达70公里,规模巨大的“裂缝”。据地震学者考证,自1657年4月21日爆发6.2级地震以来,这条断裂带300多年间再未发生过6级以上的地震。

  美国地质调查局地质信息中心在当地时间5月12日早6点28分01秒(北京时间5月12日14点28分01秒)即感应到发生在四川的汶川大地震,最初报告为里氏7.8级,震源距地表10公里。但在5月14日做出了最后的调整,确定此次地震级别为里氏7.9级,震源距地表19公里。

  美国地质调查局地质信息中心的研究人员斯图尔特·西普金(Stuart Sipkin)告诉《北京科技报》:我们有几种测定地震级数的方法。从多个测震站点第一时间传来的感应波是我们可以迅速确定地震级数,但是并不会非常的精确,通过稍后的感应图表的分析能够得到更加精确的数字。时间越长我们就会得到越多的数据,并且可以通过更多的方法让测定的级数更加准确。因此有时级数会在后来有0.1到0.2级的变化。

  美国乔治亚科技学院地球和环境科学院的副教授彭志刚(音译)告诉《北京科技报》根据地震震级和地震能量释放之间关系的计算,0.1级的震级增加意味着1.41倍能量释放的增加。

  有媒体报道说,通过美国间谍卫星对地震区域获取的图像分析,一些专家认为此次地震是喜马拉雅山的一次造山运动引起的。彭志刚告诉《北京科技报》:“严格的说这次地震不是由喜马拉雅山的运动造成的。”他分析,这次地震主要是由于龙门山断层东北西南方向的突然运动引起的。

  西普金说,根据美国地震信息中心的监测,5月12日的四川地震,发生原因是处在其东北方的逆向断层和四川盆地西北边缘的断层撞击而发生。地震震中和地震区域的构造是由龙门山断层的运动以及其周围有关联的断层引起的。地震是由于西藏高原的缓慢移动产生的构造压力释放的表现,西藏高原向西的移动碰撞了地势低的四川盆地和中国东南部地区。从大陆架模型方面讲,此次震中和东亚地区是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以每年55毫米的速率聚拢的地区。

  “虽然龙门山地区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但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二七告诉《北京科技报》。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分析,这次地震是我国大陆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破坏力比深源地震更大。而国家地震局应急搜救中心总工程师曲国胜告诉《北京科技报》,震源较浅、震级大是这次地震震感范围广的最关键原因。

  一般来说,地震发生在60公里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60-300公里为中源地震;300公里以上为深源地震。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震源最深的地震,是1934年6 月29日发生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东的地震,震源深度为720 公里。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孙士鈜认为,7.8级地震造成如此广泛的有感范围,一般来说是比较正常的。孙士鈜说:“震级越大,释放的能量也越大,波及面也就越广。此次地震的波及面,跟以往的7.8级以上的地震相比差不多。”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在第一时间对外通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时,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西藏、江苏、上海、北京等地均有震感。

  香港也有震感。香港天文台5月12日下午2时31分录得香港一次轻微地震。天文台接到多名市民报告,表示感到轻微震动和大厦摇晃,并伴有头昏的感觉。有市民感到香港新界元朗横州路一座工业大厦摇晃,于是报警求助。

  地震波及到了海峡对岸,台湾也监测到震波讯号。台湾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表示,大陆这起地震比九年前台湾南投的“9·21”大地震还剧烈,不少身处高楼的民众,甚至感到头昏想吐。

  越南和泰国也有不同程度的震感。河内一些高层建筑出现持续震动,挂在墙上的一些物品掉落。泰国首都曼谷市中心商业繁华区路段高楼内的住户当天称有震感,有些大楼的物管部门将住户暂时疏散。

