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2008年注定是中国一个非常的年度。对于2007年,如果大家争论的是:“事物将发展成怎样的程度?是1还是2?”那么对于2008年,问题变成了:“事物将向哪个方向发展?是1还是-1?”这种感觉在温家宝总理那里表现得尤为强烈,1月24日下午,温总理在听取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时说:2008年恐怕是经济上最为困难的一年。他解释说:“为什么说它困难?这种困难还不在经济本身,而在国际形势、经济环境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国内经济发展还有许多新的困难和矛盾,所以这需要我们政府更好地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两会”召开在即,各界代表和委员将在此期间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和重大事项进行讨论和审议。关注“两会”,2008关注中国社会热点。本刊编辑部列出了2008年中国社会最值得关注的15个热点问题,并根据掌握的信息对这些问题所受到的关注程度进行了评估。
GDP
关注度: ++++
连续5年中国经济增长超过10%,但是本轮增长的态势似乎正在发生改变。
“本轮中国经济增长峰值已经过去。”在本刊举办的“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春季年会”上,这个议题引发了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的高度重视。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称,经济增长的峰值已经在2007年出现。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也预计,2008年GDP增长率在10%左右。这意味着2008年下半年,中国经济下行风险的压力较为巨大。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或者衰退,将直接影响中国出口和拖累中国整体经济增长;二是中国央行信贷紧缩等货币政策举措,尤其是2008年信贷增长目标较上年低5%,这对经济增长冲击甚大。
中国经济增长如果过度回落,其严重影响不仅仅是个人收入增长的预期减少,还会使得一系列的问题凸现出来,比如就业、城乡结构失衡等,这都将给政府执政带来巨大挑战。
贫富差距
关注度: ++++-
在过去10年的大多数时间里,中国政府成功地将经济保持在了高增长、低通胀的最佳状态。经济奇迹使数亿人脱离贫困,但是一些不良的迹象显示最贫困的人群正在进一步滑向贫困的深渊。
世界银行发现,中国家庭中最贫困的10%人口(约1.3亿人) 2003年的平均收入比2001年降低了2.5%。这个人群每天收入不足1美元。同期,中国经济几乎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其他群体的收入也都有所提高。这表明,富裕人群变得更加富裕是以最贫困的人群为代价的。
很多观察人士将这种状况归咎于中国社会福利系统的缺失。
中央政府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已经把构建“和谐社会”、缩小贫富差距列为政府的头等大事。
中央政府开始在教育和医疗等基础性社会服务方面承担起更大的责任,而这类工作以往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
效率与公平,社会发展车之两轮,偏一不可。
美国次贷危机
关注度: ++++-
地球是平的,国际化就在跟前——中国人从没有如此真切地体会到。
有经济学家认为,最近10多年美国经济增长建筑在泡沫之上,以泡沫循环替代了产业循环。在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面对经济的可能衰退以及“9?11”突发事件可能导致的冲击,美联储大幅降息,结果形成了可与上世纪80年代日本泡沫相匹敌的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
衰退、或者以一个更大的泡沫来替代,此外没有第三条路。
从上世纪 70 年代就开始观察“信贷与管制周期”的索罗斯认为,二战后美国持续了 60 多年的超级繁荣周期将被目前的金融危机所打破。美国已经接近失控。一旦这种观点成立,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将扩散,美元继续大幅贬值,全球经济增速大大放缓,全球股市的牛市就此结束。中国怎可能独善其身?
但是从美国企业的财务报表来看,次贷危机还没有大幅蔓延到金融行业之外,美国就业市场依然稳固。美国官员也频频表示,美国经济的基本要素健康。就算索罗斯的担忧不无道理,但形势的恶化未必会在两三年内发生。
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经济体可以无限制地负债消费而不做出痛苦的经济调整。美国放任美元贬值以降低债务的策略,使得市场对美元逐渐丧失信心。现在市场对美国经济和美元还抱有幻想,一旦利率降低到一个临界点,继续降低利率已经无法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将无计可施。
新劳动法
关注度: +++++
我们是贵是贱?
