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举办“如果未来可以预见——华为云中国行”北京站活动
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于7月11日举办了“如果未来可以预见——华为云中国行”北京站活动,来自各领域的1000多名嘉宾参会,共议云服务如何驱动行业变革和商业创新。在北京站活动,华为分享在云2.0时代对云服务发展趋势的见解,全面展示华为云的产品、服务和生态,重点介绍了华为软件开发云和华为云安全解决方案,云计算大咖、客户和合作伙伴也分享他们的洞察和实践成果。
华为云,联接企业现在与未来
随着智能社会加速到来,云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华为认为,下一个十年,将是云的2.0时代,大中型企业成为主角,企业长于云,通过拥抱云、融入云,实现用云计算技术和理念创新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提升体验和效率。
华为云BU副总裁、中国区业务部部长郑殿海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在云 2.0时代,企业在部署云服务时将考虑三个问题——第一,数据主权和数据安全问题;第二,已有应用如何向云平滑迁移;第三,大中型企业需要完整的云服务解决方案。
华为云BU副总裁、中国区业务部部长郑殿海演讲
基于这些客户需求,华为认为,云适配客户才是最好的云服务。华为在面向企业提供云服务时恪守业务边界,尊重客户数据主权,不利用客户数据进行价值变现;深入企业应用场景,贴近客户需求打造云平台;建立华为云全球专业团队,提供包括咨询、设计、验证、实施、运营的完整云服务解决方案。
郑殿海表示:“为提供更好的云服务体验,2017年7月,原‘华为企业云’全面升级为‘华为云’品牌。华为云具备三大核心优势——可信、开放、全球的线下服务能力,提供基于OpenStack的开放云架构,全力构建并提供世界一流的公有云,联接企业的现在与未来。面向大型企业,华为帮助他们解决云转型中的困难,更好地把握未来;面向中小型企业,华为陪伴他们成长,帮他们抓住未来。”
截至目前,华为共发布了10大类共65个云服务,云服务合作伙伴群体超过12000家。华为云已经服务于中国、欧洲、北美、拉美、南太等全球多个区域的众多企业,包括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飞利浦、东风汽车、金证科技、全时365等。
华为软件开发云助力新工科探索
华为软件开发云产品部总经理张纾翔做了“新工科、新研发、新未来”的主题演讲。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为特点的新经济蓬勃发展,要求工程科技人才具备更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因此,教育界达成了“新工科”建设共识。新经济、新工科亟需新型的软件研发平台。
软件开发云是基于华为近30年积累的研发实践,面向中小软件企业、软件外包企业、双创企业、互联网企业、高校和广大软件开发者提供的一站式云端DevOps平台,致力于提升全行业敏捷高效开发。开发团队基于云服务的模式,可以“按需使用、随时随地”在云端进行项目管理、配置管理、代码检查、编译、构建、测试、部署、发布等。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工程系副教授马瑞新做主题演讲,分享基于华为软件开发云的JAVA程序设计教学实践。中软国际IIG集团总裁童强做了“预见⋅软件:新人才、新载体、新生态”的主题演讲,分享IT服务众包平台——中软国际解放号如何与华为软件开发云合作。
华为软件开发云正式上线以来,已跟大连、青岛、福州、贵阳、西安等多个城市政府签约,开展软件开发深度合作,助力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30多所高校的软件创新教学平台,服务300多家企业、2万多位开发者的云上开发。
华为云获得云安全CSA STAR认证
在华为云中国行.北京站,国际权威认证机构英国标准协会(BSI)宣布华为云获得云安全CSA STAR国际认证。BSI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林劲为华为云运营部总经理薛浩颁发华为云CSA STAR金牌认证。
作为国际公认的云服务商安全资质,CSA STAR认证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IEC27001的增强版本,结合云控制矩阵(Cloud Control Matrix)、成熟度等级评价模型,以及遵循国际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对云计算服务进行全面、中立、严苛、准确的安全评价。
BSI为华为云颁发CSA STAR金牌认证
围绕“华为云安全与可信”的议题,北京登记结算有限公司CTO赵雷、BSI中国区ICT中心技术总监万鑫、华为云安全总经理杨松、华为云安全技术专家何伟共同参加圆桌论坛,探讨客户和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云安全解决方案。
华为云致力于构建开放、可信的世界一流公有云平台,能提供全栈式云安全解决方案、芯片级的安全保障,已获得多个云服务相关认证和资格,参与了云服务网络安全权威标准试点,是国内获得云服务相关认证最全的企业之一。
如果未来可以预见,“华为云”愿与您一起共担时代主角,共见时代未来!
2017华为全联接大会HUAWEI CONNECT作为华为自办的面向ICT产业的全球性年度旗舰大会,于9月5日-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Grow with the Cloud”为主题,旨在搭建开放合作的全球共享平台,与客户伙伴一起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数字化实现新增长。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最新数据显示,Windows 11市场份额已达50.24%,首次超越Windows 10的46.84%。这一转变主要源于Windows 10即将于2025年10月14日结束支持,企业用户加速迁移。一年前Windows 10份额还高达66.04%,而Windows 11仅为29.75%。企业多采用分批迁移策略,部分选择付费延长支持或转向Windows 365。硬件销售受限,AI PC等高端产品销量平平,市场份额提升更多来自系统升级而非新设备采购。
清华大学团队开发出LangScene-X系统,仅需两张照片就能重建完整的3D语言场景。该系统通过TriMap视频扩散模型生成RGB图像、法线图和语义图,配合语言量化压缩器实现高效特征处理,最终构建可进行自然语言查询的三维空间。实验显示其准确率比现有方法提高10-30%,为VR/AR、机器人导航、智能搜索等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新一代液态基础模型突破传统变换器架构,能耗降低10-20倍,可直接在手机等边缘设备运行。该技术基于线虫大脑结构开发,支持离线运行,无需云服务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在性能基准测试中已超越同等规模的Meta Llama和微软Phi模型,为企业级应用和边缘计算提供低成本、高性能解决方案,在隐私保护、安全性和低延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IntelliGen AI推出IntFold可控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不仅达到AlphaFold 3同等精度,更具备独特的"可控性"特征。该系统能根据需求定制预测特定蛋白质状态,在药物结合亲和力预测等关键应用中表现突出。通过模块化适配器设计,IntFold可高效适应不同任务而无需重新训练,为精准医学和药物发现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