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热门的大片——《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
主人公 “杰克船长” 在寻找改变命运的三叉戟过程中几经风险和磨难,恰像不少处于转型期的企业,下定决心引入了新技术,却发现考验接踵而至:IT 运维面临无数琐碎、又无法摆脱的难题。
有时,看上去只是一个细小的技术问题,却由于涉及多家供应商,只有多方联动才能找出系统的根本原因。而过程中各家相互推诿、踢皮球的结果,很有可能导致错过问题排查的黄金时间,最终非但问题得不到解决,小毛病一耽搁还演变成了大毛病。
更让人头疼的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各家供应商只从局部出发,忽略了整体架构,久而久之,运维体系仿佛陷入了 “魔咒”:一线运维人员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协调、沟通,不断妥协,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创新就此被耽搁下来,数字化转型遭遇重挫。
所以,不少企业的 CTO 在采用新技术时往往喜忧参半:既庆幸自己是敢吃螃蟹的人,又担心运维团队沦为新技术和新平台的 “小白鼠”。
有没有一种新的方法,犹如海神波塞冬三叉戟的神力,打破僵局,把运维团队从繁复的维护工作中释放出来,投入到创新中去?
这,已成为 CTO 在企业转型过程中要面对的一项重要议题。
回顾这些年思科服务过的企业,平均每家拥有 10-20 家 IT 供应商。随着融合基础架构、云和多源采购的演进,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以思科 ACI(以应用为中心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为例,它革新了数据中心,把虚拟网络和物理网络的管理整合到一起,大幅简化和加速了企业应用到部署。它强大的南向及北向生态系统可以支持超过 40 多家合作伙伴厂商的技术/产品的集成整合。
思科十年来最具颠覆性新一代网络解决方案,思科全数字化网络架构(DNA)也包括众多第三方软件及南北向接口的生态系统。
这些不断突破的新技术一方面加速了企业 IT 运营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对 IT 部门运维整个生态系统,甚至于多技术/多接口/多供应商间排障提出更高的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
在这样的环境下,各家自扫门前雪的传统运维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业务需求。
企业需要一套面向解决方案(而不是单一设备)的,更为成熟、全面的技术支持服务来弥补短板。也就是说,服务也要一站式!
“一站式” 是什么?举一个例子。
在一个由多供应商组成的复杂解决方案中,企业 IT 运维人员发现了一个不明原因的故障。这时,他直接拨通思科 TAC 支持中心;电话另一边的思科技术专家,从系统或解决方案出发,第一时间对问题进行定位与分析。必要时,作为统一接口协调相关供应商对问题跟进排查,提供最终解决方案。
一通电话 + 一位思科专属解决方案技术专家 = 一站式服务。
就像找到了海神的三叉戟,可轻易地将魔咒彻底打破,一站式服务可以让企业故障的解决时间平均缩短 43%!而借助技术启动培训及服务流程介绍,企业还能更快速掌握新方案和新架构,提升运维效率,降低运维风险。
当大量被繁琐事务占据的时间被释放,我们才有精力去思考业务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议题!
不论是采用 ACI、DNA 完善数字化之旅,还是涉足协作、IoT 和网络安全等新兴领域。有了 “一站式” 的解决方案支持服务做后盾,企业才能轻装上阵,从容创新。
越复杂,悦简单。
思科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 CTO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三星与AI搜索引擎Perplexity合作,将其应用引入智能电视。2025年三星电视用户可立即使用,2024和2023年款设备将通过系统更新获得支持。用户可通过打字或语音提问,Perplexity还为用户提供12个月免费Pro订阅。尽管面临版权争议,这一合作仍引发关注。
浙江大学团队提出动态专家搜索方法,让AI能根据不同问题灵活调整内部专家配置。该方法在数学、编程等任务上显著提升推理准确率,且不增加计算成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问题偏爱不同专家配置,为AI推理优化开辟新路径。
苹果M5 MacBook Pro评测显示这是一次相对较小的升级。最大变化是M5芯片,CPU性能比M4提升约9%,多核性能比M4 MacBook Air快19%,GPU性能提升37%。功耗可能有所增加但电池续航保持24小时。评测者认为该产品不适合M4用户升级,但对使用older型号用户仍是强有力选择。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提出SIRI方法,通过"压缩-扩张"交替训练策略,成功解决了大型推理模型"话多且准确率低"的问题。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题上将模型准确率提升43.2%的同时,输出长度减少46.9%,真正实现了效率与性能的双重优化,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