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目前很多企业在做IT架构升级时都会把目光投向新技术领域,如SDN、云,以及虚拟化等等。但在利用这些新技术同时,大部分企业往往比较谨慎,会先评估以往业务与新IT架构之间能否实现高效联动。这也是很多新技术,如SDN没有迅速在企业中没有得到普遍部署的一个重要原因。
瞻博网络公司大中国区总裁林小平为论坛致辞
在近期召开的瞻博网络创新论坛上,瞻博网络大中国区技术总监王栋认为,“在目前企业部署SDN的过程中,明确需求、寻找痛点远比SDN技术本身更为重要,而最了解需求、痛点和用例的非自身莫属,即便是最亲密的合作伙伴,也不可能准确洞悉企业的需求。”
就目前SDN市场的发展来看,呈现出厂商积极推动、用户被动响应的一种局面。对此,王栋也表示,“如果用户不能总结自己的业务痛点,那么在开源系统下供应商可以知道用户的问题,就有能力帮助用户解决;但是如果既不能对供应商开放系统,又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事情就比较难解决。”因此,王栋建议企业应该自觉主动地行动起来,定义自身用例,让合作伙伴更好地提供方案,而不是简单的去要求产业提供成熟的解决方案。
而出于对上述原因的考虑,要想推动SDN尽快在企业中得到部署,这就又回到了我们最初的目的:SDN是否能解决目前企业业务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所以,要部署SDN,首先要找准业务痛点。
王栋表示,“瞻博网络的产品涵盖路由器、交换机和防火墙等,具有100多种功能,但是很多客户可能只使用了其中几个个功能,没有完全调动起来盒子潜力。而网络应用需求层出不穷,很难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瞻博网络认为70%-80%的用例可以通过供应商的SDN平台予以解决,但是20%的东西需要供应商与用户共同定义。”
王栋还表示,瞻博网络的产品涵盖路由器、交换机和防火墙等,具有100多种功能,但是很多客户可能只使用了其中几个个功能,没有完全调动起来盒子潜力。而网络应用需求层出不穷,很难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瞻博网络认为70%-80%的用例可以通过供应商的SDN平台予以解决,但是20%的东西需要供应商与用户共同定义。
因此,瞻博网络认为,对业务的二次开发也非常重要。出于这种考虑,王栋也表示,“瞻博网络期待与客户在网络设备基础上进行DevOps做好二次开发和编程的相关工作,以在充分调动网络设施潜能的同时更加充分地满足用户需求。”
从全球形势来看,目前国外尤其是北美市场的DevOps进展较快,已经出现了很多实际案例。对此,瞻博网络亚太区资深产品总监马绍文表示,从瞻博网络自身来看,作为供应商最重要的是尽量遵循国际标准,支持各种各样的开放标准,满足不同用户对于业务编排的需要。
从这方面来看,瞻博网络对此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在国内为OTT和运营商提供了很多定制化的解决方案。瞻博网络全球工程院院士伍昌鸿表示,“下一步将在美国的研发人员与中国的客户之间搭建一个平台,邀请美国的顶级专家与中国客户进行知识和经验的分享,将DevOps的实战经验引入国内。同时,瞻博网络目前还在与众多合作伙伴沟通,以获得更多的DevOps技能。”
而谈到创新,瞻博网络也有自己的独到思路,伍昌鸿表示,“我们会从合作伙伴、客户那里学到很多新的DevOps技能,并把这些好的思想、方法应用到瞻博网络的路由器等产品中,更好地服务客户。从技术的角度看,像BIER Multicast、EVPN等是当前的技术热点。我们会通过这些新技术的使用,改进和优化客户的网络,帮助它们增强核心竞争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