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大家的空调、WiFi、西瓜是不是都安排上了?空调、西瓜也许还都是可选项,可是没有了WiFi,大家的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确实现在无论是在生产还是生活之中,WiFi无线网络的重要性在显著提升。
在企业中,各种设备都不想被网线这根“小辫子”进行束缚;在家庭中,电视、空调、微波炉,甚至门锁和窗帘都想通过WiFi来与主人进行更多的交流。然而当网络卡顿、频段干扰、无线安全等问题纷纷袭来的时候,你是不是会觉得WiFi“不香”了呢?怎么办,同学们WiFi 7可以了解一下。
引领WiFi技术发展的高通
说起WiFi 7,高通在这里有话说。高通并非只有5G和骁龙的芯片,在WiFi领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2015年至今,高通出货的WiFi芯片已经超过60亿颗,而且每一代WiFi技术出现后,高通也都会在第一时间推出相应的最新产品,刚刚出现的WiFi 7也不例外。
为什么WiFi 6才刚刚普及,WiFi 7就已经这样急速的登场?WiFi 7的出现,又可以为我们带来哪些新的无线应用体验?带着这样的问题,至顶网对高通技术公司产品市场总监 胡鹏、高通技术公司高级产品经理 叶思崑进行了采访,共话WiFi 7的未来发展。
胡鹏与叶思崑介绍了高通参与的WiFi重大发展历程:
早在1998年,高通就致力于为家庭无线联网体验提供解决方案,在2002年高通就已经推出了802.11a 的WiFi产品,到了2017年推出WiFi 6、今年又一口气推出了WiFi 7的端到端产品,基本上是按照每五年推出一代新技术WiFi产品的节奏。
不仅如此,高通还是最早推出2.4GHz和5GHz双频WiFi的厂商,令2.4GHz有限的信道数量得到了有效的扩充。而早在WiFi 5的时期,高通就率先引入了MU-MIMO技术,极大提升了WiFi与多设备同时进行数据传输时的转发效率。还有高通的WiFi SON技术,可以让一个小白用户,也能轻松的令路由器实现无线漫游。
在2017年高通推出WiFi 6产品时,又首次引入业界领先的上下行OFDMA技术。对当时的WiFi标准而言,只要求支持下行OFDMA,但非常追求技术创新的高通,令无线路由器的上行数据也可以支持OFDMA技术。并且高通还扩展提供出更多的MU-MIMO支持。同时为了满足用户越来越多的无线设备连接需求,采用高通WiFi6技术的无线产品可以支持最高每信道512个设备端接入,从目前来看,这也是业界比较高的接入数量。
此外,在2020年高通推出沉浸式家庭联网平台(Immersive Home)产品系列的时候,就已经推出了4K QAM的概念,而这个4K QAM是现在WiFi 7产品上使用的技术,高通事实上提前了一代,在WiFi 6的时期就已经实现了端到端4K QAM。
除了在网络侧不断的为WiFi技术发展推陈出新之外,高通还在手机侧带来了FastConnect移动连接系统解决方案,将4路双频并发技术扩展至高频段,从而有效协调不同无线接入设备的数据连接方式,让用户采用更高性能的接入方式实现数据传输。
高通WiFi 7为数字化带来的巨大转变
具备变革意义的WiFi 7,具有更快的传输、多连接、和自适应连接的新特性。相比WiFi 6,WiFi 7具备四大技术提升。
第一、4K QAM。上面已经有所介绍,早在WiFi 6的时期,高通已经开始采用了4K QAM这种效率非常高的调制方式。理论上采用4K QAM将数字信号转变为无线信号进行传输时,它的效率可以提升20%,因此在相同频宽之下,4K QAM的数据传输性能会更好。在这方面,从FastConnect 6900开始,包括FastConnect 6700,在WiFi 6的基础上就已经支持4K QAM的高通,无疑会有很强的先发技术优势。
第二、6GHz。原本WiFi 6和WiFi 6E,使用的是5GHz、6GHz频段,WiFi频段带宽支持20MHz、40MHz、80MHz自动适配,最高160MHz。到了WiFi 7,又增加了320MHz的频段带宽,但320MHz的频段带宽只能运行在6GHz频段。相对遗憾的是,国内目前对于6GHz频段的WiFi并没有开放,因此6GHz频段在我们国内的大带宽优势目前还体会不到。
第三、多连接操作(Multi-Link Operation,MLO)。没有6GHz频段,是不是我们就享受不到WiFi 7的高带宽了呢?并不是这样的,高通在WiFi 7的多连接操作中,还提供了Multi-Radio这样一种技术。可以让数据通过不同频段同时进行并发,从而达到吞吐量更大、延时更低的效果。
例如,目前国内没有6GHz频段,没有320MHz的连续带宽,那么在国内就可以采用5 GHz低频+5 GHz高频多频段并发的方式,组合出160MHz+80MHz的频段带宽,从而令高通的WiFi 7设备传输速率提升到4.3Gbps。如果以后国内同样可以使用6GHz频段后,在320Mbps高频段带宽的加持下,最大传输速率更可以达到5.8Gbps。
