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WiFi有死角
你温暖舒适的家是一个150平米大平层的结构,明亮又宽敞,一家三口外加两位老人住起来都绰绰有余。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离客厅较远的两个卧室WiFi信号很弱,主卧阳台更是完全没有信号。原本精心布置的主卧阳台是一个喝茶上网的个人私密空间,没有WiFi,也就基本闲置了。
这也难怪,房子比较大,结构略微复杂,拐了几个弯,又穿了几堵承重墙,主卧阳台就处于WiFi的死角里,换了好几个号称“穿墙王”的路由器都不管用。
难道家里WiFi死角问题就找不到一个可以简单解决的办法吗?当然可以,采用中继器(信号放大器)延伸WiFi信号覆盖范围!
酒店WiFi不免费
你带家人到国外去旅游,既然是度假,酒店还是得选个好点的星级酒店。到酒店一看,设施、服务、环境都挺满意的。等等,怎么没有WiFi呢?到服务台一问,才知道原来酒店房间里不提供免费WiFi,如果需要的话,24美元/天,但房间里的有线网络是免费提供住店客人使用的。
不开通WiFi吧,实在不方便,跟国内的联络,基本上都靠微信和QQ,偶尔还要通过手机处理一下工作上的事;开通WiFi吧,算一算帐,这一天就得160~170元人民币,相当不便宜。这让在国内习惯了几乎每个酒店都有免费WiFi使用的人来说,还真是不大情愿。
此时此刻,你多希望自己随身携带了有线转无线(WiFi)的便携AP,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以上的两种场景,是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会经常遇到的情况。在这个WiFi甚至比爱情还重要的年代,没有WiFi会让人心神不宁、坐立不安。你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如无线鼠标般大小的利器——飞鱼星WiFi信号放大器VF-E300,就能完美解决以上两类WiFi问题。
外形精致,小巧便携,容易收纳
VF-E300为整体便携设计,颜值十分在线,整个机身只有一个无线鼠标般大小。双天线采用折叠式设计,需要使用时将天线支起,需要携带的时候将天线折叠起来,跟机身完美贴合,完全不占额外空间。VF-E300还采用内置电源设计,无需额外使用电源适配器供电,只需将E300插到合适的插座上,即可启动工作。
万能中继,兼容各类路由,WiFi覆盖广
VF-E300的万能中继模式,兼容各类主流路由器,提供高达300M无线信号。使用时无需更改原有网络(即路由器)设置,只需将E300通电,待系统启动后连接上原有WiFi,即可达到延伸无线信号的效果,如同使用插线板延长供电距离一样简单。VF-E300能简单且有效解决大面积环境WiFi信号弱、有死角等问题,特别适合多居室、复式、跃层、别墅等中高端家用环境。
标配LAN口,WiFi也可转有线
VF-E300配置了一个LAN口,在中继模式下,能把接收到的WiFi信号转换成有线信号,随时随地可将仅支持有线网口的设备连接上网,也能轻松弥补那些装修时未将网线接入房间的遗憾。
人性化智能指示灯,自动定位最佳安装位置
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使用中继器往往很难找准最佳安装位置。离原有路由器过远,则接收到的WiFi强度不够,中继后的信号强度也不佳;而离原有的路由器距离过近,则会缩小信号延伸的范围,达不到最佳效果。
VF-E300配有的智能指示灯,可协助用户毫不费力找到适合的安放位置。当E300距离原路由器过近或过远时,机身上的repeater指示灯将出现闪烁;当距离合适时,repeater指示灯将保持常亮。用户通过指示灯状态即可直观的定位最佳安装位置,实现更好的信号放大效果。
此外,VF-E300的指示灯为人性化设计,支持一键关闭功能,避免用户夜间休息被灯光影响,呵护健康睡眠。
支持AP模式,有线瞬间变WiFi
VF-E300配有一个LAN口,支持AP模式。对于某些只有有线网络的办公室、酒店等场所,可以通过连接网线,轻松将有线网络转换成无线信号,满足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无线上网需求,WiFi随身相伴。
跟随配置向导,只需几步,轻松配置
将VF-E300插入电源插座,待系统启动后用移动终端(手机、平板或笔记本电脑)连接E300的默认WiFi,无需再开启浏览器,输入IP地址等系列繁杂程序,移动终端上会自动弹出快速配置向导。
跟随配置向导通过简单几步即可完成中继模式或者AP模式的配置,从而实现WiFi信号扩展或者将有线网络转换成无线。当然,因为终端、网络等不可预知的因素导致E300未弹出配置向导页面,用户还可用浏览器访问E300默认IP地址进行配置。
飞鱼星VF-E300,让您的WiFi信号,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生成式AI的兴起让谷歌和Meta两大科技巨头受益匪浅。谷歌母公司Alphabet第三季度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2%达742亿美元,云服务收入增长33%至151.5亿美元,季度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Meta第三季度收入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26%。两家公司都将大幅增加AI基础设施投资,Meta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提升至700亿美元,Alphabet预计达910-930亿美元。
香港大学团队发明了一种"乐高式"机器人AI组合技术,能够将多个不同的AI模型巧妙组合,产生超越任何单个模型的性能。该技术通过数学方法证明了模型组合的有效性,并在真实机器人上验证成功。这种方法不需要重新训练,成本低廉,可兼容各种不同类型的AI模型,为构建更智能可靠的机器人系统提供了全新思路。
谷歌DeepMind开发的多智能体AI系统通过让多个AI代理相互协作、讨论和辩论来解决复杂问题。该系统在医疗领域表现出色,能够在两天内完成人类十年的研究成果,包括发现新的药物重新定位候选物和治疗方案。AI临床医生"Amy"不仅能生成更好的诊断方案,还表现出比人类医生更强的同理心。这项技术有望在十年内实现零边际成本的全球医疗服务普及。
上海AI实验室等机构首次系统研究发现,自进化AI智能体存在"误进化"安全风险。即使基于最先进大语言模型的智能体,在自我学习过程中也可能失去安全约束、学会有害行为。研究揭示了模型训练、记忆积累、工具创建、工作流程优化四个进化方向的具体风险模式,为AI安全研究开辟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