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29日,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通信学会、全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孵化中心联合主办的2017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在北京隆重举行,大赛嘉宾云集,活动精彩纷呈。
北京飞搜科技CEO白洪亮在展示环节介绍公司发展历程及团队介绍, 2017年飞搜不仅开拓了海外市场,在6月拿到了PreA轮融资,10月刚刚获得国家高新企业的认证。
北京飞搜科技主要基于深度学习,研发人脸检测、人脸识别和图像识别等核心算法和应用,核心团队成员来自诺基亚、法国电信、富士通等。目前北京飞搜科技正从纯技术提供商转型为技术集成商。
展示项目完成后,组委会对北京飞搜科技的团队和项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10月29日下午举行了盛大的颁奖典礼。来自工信部、中国科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中国通信学会的领导与科技界、产业界、投融资界的嘉宾以及决赛参赛团队的代表共200余人参加典礼。
北京飞搜科技参加的作品《准确稳定的飞搜视频大数据的人脸识别平台》荣获最佳团队奖
关于飞搜:
北京飞搜(FaceAll)科技有限公司是北京市软件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新企业。公司成立于2015年,2016年获得华米科技(小米手环)公司千万级天使轮投资,2017年获得青岛鼎源资产有限公司千万级preA轮融资,目前估值过亿,是一个以科技创新、自主研发为核心,把机器学习,尤其是深度学习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互联网、安全、教育等领域的高科技公司。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Y Combinator合伙人Ankit Gupta与Anthropic预训练负责人Nick Joseph最近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
微软研究院提出潜在分区网络(LZN),首次实现生成建模、表示学习和分类任务的真正统一。该框架通过共享高斯潜在空间和创新的潜在对齐机制,让原本独立的AI任务协同工作。实验显示LZN不仅能增强现有模型性能,还能独立完成各类任务,多任务联合训练效果更是超越单独训练。这项研究为构建下一代通用AI系统提供了新的架构思路。
9月13日的PEC 2025 AI创新者大会暨第二届提示工程峰会上,“年度提问二:新工作时代:AI工作流由谁主导?”从企业实践到技术实现、从业务落地到战略决策,展开了一场高密度的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将AI工作流背后的难题和解决路径彻底揭开。
上海AI实验室开发的VLAC模型让机器人首次具备真实世界自主学习能力。该系统如同给机器人配备智能导师,能实时评估动作效果并从中学习。在四个操作任务测试中,机器人成功率从30%提升至90%,仅需200次练习。技术结合视觉、语言理解和动作生成,支持跨场景适应和人机协作,为家庭服务、医疗护理等领域应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