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传统称这一天“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传承千年的这一时令节日,被附会了各种有趣的民俗内容。
溯源
关于二月初二“龙抬头”,民间有这样的传说故事。当年武则天篡位,天帝震怒,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以示惩罚。司水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将玉龙打下天界,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为拯救玉龙,百姓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来年二月初二这一天,百姓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都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玉龙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昂首抬头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重新让玉龙回归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因此,“二月二”还有一种说法叫春龙节,而从此以后,民间也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但也有炒豆一说。
实际上,“二月二龙抬头”旧日俗说,与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体系密不可分。据考证,早在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的二月初二要“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到周武王时,周武王更是在每年的二月初二举行盛大仪式,亲率文武百官在这一天下地农耕。在明代,二月二民间还要举行仪式祭龙,明人刘侗《帝京景物略》云:“二月二,龙抬头,蒸元旦祭馀饼……”有意思的是,到了元代时,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却变成了“踏青节”:百姓在这一天外出踏青、郊游,并且在沿途采摘些蓬叶,拿回家在门前拜祭,谓之“迎龙”。而据记载,清代以来我国一些地区又出现了二月二“引龙”的习俗,沈榜《宛署杂记》云:“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据说“引龙”之后各种害虫就不敢出来,家人和牲畜一年里就可以避免害虫的侵袭。
春饼
农历二月初二,此时正值惊蛰以后,春归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洞穴中的蛇兽开始从冬眠中醒来——古人心目中的龙也从沉睡中抬头醒来开始活动。龙乃神圣的象征,主管云雨,显然在古人的心中,“二月二”龙抬头就意味着风调雨顺,粮食丰收。民间传说中的龙并不存在,其不过古时加工出来的东西。然而“龙抬头”的说法,却真切地反映了古人期望心目中的“天龙”及时出现,以保护庄稼旺势丰收的美好愿望。
“二月二龙抬头”象征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这在天文学家中则有另外的解释。天文学家说,“二月二龙抬头”观念的产生,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规律有关。古代天文学的观天模式,在周天黄道确定了28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古人将这28个星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4宫,每宫7宿,并按照它们的形象将四宫附会为4种动物。其中,东宫7宿被想象成一条南北伸展的巨龙,由30颗恒星组成。恒星是相对不动的,当地球公转的位置使巨龙星座与太阳处在同一方向时,太阳的光芒就会淹没掉星光,人们就会看不到天上的那条巨龙;而过一段时间以后,地球的位置转移了,巨龙星座就又会重新出现,周而复始。古人找到了这个规律,并以它来判断时令。当被称为“龙角”的东宫7宿的第一宿出现于地平线上的时候,正值春天来临,所以,古人将它的出现作为春天的标志。而此时,恰逢我国农历二月雨水节气前后,我国传统观念中,龙是负责司水的神,由此便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习俗
剃“龙”头
老北京有句顺口溜:“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而民间有一种说法:正月里不准剃头。为什么呢?据传正月剃头死舅舅,“二月二,龙抬头”的这一天,龙头抬了,百姓的头也该剃了,理发馆的生意随着也就火爆起来了。对于小孩正月不剃头,则称是为了赶“剃龙头,理龙发,孩儿胆子大。”同时早年二月二,也是私塾开学的日子,所以要在这一天剃干净了头去上学。
引龙回
二月初二的风俗,北方旧俗中上述除了爆炒玉米外,最流行的是“引龙回”,亦名“引钱龙”,就是取灶灰从户外水井边撒起,一路逶迤步入宅厨,旋绕水缸,成一弯弯曲曲的灰龙。明朝的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记载:“都人呼二月二日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曰引龙回。”
进香祭神
佳节已过,冬去春来,天气渐暖,万物萌生,人们要耕种锄刨,开始新的一年的生产了。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靠的就是风调雨顺,龙是管雨的,“云从龙,风从虎”,所以,对龙自然要非常敬重。旧时北京的百姓,不论贵贱,到了二月二龙抬头这天,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男男女女额头上都贴了金字,相约到涿州的碧霞元君庙进香,希望得到神仙的眷顾。这种盛景,所表达的其实是人们的美好愿望。
龙须面、太阳糕
就像很多的民间节日都离不开吃一样,二月二这天,也有很多讲究。翁偶虹先生曾介绍说,龙鳞就是春饼,而龙须面就是京城之打卤面。除此之外,吃的还有一种,名曰“太阳糕”,是用来祭太阳神的。北京民间有在二月初一这天祭太阳神的习惯,后将土地神的生日也纳入其中,改在二月二,称中和节。《燕京岁时记》记载:“二月初一日,市人以米面团成小饼,五枚一层,上贯以寸余小鸡,谓之太阳糕。都人祭日者,买而供之,三五具不等。”这种糕是用米粉蒸制的,也有人用江米。而鸡是太阳的象征,鸡鸣,则太阳升矣。
煎焖子
据天津民俗专家王利文介绍,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所以这天的民俗吃食多带个"龙"字,如吃饺子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天津人这天的节令吃食"独一份儿":讲究吃"煎焖子"。"煎焖子"叫"煎龙鳞",因为银白色的焖子切成扁块状,排在一起很像龙的鳞片。每片"龙鳞"的两面都被煎出黄嘎儿来,以表示对"懒龙"的惩罚,督促它尽力治水,好带来丰收。
猪头肉
二月初二吃猪头肉也有说法。自古以来,供奉祭神总要用猪牛羊三牲,后来简化为三牲之头,猪头即其中之一。另据宋代的“仇池笔记”记录的一个故事: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饥饿,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了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蒸猪头”并为此赋诗曰:“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桨浇。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无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王中令吃着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于是,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看起来猪头还真是一道佳肴呢,而且也是转危为安平步青云的吉祥标志。如今就有一道名菜叫做“扒猪脸”,经过选料、清洗、喷烤、洗泡、酱制等十二道步骤,历经十多个小时的烹饪,才能端上餐桌。“扒猪脸”有三种,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酱汁吃;三是卷煎饼吃。每一种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扒猪脸”肥而不腻、肉骨分离、糯香可口,给现代人带来了美容、健脑的效果。“二月二”吃现代“扒猪脸”,回味古代的餐饮历史,真是一种当代与历史交融的完美体验。
姑奶奶
二月二这天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接“姑奶奶”,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儿,故有“二月二接宝贝儿 ”之说。因为老北京人的礼数多,其中正月里“姑奶奶”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须当天赶回婆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或半个月,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在被接回来的日子里,“姑奶奶”除了吃喝,就是串门聊天儿,轻松而愉快。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