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奇迹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基础之上,就是所谓“人口红利”。现在,是否该到了检讨“人口红利”政策的时候?
一方面,之前的发展并未必然带来“均富”,贫富差距有越拉越大之势,众多劳动者仅得到微薄的收入;另一方面,基于“红利”的中国大量外向型加工企业,自身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地位很低,仅能获得微薄的利润。经济转型势在必行。
2008年1月1日起颁布实施的新《劳动法》开始施行。相较于旧《劳动法》,新《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保护更为得力,诸如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条款。然而,若企业严格执行新《劳动法》,将大量增加用工成本,而一些利润微薄的企业,将面临抉择:倒闭还是搬迁?劳动者为保住饭碗,甚至会与老板共谋,自愿违法。
能源
关注度: ++++- 虽然2008年才刚刚过去两个月,年初南方雪灾已注定跻身年度十大事件之列。雪灾暴露出中国经济的脆弱一面:能源安全如此薄弱。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与消费国。随之而来的是国内能源供求关系日趋紧张,能源消费对外依存度大幅提高。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对能源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大有扶摇直上之势。
如何确保充足的能源供应与能源安全?措施之一是管理体制改革。去年全国人大代表阎三忠建议尽快设立国家能源部,能源管理部门职能分散,不能适应需要。然而,建议尚不及实施,担忧却一语成谶。
措施之二是拓宽供给,大力发展新能源。无论是煤炭、石油还是天然气,在可见的将来都是越用越少,总有枯竭的一天。
台海问题
关注度:+++++
2月2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和国务院台湾工作办公室发表声明表示,台湾“入联公投”是走向台湾法理台独的重要步骤,是变相的台独公投,“十分关注事态的发展”。
虽然中共高层的表态十分克制,但底下的气氛相当燥热,一个3?22台湾“入联公投”,一个5?20台湾领导人“大选”,必将牵动两岸的神经。
房价
关注度: ++++-
不能说王石砸出了房价的拐点,一定有其他的原因。
房地产行业本身的规模很大,其行业关联度是其它行业不可比拟的,更决定着银行贷款质量的优劣。而房价是中国经济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素,不仅在于经济层面的重要性,更因为它还关系着无数人安身立命的切身利益。
看空房市者说:住宅作为一种商品,其价格不能过度脱离基本面运行,过高的房价使多数人利益受损,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政府有义务为经济收入较低的人群提供廉价的住房,而且已经开始这样做。
开发商对价格目标和利润率的合理预期使得“房价只涨不跌”的情况出现松动,一旦炒房的盈利效应消失,部分游资选择撤出,房价将出现理性回归。
力挺房市者则认为:这种看法相当片面,房子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金融资产,而非一般商品。一旦通胀预期又起,游资就会卷土重来。
尽管在道德立场上,房子是不该被炒作的,连看多的开发商也只强调“城市化”这样的基本面因素,不敢明说炒房。但在实践中,炒房被看作像炒股一样平常。
经历了过去两年对资产价格变化的体验,中国居民对通胀与房价的关系已经相当了解。 政府预测的物价增幅都达到了 4.8% ,房价的再度转强应该不算太意外。
汇率
关注度: ++++ 大众手里的美元开始烫手了。
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大多相信,目前中国经济的失衡需要通过汇率来调整,也就是允许人民币升值。
在过去的2007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6%,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0%。而在2008年过去近两个月中,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已经超过了2%。
部分经济学家还相信,人民币升值可以缓解中国进口贸易中的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
但另一些经济学家也提出了他们的担心: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中国经济失衡的问题,而且国际经验表明,一国经常项目顺差往往需要通过资本项目输出,才能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
