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网络频道跳出迷“局”—破解无线局域网的技术密码

跳出迷“局”—破解无线局域网的技术密码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陈经理介绍了无线产品增加传输距离的两种方式——加大功率和提高接收灵敏度。而WLAN产品的应用就更是五花八门,国外的无线专家已经把热点架设在了火山上,实时观测火山动向随时准备作出预警。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进入冬季的北京天气有些阴冷,而中关村各个电子城依然热闹异常。这里的日平均客流量以万人计,各种电子商品琳琅满目。在标有“无线网络”字样的商户前,也不时有人询问产品信息。中关村在线网站早在2005年就在ZDC分析报告中提到:“(低端)路由器行业正在将重心转移至迅速升温的无线网络。以目前的市场状态来看,在一、二级城市,无线网络产品替代有线网络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然而,用户虽然表现出对无线产品的青睐,但对于无线技术却仍处于朦胧状态。不少和用户直接打交道的经销商对此也一知半解,无法给前来购买产品的用户以指导。在几家商户周围,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用户,发现他们对无线产品的迷惑主要集中在性能延伸技术和辐射等问题上。本文试图跟随用户的疑惑揭开隐藏在无线产品背后的技术密码。

  上篇:“几个格子”背后的玄机

  问题:对于WLAN产品的性能延伸技术是否了解?

  李小姐(学生):自己家里用的话,只要不掉线就足够了,其他的就无所谓了。

  胡先生(某企业IT人员):大概了解技术原理,但实际效果没测试过……

  用户对这个问题有所疑惑并不意外。实际上,很多无线产品的说明书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当“域展”、“速展”、“RangeMax”、“MIMO”出现在产品包装上时,也许这些技术名词相对于其他产品说明而言,更能吸引用户的眼球。然而,太专业的技术名词也会让用户一头雾水,反而不一定买账。前来购买无线路由器和网卡的刘先生对记者这样说:“对于这类技术肯定是相信的,但它们不一定实用。对我来说,选择无线网络产品一看实际需求;二看产品的稳定性。倒不会因为某个特别的技术选择该产品。”这种观点其实是代表了不少用户的真实想法,甚至有个别商家认为厂商的性能延伸技术只是“一个卖点而已”,不会有什么实质效果。

  的确,对于无线产品来说,没有什么比稳定性更重要了。用户在由有线方式转向无线网络的过程中难免会带有使用惯性,以有线的标准要求网络的稳定性。反映在产品界面,该指标无非就是标识信号强度的那“几个格子”,它们最直观地告诉用户该产品的性能。而在这“几个格子”的背后,却暗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密码……

  性能密码:接收灵敏度

  “判断一款产品的性能怎么样,不能只看市场宣传,或者通过什么新鲜的技术名词。从技术规格上讲,发射功率与接收灵敏度才是最实在的指标,它反映了一个产品的制造工艺和水平。” D-Link中国区产品总部总经理陈奇岩这样对记者说。同时,TP-LINK公司产品部涂经理的观点也认为,就无线产品来讲,最重要的技术规格参数一定是接收灵敏度。

  为什么说这个参数决定了无线产品的性能呢?所谓接收灵敏度,通俗地讲就是接收端所能接收到的最弱信号值。随着距离的增加,无线电波信号能量会迅速衰减。提高接收灵敏度,就是要让无线设备在更远的距离和更弱的信号条件下还能够成功接收到信号。

  陈经理介绍了无线产品增加传输距离的两种方式——加大功率和提高接收灵敏度。一般而言,通过直接增加发射功率提升产品性能是最容易的方法,但是厂商通常都不会采用。因为一方面,信息产业部无线管理局对无线局域网产品的发射功率有严格规定;另一方面,功率太大容易造成产品过热的问题。而且,通过配备高增益天线,或者使用定向天线以集中电磁波的能量,都可以间接实现增加发射功率的目的。而对于第二种方式,从技术上来说,产品接收灵敏度的参数基本是由无线芯片确定的。目前,生产无线芯片的厂商只有Atheros、Broadcom、Marvell等为数不多的几家,而各个厂商产品的相关参数相差不多。芯片出厂后,设备厂商只能从设计方面加以改进。例如PCB布线、零配件材质、电源、天线、信号干扰等工序上提升产品的杂讯抑制水平,从而相对提高接收灵敏度。