同样,多连接操作(Multi-Link Operation, MLO)也是一项高通很早就可以支持的功能,在2018年高通就已经开始推广Multi-Radio技术。所以当WiFi 7支持MLO以后,采用高通无线芯片的端点或路由产品,会对多连接操作功能有一个很大的性能加持。
第四,自适应干扰打孔(Preamble Puncturing)。对于无线数据传输而言,同频干扰是影响数据传输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在WiFi 7之前,遇到同频干扰时往往只能将频段带宽进行缩减,比如160MHz的连续频段带宽会缩减到80MHz、40MH甚至20MHz。而在WiFi 7采用自适应干扰打孔技术之后,当频段中间出现干扰后,就可以通过“打孔”的方式,将干扰的频段绕开,从而有效提升整频段的带宽使用效率,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能力,以及更多的无线连接。
WiFi 7的数字化应用
通过上面的WiFi 7技术介绍我们可以了解,WiFi 7可以通过更高的频段带宽、更灵活的多连接操作、更优化的调制技术,为无线传输带来更高的网络传输性能、更大的网络带宽。而高传输性能会极大减少数据帧间距,从而有效减少转发时延,提升应用响应速度。
高吞吐、低时延,可以为我们数字化应用带来哪些便利?两位高通的技术专家为我们进行了一番展望:
首先是一些宽阔场景的大数据量传输。例如在机场环境中,会有高达1~2T的数据量传输需求,并且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发送完成。这时号称“10G WiFi”的WiFi 7就可以派上用场了,通过无线的方式(WiFi 7)替代有线,可以实现极其高效的数据传输。并且,在一些工程、建设类场景,有很多视频监控需求。在过去,也只能通过有线的方式进行部署,施工非常困难、繁琐。随着WiFi 7推出市场,无线可以有效降低施工难度,使得更多无线业务应用场景涌现。
其次,在医疗领域有很多的设备,在控制的时需要高度的同步性,即低时延来实现设备的开、关。以前的技术,因为WiFi技术无法提供更低的时延,所以需要靠一大堆线路去做。现在由于WiFi 7的低时延,可以让同步性显著增加,使得开关时延更低,通过无线可以进行控制。
还有教育领域,教师的网络视频教学、发送视频课件、摄像头监考,未来甚至可以通过VR眼镜,在虚拟的课堂里,体验真实的上课感觉。这些都可以通过WiFi 7的无线网络进行实现。
总之伴随着数字化应用在向人们生产、生活的不断渗透,很多以前受到网线制约的高流量、低延时、多用户困扰的数字化应用,都可以在未来通过WiFi 7技术加以解决。为了可以更早实现这样的目标,高通正与众多网络企业携手共进,共同推动数字化应用的车轮滚滚向前。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宏碁Aspire 14 AI在Costco售价500美元,成为最便宜的Copilot Plus PC。该笔记本搭载英特尔Lunar Lake处理器,拥有现代化配置而非过时组件。配备16GB内存和1TB固态硬盘,电池续航近19小时。虽然设计和显示屏表现一般,但整体性能出色,AI处理能力达到40万亿次操作每秒,是预算有限用户的优质选择。
CORA是微软研究院与谷歌研究团队联合开发的突破性AI视觉模型,发表于2023年CVPR会议。它通过创新的"区域提示"和"锚点预匹配"技术,成功解决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大挑战——开放词汇目标检测。CORA能够识别训练数据中从未出现过的物体类别,就像人类能够举一反三一样。在LVIS数据集测试中,CORA的性能比现有最佳方法提高了4.6个百分点,尤其在稀有类别识别上表现突出。这一技术有望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零售、安防和辅助技术等多个领域。
博通公司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每股收益1.69美元,营收159.6亿美元,同比增长22%。公司获得来自新客户的100亿美元定制AI芯片订单,推动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超3%。AI相关营收同比增长63%至52亿美元,预计第四季度将超过62亿美元。公司专注为超大规模云基础设施提供商设计定制芯片,已成为英伟达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年内股价上涨32%,市值超1.4万亿美元。
中国电信研究院联合重庆大学、北航发布T2R-bench基准,首次系统评估AI从工业表格生成专业报告的能力。研究涵盖457个真实工业表格,测试25个主流AI模型,发现最强模型得分仅62.71%,远低于人类专家96.52%。揭示AI在处理复杂结构表格、超大规模数据时存在数字计算错误、信息遗漏等关键缺陷,为AI数据分析技术改进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