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于北京语言大学(以下简称北语)的校园里,你会被学校的国际化所震撼到。当拥有不同肤色、说着不同语言、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从你的身边擦肩而过时,会让你有一种置身在“联合国”的错觉。浓浓的国际范儿同样表现在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师生提供便捷的无线网络服务,提供便捷的联通与家人、与朋友、与世界的网络沟通桥梁。
时代发展催生无线网络建设
随着“网络一代”越来越多的进入校园,宿舍网作为校园网建设的重要一环,承载了学校人数最多的网络用户,也是学校教学效果、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延伸。同时,随着移动终端的急剧增加,学生对网络接入的便捷性和稳定性要求不断提升。原有的宿舍有线网络和部分由运营商提供的WLAN组成的上网环境比较有限,学生的用网需求日益迫切。于是出现了学生自发地乱接网线、私接无线路由器等现象,学校的信息安全和学生的用网体验都得不到保障。
基于学校的网络现状和学生的上网需求,北语的领导和专家对覆盖学校17栋学生公寓的无线网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要保证信号强度。宿舍区内无线网络信号覆盖强度大于(-60dbm); 其次,要保障带宽。保障宿舍区域学生通过无线网络接入带宽,单AP所覆盖宿舍内学生同时接入网络时带宽≥4M;最后,要做到全覆盖、统一认证。在宿舍区域要实现包括走廊在内的全覆盖,同时实现有线、无线使用同一账号接入。
这样的网络要求在宿舍环境下实现却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学校宿舍房间密集,墙体较厚,走廊侧多为实心门或铁门,信号无法穿透和绕射;用户人数密集,单房间4~8人,每人有多个移动终端(手机+笔记本+Pad);用户应用复杂多样,除了看新闻聊天购物、还包括玩游戏、看视频等,对无线网的稳定性等要求很高。因此,这类环境的无线部署一直是个技术难题。
要打造这样的“无死角高稳定”的无线网络,北语最终选择了最早破解无线宿舍网难题的民族品牌锐捷网络。通过部署其第二代无线智分解决方案,让学生们在这所国际范儿的学校里更加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无死角易部署的无线宿舍网
针对宿舍区域,主流的方案有放装和室分两种。放装部署的优势在于性能高,部署简单,缺点是房间内信号差,AP间干扰严重,网络几乎不可用。室分部署拥有信号好,漫游好的优点,但也存在配件多、部署复杂、性能低等弊端。
无线智分解决方案弥补了以上两种部署方式的短板。
(1) 宿舍区全覆盖
使用AP220-E(M)V2、双轨馈线、双频MIMO天线,采用 1 分 4 的智分部署模式进行全面覆盖,为每个宿舍同时提供 2.4GHz 和 5.8GHz 双频段覆盖。同时,每四个房间共享 444Mbps 的接入性能,确保每个用户接入速率大于4Mbps。在大厅和宿舍区部分的宽阔楼道,锐捷采用RG-AP220系列产品,以拉出一个天线的方式实现补盲,做到整个宿舍区的全覆盖。
(2) 宿舍内全覆盖
在每个宿舍内,锐捷的工程师通过超柔馈线把信号引入每个房间,在屋内只需布置一个X86面板大小的智能天线,即可保证信号时刻满格。
体贴的服务带来更优质的建设效果
在项目落实之后,锐捷继续提供优质、主动的售后服务。
考虑到北语的17栋宿舍楼中大部分为女生宿舍,锐捷特意安排女研发工程师前往助阵,并在晚上10点到11点的宿舍网络使用高峰期实时守候,获得第一手真实数据,针对场景的实际使用要求,进行网络优化,确保让每一个上网者,获得最好的网络体验。
针对不同宿舍的不同应用场景,锐捷工程师给学校提供了许多建议,比如更换原有运营商的老旧设备、优化配置等,极大消减了网络延时。同时,售后工程师将网络的具体操作方式、具体设备规格进行详细的总结,对学校的网络管理员进行了细致的培训交流。此外,锐捷还保持定期走访,持续与之沟通使用感受,收集意见和建议,反馈到研发部门,为优化学校宿舍网络提供充足的参考依据。
鉴于北语的国际化教学背景,每栋学生宿舍对于网络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比如国际公寓,学生需要通过VPN登陆Facebook等国际SNS网站,也需要通过Skype等软件与家人、朋友对话沟通,对网络延时的要求较高。
为国际范儿的无线宿舍网点赞
“网络使用体验很赞!”Megan(郑羽宏)和Siluin(林妍美)是来自印度尼西亚的两姐妹,在北语攻读国际贸易硕士学位。她们表示,宿舍的无线和有线网络,让她们有机会通过网络与家人和朋友保持通畅的联系,而且还可以看很多有趣的电影。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吴志山主任也表示,经过多次方案论证,最终选定锐捷来提供无线宿舍网服务,事实证明是正确的。目前,整个宿舍区域信号覆盖良好,学生上网速度快,而且还为校方节约了成本。
据了解,从2011年9月锐捷发明“智分”部署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放装和室分品类,到如今精进创新的智分3代产品。锐捷无线智分解决方案凭借速度快、部署简单、升级成本低的独特优势,不仅持续地给用户带去更好的体验,同时保障了无线业务的顺畅运行,成为无线网络的一个标杆性方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5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显示,全球AI竞赛推动创纪录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消耗,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气候危机。数据中心用电量预计到2035年将增长三倍,全球数据中心投资预计2025年达5800亿美元,超过全球石油供应投资的5400亿美元。报告呼吁采取新方法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维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对58个大语言模型在单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调查,将模型分为基础、文本桥接、空间多模态、表观遗传和智能代理五大类,涵盖细胞注释、轨迹预测、药物反应等八项核心任务。研究基于40多个公开数据集,建立了包含生物学理解、可解释性等十个维度的评估体系,为这个快速发展的交叉领域提供了首个系统性分析框架。
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在纽约金融分析师日活动中表示,公司已准备好迎接AI浪潮并获得传统企业计算市场更多份额。AMD预计未来3-5年数据中心AI收入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80%,服务器CPU收入份额超过50%。公司2025年预期收入约340亿美元,其中数据中心业务160亿美元。MI400系列GPU采用2纳米工艺,Helios机架系统将提供强劲算力支持。
西湖大学王欢教授团队联合国际研究机构,针对AI推理模型内存消耗过大的问题,开发了RLKV技术框架。该技术通过强化学习识别推理模型中的关键"推理头",实现20-50%的内存缩减同时保持推理性能。研究发现推理头与检索头功能不同,前者负责维持逻辑连贯性。实验验证了技术在多个数学推理和编程任务中的有效性,为推理模型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