  在对产品性能进行升级的时候,多数厂商都会采用第二种方式。例如D-Link应用在最新的802.11n标准草案产品中的RangeBooster N650技术,就是借助了提高接收灵敏度的方法,此外还结合了MIMO、调节相位差等技术,其传输性能比一般802.11g产品高出60%。同样,TP-LINK的“域展”技术也主要是通过精心设计RF射频网络模块提高接收灵敏度,从而实现传输距离扩展的,附之以低速状态下对传输的支持,将产品性能提升了2~3倍。

  然而,当厂商方面正在不断开发新技术提升产品性能时,很多用户却对性能延伸技术感觉迟钝。对此,涂经理说:“虽然无线网络已经逐渐成熟,但在应用推广上最大的阻碍是其稳定性和传输距离。就‘域展’、‘速展’这样的性能延伸技术而言,表面上看,它们带来的传输距离和速度的扩展对于家庭使用意义不大,但当无线信号需要穿越室内墙壁或者拐角的时候,这种产品性能的差异性就体现出来了。其实对用户来说,性能延伸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篇:技术有多强,局域网就有多大

  问题:是否特别关注无线产品的传输距离?

  冯先生(程序员):家就那么大,无所谓了。10米之内肯定能传到。

  胡先生(某企业IT人员):还是更关注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个人用户对于无线局域网的传输距离并不特别关心,因为在他们眼里,局域的概念就是房屋。相应地,对于企业用户来说也许就是整个办公楼或服务中心的范围。近年来,各家厂商纷纷开发自己的独门绝技提升产品性能,使得无线传输距离越来越大了。那么,无线局域网到底能传多远?让我们先来看看利用Wi-Fi技术进行无线连接的最远距离世界纪录:在2005年Defcon Wi-Fi Shootout大会上,四名学生组成的参赛小组iFiber Redwire在位于拉斯维加斯西南一座1900米高的山上,通过一个硕大的卫星天线和200公里外位于犹他州的一座山上的设备建立了稳定的11Mbps无线连接,并且中途没有经过信号放大增强处理。

  这当然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已充分显示出了WLAN产品的技术潜力。新技术使得“局域”的概念得到了扩展,传输无线信号已不再是仅限于几十米之内的事情。对此,Netgear公司中国区技术经理杨子江给了我们一个更为贴近现实的答案:“无线局域网的传输范围和设备支撑、网络环境等因素都是直接挂钩的。目前WLAN无线设备传输距离一般为100米之内,室外能达到5公里,再远的话施工上就会比较麻烦。”

  升级密码:无线标准

  WLAN产品的不断升级已成为无线网络市场发展的动力,从2003年802.11g标准通过,到新产品成为市场主流只用了两三年时间。而目前基于802.11n标准草案的产品也占有不小的市场,深受用户的关注。在无线技术创新和厂商竞争的共同推动下,无线局域网更新换代的速度就像其传输速度一样越来越快。而无线标准则成为当之无愧的风向标。

  针对SOHO市场,杨经理向记者表示,“虽然现在的主流还是基于802.11g的54Mbps无线产品,但是从技术上来讲,Super-G(可将传输速率提升为108Mbps)也已经是两年前的东西了。去年底,MIMO技术引发了240Mbps产品的新热潮,到现在则是基于802.11n标准草案的300Mbps产品成为各个厂商发展的重点。根据厂商的发货量,以及IDC统计数据,目前市场上11g产品应该占到80%的份额,MIMO和11n占到20%。预计2007年MIMO产品将占到市场的半壁江山。”

  和SOHO产品不同的是,企业级无线产品的更新速度相对较慢,目前仍然是54Mbps的产品。根据杨经理介绍说,与一般家庭用户将WLAN产品作为电子消费品来使用不同,对于像电信行业、学校等企业级应用来说,出于投资保护和兼容升级的考虑,一定要使用基于开放标准的产品。因此他预测在802.11n标准正式通过之前,企业级无线产品仍会继续停留在54Mbps产品的水平上。

  除了标准进程上的进展以及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外,WLAN产品还在兼容性和应用方面有很多新的发展。比如D-Link公司,除了最新的802.11n标准草案产品外,还有兼容3G功能的3G路由器DIR-452,以及WiMAX路由器DIR-465等延伸产品。而WLAN产品的应用就更是五花八门,国外的无线专家已经把热点架设在了火山上,实时观测火山动向随时准备作出预警。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