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到户亚太委员会新任总裁伯纳德·李日前称,亚太地区光纤接入数量正迅增长,但运营商仍然面临一些现实挑战。他称,到2013年年底亚太地区光纤 到户(FTTH)家庭已经达到9270万户,并正以每小时1563户的数量增长。他表示,亚太地区光纤接入数量有望达到1亿户。
伯纳德·李指出,当前亚太地区宽带从铜缆向光纤迁移的趋势非常显着,2013年亚太地区铜缆总量减少了712万根,“铜缆宽带已经没有前景可言。” 李认为,目前多重因素助推了亚太地区光纤到户市场的繁荣,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各国政府正在部署国家宽带网络基础设施。虽然新加坡、马来西亚、新西兰和澳大利 亚政府都采取了不同的国家宽带模式,但各国政府均参与了光纤到户建设。该地区国家宽带项目支出总计达到了600亿美元。另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是移动市场及 对LTE回传网日益增长的需求,而满足这种带宽的介质只有光纤。
当然,在亚太地区,运营商铺设光纤网络的时候也面临一些重大挑战,包括实际铺设中如何将光纤铺入地下并连接起来。李警告,尽管亚太绝大部分地区的劳 动力比西方便宜,但缺乏经验的承包商可能会花费大量时间或金钱铺设光纤网络。他补充道,承包商必须学会如何处理光纤,“光纤不像铜缆一样可弯曲。”此外, 光纤部署中包括钻探、开沟等在内的土建开销平均占据光线部署总开销的68%,亚太某些地区还缺少相关机器设备,这些都是亚太地区运营商将要面临的现实挑 战。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Luminary Cloud宣布完成7200万美元B轮融资,专注开发"物理AI"技术。该公司云原生平台可将仿真速度提升100倍,利用物理信息模型实时预测汽车、飞机等产品性能。公司推出针对特定行业的预训练模型,包括与本田合作的汽车设计模型和与Otto航空合作的飞机开发模型。融资由西门子风投领投,将用于扩大研发团队和市场销售。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伦敦量子动态科技公司宣布交付业界首台采用传统半导体制造工艺的量子计算机。该系统已安装在英国国家量子计算中心,使用标准化300毫米硅晶圆,是首台自旋量子比特计算机。系统采用CMOS技术,占地约三个19英寸服务器机架,具备数据中心友好特性。公司开发的可扩展瓦片架构支持大规模生产,未来可扩展至每个量子处理单元数百万量子比特,为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