2008年,全球经济面临增长放缓甚至陷入衰退,这都需要人民币静观其变,防止贸然行事带来巨大危害。
国际资本流入中国,是中国通货膨胀、资产价格升值和投资反弹的压力,而最新数据表明,国际资本有着流出中国的迹象。
奥运会
关注度: +++++
奥运会与诺贝尔奖一样,是中国人的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在2008年就要变为现实了。
尽管大家都说奥运会是非政治的,但谁也无法否认它的政治意味。用最不“政治”的语言来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等等。这似乎是一个大国崛起的标志,甚至也被认为是契机。
经济的奥运会也是无可讳言的。就算中国人不说,日本人已在招徕他国的运动员到日本训练,世界的顶级商家也在拼命寻求奥运商机。
“蒙特利尔陷阱”是一个吓人的名词,这是一个延续了30年近10亿美元的债务。然而,蒙特利尔市民并没有为耗资惊人的奥林匹克公园花过1分钱,除了烟民。
北京奥运会的财务账不能这么算,“举国之力”,“全民参与”,就像前日中国人民抗击雪灾一样,这种方式在许多国家是不可想象的。
另外,奥运会后中国经济是否会滑坡,专家分歧颇大。大多数专家认为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奥运经济在北京占很小的比例,而北京GDP在全国只占4%。另外,北京奥运会之后,还有上海世博会,有广州亚运会,更有中国人持续不衰的奔富热情。
奥运会还能给中国人带来许多国际通行的事物和观念,比如英语,比如环保,比如食品安全——近日,数位法律学者发出建议,敦请国务院在今年人大政协两会上向人大提交审议《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使这个公约在奥运会开幕前得到批准。
然而许多事虽小,却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比如买东西排队,不随地吐痰,走路靠右——这些在1930年代“新生活”时期就被提倡过,但70年后的今天还在提倡。
CPI
关注度: +++++
物价时刻刺激着公众的神经,不论贫富,前者为生活,后者为投资。
2008年1月份CPI创下13年来的新高,达到7.1%。需要指出的是,中国通胀水平从2.2%低位攀升到目前的水平仅1年,通胀上行的态势似乎不可遏制。
历史经验表明,恶性通胀不仅让老百姓资产缩水,也侵蚀企业和投资者的利润,历来是政府执政的大敌。但是,强力打压物价,也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所谓要低物价还是要就业,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
经济学家们纷纷预期, 2008年通胀还会继续高涨,一是翘尾因素,2008年上半年的翘尾因素就高达4%以上,另一是食品等因素的继续推动。中国狭义货币供应量M1长达一年的20%左右的高增长,给中国CPI增长带来巨大压力。国际粮价的上涨,也从外部为中国CPI的上涨添油加醋。
上述因素使经济学家们相信,今年一季度CPI将达到6%以上,全年CPI超过5%的增长水平,甚至“坐七望八”,这将高于2007年末中国政府预定的宏观调控目标水平。
新医改
关注度: ++++-
早在1997年,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即全面肇始,而今,十七大报告所勾勒的“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目标,依然遥远。
究竟是什么使得“人人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朴素愿望遥不可及呢?在医疗改革的方案设计上,始终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
一种观点认为,医改应坚持市场化方向,这种观点从医改肇始至2005年一直居于主流。不过,十多年来,民众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民众对此怨声载道。市场化观点人士认为,之所以如此并非是医改市场化方向错误,而是由于自医改启动以来,政府对于医疗的投入并没有多大改善,而只是让医院自负盈亏,使之逐利。
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医改出现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是错误的,卫生部的一份报告认为,公立医院缺乏公益性是医改不成功的主要弊端。2007年底,卫生部公布了新医改方案框架。医改10年原地踏步。
眼下美国大选正烈。谁要想登上总统宝座,先要说清医改。
国企垄断
关注度:++++
垄断之下,想不赚钱都不行。
1月23日,财政部公布的企业财务快报统计显示,2007年我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再创历史新高,利润高达1.62万亿元,其中央企利润达到1.1万亿元,超过此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预期的1万亿元。