  而在汶川地震发生后,5月14日台湾省和菲律宾相继发生5.6级和5.3级地震,有人猜测这与汶川大地震有所关联。彭志刚说,表面上看这两个地区是地震常发生的地带,有可能这些地震是在此次大地震的背景下发生。但事实上,四川的地震和这两个地震是没有清晰的关系的。近期的一些地震研究表明,一些地震或震中的震波可能会导致几千公里另一场大地震或是几千次的小震。但这还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西普金也说:“这些地震目前看来是没有直接关系的。现在我们还在对地震如何从一个板块到另一个板块传播能量做出更多的研究,但是我们对这个过程还没有很好的了解。”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二七告诉《北京科技报》,许多地方震感强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震发生地汶川———茂汶大断裂带以东的四川地块相对坚硬,地震波传播的能力比较强。

  地震时,在地球的内部会出现弹性波,这就是地震波。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会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扩散一样。孙士鈜说:“大的地震所产生的地震波,一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是有所衰减的,距离震中越远,震感越弱。”

  总体来说,距离震中越远,震感越弱。不过有时也会因为地震波所到之处地形的原因,造成一定异常情况。孙士鈜说:“如果这个地区的地质构造比较脆弱,那么能力的吸收比较强,可能震感就会大一些。强震能量波及之处,也可能在异地引发地震。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宗晋表示,此次汶川地震波及范围广,目前尚不好判定是一个地震造成的结果,不过通过地震记录的方式,科学家可以查明地震波是远处传来的还是近处发生的。

  孙士鈜则认为,北京、上海等地的震感,主要是由汶川地震所产生的面波所引起的。所谓面波,即纵波和横波传到界面发生折射所产生的波,属于地震波的一种,主要在地表传播。强烈地震所产生的面波,可围绕地球运行数日。

  此次地震发生后,虽然北京大部分地区都有震感,但一些市民表示东部的震感似乎要比西部的震感更强烈一些。孙士鈜说,事实上,北京的高层建筑普遍都有震感,而东部的高层比西部的高层要多一些。

  每个建筑都有自振频率,楼层越高,自振频率越低。地震波传到高楼处时,若其频率与高楼的自振频率接近的话,就会发生“共振”。这也就是为什么处于高层建筑的人们,更容易感觉到楼房在摇晃。

  西普金说,一次大地震发生在一个人口密集的地区无疑会带来巨大的损害。不幸的是,我们现在还无法预测地震。对于刚刚发生的地震,现在最好的方法是我们通过监测,测定余震的发生频率,尽可能的计算出这里可能会发生的下一次的较强的地震。

  预测地震?

  4月26日上午,湖北省恩施市白果乡一口天然池塘——观音塘约8万立方米的池水突然消失。5月10日,四川一家媒体报道,绵竹市数十万只大小蟾蜍大规模迁徙。这些“细节”在地震发生后被很多人猜测,是地震的“前兆”。究竟地震能否预测?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孙士鈜说,其实伴随大地震所发生的地质突变是巨大的。例如,2004年,印尼8.7级大地震所引发的巨大海啸,就说明发生地震的海底出现了巨大坍塌,这种巨大坍塌导致大的重力差,才可能引发海啸。

  “但是否出现地裂、地陷等地质突变就意味着要发生地震,这就不一定了,我们曾调查过许多地质突变,但之后并没发生地震。另外,尽管大地震前一定有动物异常,但出现动物异常却不一定必然发生地震”。

  孙士鈜说,目前临震预报有两条重要的依据,一是小地震增加,二是大量动物异常。“只要出现了这两条中的一条,就可以做出临震预报。”但是,在汶川地震之前,地震局并未发现宏观异常,也未捕捉到相关信息。

  而有些媒体提到的“地震云”,目前,对其形成原因至今还是个谜,而且地震本身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地震云”并非一种准确的预报方法。

  “实现地震的短期预报,客观上不可能。”孙士鈜说,我国目前地震预测技术和国际水平相当,对中长期地震趋势能有一个较准确的把握。但是,要想在地震前的数月或者几天就能做出预报,这在国际上也都是个难题。

  迄今为止,全世界人类做出的唯一一次成功地震预报,是1975年海城地震预报。目前,即使像美国、日本这样的多地震国家,也不搞地震预报。“但发达国家很重视人们的地震科普知识,而且也十分重视加强地面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所以即使遭到大地震,损失也相对较少。”孙士鈜说。

