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共和国石油工业的长子和西圣地,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大油田,是一座因石油而生、因石油而兴的城市。
“打造世界石油城”是克拉玛依的发展目标,理所当然,“石油”就是这座城市的名片。不过,除了石油,克拉玛依还在突出培育金融、信息、旅游三大产业。对的,信息产业,用克拉玛依市委书记陈新发的话说,“信息产业是我们重点培育发展的新兴产业,我们将信息产业聚焦在云计算产业上。”
2016华为企业云•克拉玛依产业高峰论坛
为什么是信息产业,为什么是云计算?在近日召开的2016华为企业云•克拉玛依产业高峰论坛上,工信部原副部长杨学山的一句话道出了玄机,“从石油勘探到生产,IT运用于其各个环节,克拉玛依创造了石油开采的奇迹,其中IT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油田和炼厂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带动了这个城市的信息产业发展,发展信息产业和云计算,克拉玛依是有渊源和底蕴的,并且具备先天的条件,能源丰富、气候适宜、土地丰富和区位重要性等。
除了“世界油城”,克拉玛依还在打造“世界云城”,事实上,“世界云城”的这张名片已经初露容颜。
在克拉玛依,云计算数据中心规模初具规模,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的数据中心已经具备2万个机架规模。要知道这个规模和产生的云能力,已经位居西北第一、全国前三。
克拉玛依市长张红彦强调“世界云城”要达到的目标:“像输送油气资源一样输送数据资源,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优质、高性价比的云服务。”
可以说,克拉玛依已经打好了信息产业的“地基”,但要打造“世界云城”,这显然还不够。
云计算产业的应用如何尤为重要。
云端上的克拉玛依
克拉玛依从2010年开始发展信息产业建立云计算中心,六年的时间,政府在云计算的运用上率先垂范,“我们这样一座城市,所有的政务处理、民生处理,包括智慧城市、智慧云、医疗云、社区云等等全部放在华为的云平台上。我们以政府的应用、以惠及民生的服务来支撑云计算的发展。”克拉玛依市长张红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克拉玛依的云计算产业园承载的应用包括了智慧城市、智能油田、电商、物流、金融等多个领域,无论是云规模还是云的应用深度,都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早在2011年,华为企业云就与新疆克拉玛依市达成云计算战略合作,2012年华为云服务数据中心率先在克拉玛依开工建设。目前,华为企业云已经协助克拉玛依市政府打造了电子政务、智慧医疗、智慧社区、行业审批、智能交通、公安视频等九朵云,为数十家单位提供了信息化服务,为上百家当地企业提供了云服务,大大提升了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助力克拉玛依构建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链,推动当地产业的升级转型。
在克拉玛依实现打造世界云城的目标中,华为是一个精心寻找和不可多得的合作伙伴。对于和华为企业云的合作,张红彦多次提到“华为来了!”她相信,“华为引领,产业聚集”必将带来云计算产业发展的良好效果。
现在,克市智慧城市建设实现了基于云端的集中化建设模式,资源充分共享、数据统一存储调配、业务互联互通,并承接了全疆教育云、医疗云、公安云建设项目,承接了周边地市的信息化建设业务,成为区域和全疆信息化支撑中心。
最重要的是,在政府引领的带动作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云这一高效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它们才是云应用的主体和驱动力。
华为企业云助推传统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2016华为企业云•克拉玛依产业高峰论坛的现场,十几位市长和近二十位不同行业的企业合作伙伴均分享了同华为企业云的合作历程。据悉,目前华为企业云已经与全国20多个城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和500多家来自智慧城市、大数据、媒资、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电商服务、医疗健康、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产业链相关企业形成了合作伙伴关系。
华为公司质量与流程IT总裁陶景文表示,“华为希望能够通过全面云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充分利用在云计算、SDN、大数据方面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携手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构建全面云化的能力,帮助政府和企业向云转型。”
当然,云服务离不开广大的服务内容提供商和信息服务的消费者,所以如何打造一个更便捷、开放、有效的平台,能够和广大的软件开发商、各种应用的需求提供方有效的合作,打造全生态的生态链,是华为企业云发展战略的重要使命之一。
值得庆幸的是,华为企业云一直把构建合作伙伴生态放在头等位置。基于华为企业云清晰的战略定位和合作策略,业界很多合作伙伴与华为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从而有能力满足复杂多样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这也是像克拉玛依这样的政府和产业链的行业企业乐于看到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