在国企利润大幅上扬的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社会蓝皮书》显示,劳动者报酬比重下降,其中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6年前的13.3%下降到11%。与此对应的是企业盈利上升,财政收入飙升。营业盈余(或称资本回报和资本利润)由6年前占比20%提高到2006年的30.6%。而财政收入,2003年首度突破2万亿元,2007年更是突破了5万亿元。
在这种劳动报酬下降和资本利润及财政收入飙升的强烈对比下,央企员工的收入十分扎眼。据统计,央企12强员工平均工资是全国平均工资的3到4倍,是中部地区平均工资的10倍,这还不包括那些难以统计的非工资收入。国企名义上属于全民,但其巨大的盈利却成了央企员工的家庭盛宴。
2007年《反垄断法》开始实行,但其中并不涉及行政垄断。甚至,国企是否属于行政垄断,是否存在利益集团,都无定论。但只见国企一天天茁壮成长。
环保
关注度: +++++
南方雪灾不是因为气候变暖吗?气候变暖不是因为环境破坏吗?这个问题,三岁小儿亦会问。
2007年以来,有毒蓝藻爆发和化学物质泄漏,数座城市的自来水供应被切断。环保部门表示,中国“工业化的增长模式已经导致环境到了难以承受的底线”。
一个例证是:中国七大水系中,26%的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已“丧失基本的生态功能”。此外,在国家重点监控的9大湖泊中,有7个湖泊也已经达到这种污染程度。
以极高的资源和环境成本为代价的快速工业化正将中国环境推向危险的临界点,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承诺将扭转这一趋势。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在燃油、用电和土地等方面提供的价格补贴是在鼓励重工业的发展,从而加重了中国的环境恶化程度,摆脱这种处境的惟一方法是重新给能源定价。
而由于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他们推动本地经济增长的能力,因此即使中央已认识到近30年的无节制扩张使环境受到破坏,在为环保负起更多责任的问题上,仍然面临重重阻力。
大部制
关注度: ++++-
如果有人认为中国已经市场化了,可以找市场不找市长了,那就大错了。
眼下许多“市长”们正紧张着,为的是“大部制”。“大部制”是目前中央高层最高级的机密之一,中编办正与国务院部委负责人“一对一”地谈话,“只听不说”,高度保密。
目前传说甚盛的是大能源部(或资源与环保)、大交通部、大农业部、大文化部等,而大金融部已被否认。
实行“大部制”改革是为解决政府职能交叉问题,与政治体制改革无关。本刊将详细跟踪报道。
股市
关注度:+++++
如果中国有1亿人在炒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群就有4到5亿。“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的喜怒,自然要受到重视。而且,这个群体受到2007年大牛市的激励,正热血沸腾。
股市的涨跌虽然影响着中国上千万个家庭的财富变化,但由于以下3个原因,股市起落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是很大:大多数股票仍未流通;银行信贷资金并未大规模流入股市;交易没有使用杠杆。所以股价指数在 6000 点还是 4000 点,对实体经济来说区别不大。
悲观者认为:从历史上看,股票平均估值会随着大众情绪上下波动。自 2005年7月的低点到 2007 年10月的高点,中国股市走过了一个完整的牛市循环。泡沫膨胀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非理性繁荣景象已经在中国股市一一上演,种种现象与历史上其它的泡沫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投资者总是会为短期的高增长支付过高的价格,当经济增速拐点出现,高增长的故事无法自圆其说时,戏该收场了。
也有乐观的:人民币升值、流动性泛滥、资产价格膨胀,这些不过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以及在全球中经济地位上升的表象。从经济的基本面来看,人口红利、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等刺激经济增长的要素仍未完全释放,只要中国经济的比较竞争优势仍在,一切都会重现。经验表明,即使在牛市中也会有比较大的调整,当前的调整并没有失控,只不过从贸易顺差推动转向主动信贷创造活跃的阶段,即“牛市进入下半场”。
无论是“牛市将进入下半场”还是“熊市将结束上半场”,在指数跌去三分之一后仍然看空后市,在策略上不够明智。虽然次贷、本币升值带来贸易顺差增速回落,宏观调控使得投资增长预期下降,其它一些不确定事件也在困扰市场,但不可否认,指数的跌幅已经部分反映了这些因素。巨额融资、大小非解禁确实影响了短期的供需关系,但股市走势仍根本取决于经济走势。“两会”、奥运会,对于股市来说都是重要的时点。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