  房屋抗震级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航说:“在一些偏远一点的地方,也就是经济落后的地方,在建筑抗震控制方面可能不是很严格,倒塌的教学楼,可能连7度抗震设防都没达到。”

  在地震灾区,多个乡镇几乎夷为平地,很多人被压埋在废墟之中。“房屋倒塌,是因为抗震设防度偏低了!”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航告诉《北京科技报》,主要由于设计建筑的时候,对抗震的考虑不足。以震中汶川为例,当地建筑的设防度是7度。

  一次地震,震级表示其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反映其破坏度。一般来说,震级越强,烈度越大。由于7度以上的裂度,才会对建筑物造成较大的破坏,因此,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建筑,都是按照7度的设防烈度设计的。而7.8级的大地震,其烈度达到9度-10度了,所以很多房屋已经倒塌了。

  对于政府机构、医院、学校、电站、车站等重要公共建筑,设防烈度则需提高 1-2度,也就是说,这类建筑至少应该能抗8级地震。

  然而,人们却不幸地发现,在这次地震中,学校建筑显得格外脆弱,众多教学楼数秒内轰然倒塌。

  刘航说:“在一些偏远一点的地方,也就是经济落后的地方,在建筑抗震控制方面可能不是很严格,倒塌的教学楼,可能连7度抗震设防都没达到。”

  此外,一些建筑专家发现,倒塌的学校不少采用预制板结构,这种结构因为抗震度不够,容易倒塌,在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中已经禁止采用。

  地震发生时,在中关村和CBD高楼密集区,身处高层的人均有眩晕感,许多人纷纷跑下楼“避难”。看着那些摩天大厦和造型奇特的建筑物,一些人对它们的抗震性表示质疑。

  “只要建筑商舍得往里砸钱,再高的楼、再奇特的建筑,也能保证其达到抗震规范的设计方案。”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博士生导师钱稼茹教授说,北京建筑设计要求至少能抵御6-7级的地震。

  根据2002年实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我国城镇建筑必须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要想达到这个要求,取决于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两个方面。钱稼茹说,抗震最好的建筑材料就是钢。钢的强度高、自重轻、刚度大,并且有良好的匀质性和韧性,因此,钢结构的建筑具有很好的抗震能力。

  不过,钢的成本比较高。目前,我国许多高层建筑的材料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配合抗震结构的设计,建成框架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也能达到比较高的抗震度。我国多次地震经验说明,凡是达到了合格抗震能力的建筑,在地震中的设防烈度范围内都能达到“大震不倒”。

  救援武器

  我军防灾减震专家、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教授唐德高说:“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应尽量想办法长时间维持自己的生命,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延长生命的作用。”

  汶川强震后,倒塌的都江堰市的聚源镇中学,一片废墟。救援现场,一个个橘红色的身影格外抢眼。他们来自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这是目前中国最精锐、最有经验的地震救援队,2001年4月21日成立。过去的几年中,在印尼、伊朗等多国地震现场,他们的身影曾在那里出现。首批赴灾区的队伍,由148名工兵团某部救援队员、44名地震局专家、现场应急队员、救援队员、22名武警医院医护人员组成。队员编成主要有3个支队,分为搜索分队、营救分队和保障分队。

  5月12日,救援队带着国际上先进的救援仪器和装备,并携带综合救援车、12条搜索犬以及救援指挥车、救援保障车等,火速奔赴救灾一线。“这已经是国家救援队的几乎全部了。”中国地震局新闻发言人张宏卫说。

  凌晨2点23分,原本准备直接赶往汶川的他们,在看到都江堰的灾情后,临时决定改变救援计划。队伍兵分两路,一路继续挺进震中,一路则沿途搜救。在受损最为严重的聚源镇中学,惨烈的场面令队员们心如刀割。如何寻找废墟中的微弱生命?如何减低救援人员的危险程度?如何在第一时间找到遮挡物背后的幸存者?.队员拿出了“神秘武器”——生命探测仪,这是一套由探测器和掌上电脑组成的仪器。

