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有哪些公司涉足过超融合领域?创业公司,互联网公司,服务器公司,存储公司,网络公司,安全公司……
还真是百花争鸣,好不热闹!
但是,这些公司之间其实是存在本质区别的,先来张图概括一下:
不难看出,从本质上可以将这些公司分为三类:组装型、商用型和开源型,那么三类公司搭建超融合的流程是怎样的?又存在哪些必然的缺陷?!今天这篇文章厉害了,在 IT 届从业近 20 年的 “老司机”——思科资深顾问工程师张亦安不光帮你分清差别,还带你探寻本质,快来带着问题找答案!
1组装型
顾名思义,组装型公司需要用户自行采购服务器、网络设备、分布式存储软件,然后再由公司或委托代理商搭建超融合。
如此 “组装” 搭建起的超融合,单从采购成本(Capax)看,两个字:便宜,但其实后患无穷!
对于用户来说,想要达到这套超融合的最佳实践,需要全凭经验摸索,时间成本较高,最大问题是可靠性差、故障率高,不同厂商各种型号产品中的互联互通和兼容性隐患巨大;次之,即使花时间摸索出的最佳实践也并不能长久,因为硬件型号和配置、软件版本都会变化,这就需要测试、评估一遍又一遍……
2开源型
对于公司来说,超融合做不出来怎么办?大部分会选择开源软件!价格相当便宜,甚至能说是最低价中标,但相比之下客户就需要付出相应代价……何出此言?
说到这,就不得不谈这个问题:开源软件为什么不适合超融合?
因为开源的逻辑是:白牌机 + KVM + Linux + MySQL + Apache + 应用自研。但如果中间某一部分需要使用到商用软件,例如 SAP HANA,Oracle,开源就会表示:不好意思,玩不转……这就是开源的碎片化缺陷!其运维挑战就更不必多说了,一旦开源系统服务外包的核心人员离职,系统的后续运营和维护就是大麻烦!
由此可见,用 OpentStack/Ceph 做超融合是不合适的!
3商用型
最后我们来看看商用型,这类公司在服务客户时,模式相对简单,就像购买品牌机一样,客户只需选择信赖哪个品牌以及主要参数即可。而同类中的 OEM 往往作为商用型公司的补充,主要是负责其后的售后服务。
商用系统的逻辑为:商用应用软件 + 商用硬件,由于主流商用公司之间会协助完成互认证,这就解决了兼容性和可靠性的问题。
那么在商用超融合领域,目前三大主要厂商的情况如何?我们来做个对比!
最后提醒 IT 硬件圈的同仁:未来网络、服务器、存储、虚拟化都会的通才需求在增加。举个栗子:前几天 HR 问有没有懂网络,又会服务器/存储,还了解金融业务的可以介绍,我想了想又打了一圈电话找不到人。那么问题来了:超融合技术哪家强?
——思科资深顾问工程师,张亦安
面对 “老司机” 的问题,如何回答地技术又专业?或者想了解更多行业案例?关注@思科联天下 官方微信,回复 “HX” 即可查看思科资深顾问工程师张亦安关于Hyper Flex的更多专业分享! 9 篇技术宝典,篇篇深入思科 HyperFlex 的精髓,听说打开第一篇后就控制不住寄几了……不信试试看!
“思享家”汇聚思科资深专家,旨在与粉丝分享、交流和探讨思科的观点、技术以及行业领域的热门话题。在这里您得到的不只是答案,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思科行业专家团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施耐德电气以“新质服务+产业向‘新’行”为主题,第六次参会,展示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围绕创新驱动、生态协同和行业赋能三大核心领域,以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助力中国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甲骨文正在成为大规模基础设施供应商的可靠选择。该公司通过AI技术推动应用开发,构建GenAI模型并将智能代理集成到应用套件中。CEO萨弗拉·卡茨透露,公司剩余履约义务达4553亿美元,同比增长4.6倍,并预测OCI收入将从2026财年的180亿美元增长至2030财年的1440亿美元。甲骨文正积极布局AI推理市场,凭借其作为全球最大企业私有数据托管方的优势地位,有望在云计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