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路由器缓冲区稍微大一点,你知道会带来多大的益处吗?稍微小一点,你知道会带来多少的悲哀吗?
跑高速的时候,有时候两辆车轻微碰擦,就会带来几十公里的拥堵....这就是局部事故引发全局连锁反应。前年,沪嘉高速施工,拆除中心绿化带,取消硬路肩,将二车道改为三车道,你可别小看这一根车道,作用大了。
对于网络而言,数据包在网线上的时候,绝对安全,绝对是全速前进,最危险的就是到达转发设备内部,设备处理数据包带来的固有延迟导致数据包必须有机 会被缓冲,处理加速比一定要和缓冲区大小对应,此时增加缓冲区大小就类似于高速公路增加车道,作用大了去了。不管增加多少,缓冲区大小和线路带宽之间有个 公式,说实话,TCP为这个公式帮了大忙。
我们知道,UDP无状态无连接,丢了就丢了,谁也不知道,一切默默地。所以转发设备没法衡量到底设置多大的缓冲区。但是TCP可以帮忙。TCP有一 个RTT,即一个数据包一个来回所需要的时间,开启时间戳之后,这个测量是很精准的,因此,转发设备的缓冲区大小设置就和这个相关了。也就是说,缓冲区必 须能够保存一个TCP来回时间持续到达的数据包,能持续到达多少呢?这个由带宽决定。如果缓冲区大小小于这个值,一旦内部发生队列阻塞或者延迟,TCP就 会持续丢包。因此,越是高速的链路,缓冲区大小越是要大,网络带宽持续提高的今天,设备如何在单位时间缓冲存储如此巨量的数据,是一个大问题。固 然,TCP发现丢包会降速,那么UDP呢?
归根结底,转发设备缓冲区大小的决定因素就是内存访问效率,目前什么样的存储设备能满足要求啊?数据量巨量,直接就把昂贵的东西给pass了,不考虑并行性,什么才是神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发布ChatGPT新功能Pulse,可在用户睡眠期间生成个性化报告,提供5-10条简报帮助用户快速了解当日重要信息。该功能旨在让用户像查看社交媒体一样优先使用ChatGPT。Pulse首先向每月200美元的Pro订阅用户开放,未来计划扩展至所有用户。功能支持连接Gmail、日历等应用,可解析邮件、生成日程安排。报告以卡片形式展示,包含AI生成的图像和文本,涵盖新闻摘要、个性化建议等内容。
这项由谷歌DeepMind研究团队完成的开创性研究首次系统阐述了AI智能体经济的概念框架。研究提出"沙盒经济"模型,从起源性质和边界渗透性两个维度分析AI智能体经济形态,预测未来将出现自然涌现且高度透水的AI经济网络。研究详细探讨了科学加速、机器人协调、个人助手等应用场景,提出基于拍卖机制的公平资源分配方案和使命经济概念,并深入分析了技术基础设施需求、社区货币应用以及相关风险防范措施。
AI平台公司Clarifai发布新推理引擎,声称能让AI模型运行速度提升一倍,成本降低40%。该系统采用多种优化技术,从CUDA内核到高级推测解码,能在相同硬件上获得更强推理性能。第三方测试显示其在吞吐量和延迟方面创下行业最佳记录。该产品专门针对推理过程优化,特别适用于需要多步骤响应的智能体和推理模型。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团队提出LoFT方法,通过参数高效微调基础模型解决长尾半监督学习中的数据不平衡问题。该方法利用预训练模型的良好校准特性改进伪标签质量,并扩展出LoFT-OW版本处理开放世界场景。实验显示,仅使用传统方法1%的数据量就能取得更优性能,为AI公平性和实用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