  生命探测仪是2005年推出的一种安全救生系统。该系统的天线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指定的火星探测器两种候选雷达天线之一,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探地雷达天线,能够非常敏锐地捕捉到非常微弱的运动。开关一打开,探测器便释放出网状微波,可以在四五米的范围内,搜寻地下或坍塌废墟中的被困人员。一旦微波感应到心跳、热量或微弱的震动,在掌上电脑的屏幕上,幸存者的位置以及身体被压的部位,立刻一览无遗。

  3时10分,救援队终于发现了一名幸存者。这是一名女生,在楼梯的一个狭窄空间里,她被压在了三层水泥板下。要想成功营救这名女生,并使其不受伤害,首先就是想办法将她身上的楼板迅速移开。

  但如果仅凭人的血肉之躯,就想在短时间内搬开楼板,几乎不太可能。工兵团官兵抬来了一个黑色的大垫子,一根黄色的充气管将垫子和高压钢瓶相连。这是高压起重气垫,别小看这个家伙,只需简单操作,它将瞬间变成一个“大力士”,能够顶起24吨左右的物体。

  一名官兵将垫子塞入楼板的缝隙中,接着摆弄着高压瓶上的控制杆。原本扁扁的垫子逐渐鼓了起来,不到一分钟,刚才还是软软的气垫,这时已经硬得像块钢了,并将狭窄的缝隙强行撑开。

  高压起重气垫,打开了营救通道,但女生的双腿仍被巨大的水泥块卡住。

  在满是钢筋、混凝土的废墟中,破拆组合工具大显身手。液压剪扩两用钳、无齿锯、机动链锯、钢筋速断器……官兵利用这些“削铁如泥”的工具,瞬间将钢筋切断,并将水泥块弄成碎块。

  8时45分,女生终于被安全获救。

  在灾区各个废墟下,还有很多等待救援的人。而当时针指向5月15日14点28分,这也就意味着“救援黄金72小时”结束。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日本阪神大地震中,地震发生第一天,瓦砾下的幸存者生存率为74%,第二天为26%,第三天为20%,第四天仅为6%。

  我军防灾减震专家、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教授唐德高告诉《北京科技报》,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应尽量想办法长时间维持自己的生命,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延长生命的作用。

  如果能有水,人能活7天甚至更长的时间。1999年,台湾南投“9·21”地震时,救援队利用消防车不断向废墟洒水,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事后发现此举的英明,许多被陆续救出的伤员,都是靠收集渗到地底下的水,维持了一线生机。

  但所谓“救援黄金72小时”,只是平均规律,并不是一个清晰界限。一位国际救援队队员说,奇迹总能在人们绝望时发生。

  震后疾病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研究所吴海燕说:“现在正是春夏之交,四川灾区在地震发生初期连降大雨,现在气温又持续升高,在这样湿热的环境下,蚊蝇有可能加快繁殖,因此灾区防疫尤其要注意消灭蚊蝇,切断病源。”

  “大灾之后有大疫”,这是数千年来饱经灾难的人们血的教训,四川汶川大地震波及全国,人员伤亡惨重。 5月15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医疗防疫组组长、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称,目前全国各地已陆续派出大批的医护人员和卫生防疫人员前往灾区,四川地震灾区没有发生传染病流行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不过,从以往情况看,地震之后,如果不能坚持不懈地有效防控,疫情的灾害甚至可能大于地震所带来的危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专家鄂学礼表示,地震发生后,当地环境被破坏了,造成停水、停电,使人处在非常时期,垃圾、粪便等等往往得不到正常处理,可能会造成乱堆、乱放的情况。

  另外,人员伤亡以后,由于条件受到限制,在温度比较高,雨水比较多的情况下,尸体会有腐烂的情况,这样会产生恶臭、污染环境等等情况。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研究所的吴海燕大夫告诉《北京科技报》,像地震灾害,在这个季节灾区最易发生的疾病之一就是肠道传染病,如感染性腹泻、痢疾、甲肝、戊肝等等,主要原因就是灾害发生后,清洁饮用水供应中断、卫生设施简陋,洗漱条件等都受到影响,容易引起这些肠道传染病。

