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仅20万,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800万”,这就是敦煌,一个处于沙漠、戈壁包围的城市。敦煌的历史古老而久远,它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锁钥,在中华历史的长卷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因为历史和大自然的馈赠,敦煌旅游声名远扬。
新的历史机遇下,敦煌开启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新征程。旅游人数是常住人口数的几十倍,这个比例即使在中国的热门旅游城市中也相当少有。不同于大城市的智慧城市理念、模式更侧重于城市管理和服务,敦煌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寻找新的切入点。因为对于敦煌来说,城市管理和智慧化服务的主角更应该是基数更大的游客。
智慧旅游引领产业型智慧城市
因为“旅游”这个关键词,敦煌找到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敦煌提出以智慧旅游引领产业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纲领。就像敦煌市市长贾泰斌在近日于敦煌召开的“数字丝路,智慧敦煌”2017智慧城市峰会上说的那样,敦煌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以智慧城市为依托,打造新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怎么做到?敦煌智慧城市建设的主线就是智慧旅游。
2014年,敦煌市政府控股出资成立敦煌智慧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敦煌智旅”),牵头负责智慧敦煌整体建设运营工作,并引入国开行资金、国家文博会专项资金,同时与敦煌广电公司紧密合作,建设云计算中心、城市网络和视频监控等服务,加大加快敦煌智慧旅游建设工作,实现产业转型。
此外,敦煌市政府还签约华为展开战略合作,华为为敦煌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顶层设计,紧扣敦煌“以文化为魂、以旅游为体”的战略布局,从应用建设、架构搭建、生态体系等方面开展统筹设计,成为指导后续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重要依据。
“做智慧城市一定要找个主攻方向。”敦煌智慧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晓强表示,通过主攻方向以产业化和顶层设计把其他所有行业资源统一梳理和整合、共享,敦煌以智慧旅游引领产业型智慧城市,“有了这套理念,我们就可以做到四两拨千斤,敦煌找到了一个支点,以智慧旅游撬起一座智慧之城。”
去过敦煌旅游的人肯定都有这样的体会,除了能够感受到敦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奇特的自然风光外,还能感受到旅游过程中的秩序井然和便捷服务。即使是在旅游旺季,体验到的也是景色,而非拥挤的人群。
实际上,几年来,敦煌通过智慧旅游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举例来说,在旅游前:智慧旅游平台能够获取淡旺季游客特征模型,进行精准营销,通过数字化推动景区相关旅游信息。在旅游过程中:融合线上数字营销+线下旅行服务,推动互联网+营销模式,使游客往返不同景区,提升淡季游客人数,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在旅游后:优化游客特征模型,共享区域旅行数据,促进思路经济带平衡、可持续发展。
敦煌智慧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晓峰强调,旅游是追求幸福快乐的过程,是体验经济,敦煌智慧旅游还原了旅游本身的面貌。
搭平台 促产业 敦煌打造丝路明珠
当然,敦煌的智慧城市建设并不局限于旅游,而是以智慧旅游为切入点,带动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最终使政府城市管理和老百姓、游客同时获益,这也是敦煌建设产业型智慧城市的初衷。
敦煌智慧城市建设摆脱了“依靠政府、依靠财政”的老思路,探索创新出“公司化、社会化运营”的新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盘活了城市资源。在华为统一的顶层设计框架下,多家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参与智慧敦煌的投资、建设、运营和服务。同时,华为集中的底层平台为政府治理、民生惠及、产业促进等方面的各种上层应用提供了统一支撑。可以说,华为提供的“地基+房梁”为智慧敦煌整体生态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充足保障。
依托华为云计算技术构建的飞天云数据中心,敦煌搭建了智慧敦煌统一基础平台(包括数据共享平台、视频共享平台、地理信息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统一承载智慧旅游、智慧家庭、智慧交通、政务服务等智慧应用,助力智慧敦煌的管理信息化、服务智能化、体验个性化。
在一个强有力的平台基础之上,华为还联合生态伙伴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为智慧敦煌的创新实施提供良好保障,进而促进产业发展。华为EBG中国区副总裁杨萍指出,“我们希望通过生态圈进一步推动产业规划,让智慧城市成为一个能够自我造血、自我演进的有机体。”
在华为EBG中国区智慧城市业务部总裁张延德看来,华为与生态圈伙伴助力敦煌智慧旅游产业发展,反过来促进整体智慧旅游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通过这种方式促进了生态一体化、智慧家庭、智慧医疗和智慧交通整体的建设。
事实看来,敦煌的智慧旅游辐射带动效益巨大。旺季一房难求,智慧旅游把房子盘活起来;一车难求,把车也盘活了,同时盘活了敦煌的土特产。敦煌智慧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晓峰指出,智慧旅游增加了本地商圈和服务商家的红利和收入。以业养业、多业并举,智慧旅游带动了一产、二产的增收。
下一步,敦煌从旅游的智慧化还将迈向文化的智慧化,让敦煌的所有元素不但要活起来,还要走出去。孙晓强说,未来要让敦煌的智慧实践面向甘肃、面向丝路推广、复制。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施耐德电气以“新质服务+产业向‘新’行”为主题,第六次参会,展示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围绕创新驱动、生态协同和行业赋能三大核心领域,以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助力中国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甲骨文正在成为大规模基础设施供应商的可靠选择。该公司通过AI技术推动应用开发,构建GenAI模型并将智能代理集成到应用套件中。CEO萨弗拉·卡茨透露,公司剩余履约义务达4553亿美元,同比增长4.6倍,并预测OCI收入将从2026财年的180亿美元增长至2030财年的1440亿美元。甲骨文正积极布局AI推理市场,凭借其作为全球最大企业私有数据托管方的优势地位,有望在云计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