  另一类容易在地震灾害后发生的流行性传染病主要由蚊蝇引起,包括一些传染性肝炎、登革热、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鄂学礼说,如果温度过高,苍蝇会繁殖的很快,繁殖之后会通过腐烂植物、动物等等,把病菌传播到人的食物里面,从而导致腹泻病的增加。蚊子不仅会叮人,还传播病菌,当它叮到病人以后,又叮第二个人,传播病菌的速度就很快。比如唐山地震的时候,资料表明,在初期的时候,出现腹泻病要比平常高出10%—30%。

  现在正是春夏之交,四川灾区在地震发生初期连降大雨,现在气温又持续升高,在这样湿热的环境下,蚊蝇有可能加快繁殖,因此灾区防疫尤其要注意消灭蚊蝇,切断病源。

  地震灾害发生后,灾区卫生环境可能会变得很差,而且饮用水、食物等较缺乏,这时灾民尤其需要了解正确的卫生防疫知识,这对于防控灾后传染病传播至关重要。吴海燕说,当地老百姓特别要注意个人卫生,不要喝生水,不吃生的海产品、水产品,蔬菜食品要煮熟、煮透,饭前便后要洗手,不随地大小便。

  地震灾害发生后,灾区有很多食品都是不能吃的,比如被水浸泡的食品,除了密封完好的罐头类食品外都不能食用;已死亡的畜禽、水产品;压在地下已腐烂的蔬菜、水果;来源不明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严重发霉(发霉率在30%以上)的大米、小麦、玉米、花生等;不能辨认的蘑菇及其他霉变食品;加工后常温下放置4小时以上的熟食等。

  据了解,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组织相关人员,前往四川地震灾区开展卫生防疫。吴海燕说,主要的工作包括消毒,杀灭蚊蝇,对灾民讲解卫生防疫知识,进行健康教育,对怀疑有传染病的做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他们怎么得的病,有可能传给谁,以便及时进行控制,切断传染源。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所带来的巨大灾难中,很多人没有了家园、亲人、朋友,有的自己身体还受到严重创伤。为此,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心理学教授张结海指出,灾难事件由于相应的物理刺激强度通常都很大,它会立即在当事人的大脑中留下深深的“印记”,而且这个印记一辈子也不会消失。之后当类似的情境再次出现时,大脑就会立即唤起这个印记,并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比如,某人被地震的废墟掩埋一段时间后获救,那么今后任何时候只要他再处于狭小的、黑暗的空间里,他在废墟里的“印记”就会被唤醒,从而出现惊恐、呼吸困难、绝望、逃离现场等强烈的应急反应。

  张结海认为,灾难的强破坏力往往在短时间内带来生命、财产的大量损失,从而导致人们的无力感、挫败感和脆弱感。尤其强烈地震,房屋夷为平地,否认(不相信眼前的事实)、脆弱(人是多么不堪一击)等各种情绪反应将会出现。这种灾害带来的第三种最常见的情绪是负疚感,张结海举例说,比如有一部反映空难之后幸存者心理历程的美国电影,女主角因为孩子的死而整日责怪自己,总以为如果当时她抱得更紧些,她的孩子就会安然无恙。男主角为了帮助她摆脱自责,让她紧紧抱着一个背包,然后冒险将汽车撞到墙上。撞墙的一瞬间,背包从玻璃窗飞出车外。在这样一个铁的事实面前,女主角终于认识到当时她无论抱得多紧,她都无法挽救她孩子的性命。

  理论上说,卷入灾难事件的所有人都会留下心理阴影,区别只是在于程度的轻重。这就要求整个社会形成一个能让幸存者把负面情绪顺利宣泄、释放、接纳的氛围,重视心理干预、加大心理干预工作的力度。据了解,目前,包括浙江等地一批心理医师已陆续出发前往灾区,对灾民进行心理干预,以便让他们尽早走出大灾带来的心理阴影。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