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讲话时指出,“互联网快速发展,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都带来了深刻变化,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系列新机遇和新挑战”,他同时希望所有与会者能够“集思广益、增进共识、加强合作,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
“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人类”,这是互联网发展的终级意义,也是以互联网为主要经济要素的数字经济前进的方向。在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中,“数字经济”成为热词与焦点,而于17日在主会场乌镇厅举行的“数字经济论坛——中外政企对话”也因此成为了本届大会最令人瞩目的论坛之一。
数字经济≠传统经济+互联网
“我们一定要厘清信息化和数字经济的关系。第一,信息化基础设施不等于数字经济,同时,数据中心不等于大数据。”在这个汇聚了新华三、阿里巴巴、IBM、亚马逊等中外知名企业和中外政府领导人的数字经济论坛上,新华三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的这句话让人印象深刻,这同时也代表了许多奋战在中国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第一线的信息技术企业的共识。
于英涛认为,目前信息化更多地被用来为传统经济提供支撑,而真正通过数字化技术转化为GDP的比例并不大——究其原因,是因为缺乏与产业和民生相结合的场景化应用工具,也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
因此,信息化与数字化并不等同于数字经济,信息化与数字化的繁荣也并不代表数字经济的发达。而全球IT巨头IBM的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亦在论坛上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数字经济只有与实体经济高度融合,与民生高度融合,才能发挥它真正的潜力。”
数字转型之关键:
创新场景化应用工具
那么,如何才能将信息化数字化与业务相结合,推出更多与国计民生紧密结合的场景化应用呢?于英涛认为,信息化与不同行业结合,会带来不同的管理与技术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方式,是贴近用户需求、贴近场景,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和技术创新。
于英涛认为,只有通过贴近用户需求与具体场景的技术创新,信息化数字化才能与具体行业实现真正的深度融合,也才能推动不同行业完成面向数字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中国在信息化建设水平和普及程度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在利用数字化手段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方面,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在他看来,当务之急是需要努力提高全社会对信息化与数字经济的认知水平,特别要让传统企业认识到,并不是传统产业接上互联网就是数字经济;其次,要努力培养与业务紧密结合的信息化创新人才;第三要将信息化建设与业务相结合,努力推出更多与民生紧密结合的场景化应用,同时努力拓展企业的想象空间与创新能力。
当然,对于新华三来说,这些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当务之急”,也正是新华三目前正在向前切实推进的具体实践:不论是持续推出契合行业需求并结合场景化应用的技术创新,还是为数字经济培养与输送新一代技术业务复合型创新人才,身为中国信息化与数字经济建设主力成员之一的新华三都绝不会缺席!
新华三依托先进的IT技术助推新经济,
推动国家实现强国富民,与有荣焉。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nthropic发布了面向成本敏感用户的Claude Haiku 4.5大语言模型,定价为每百万输入令牌1美元,输出令牌5美元,比旗舰版Sonnet 4.5便宜三倍。该模型采用混合推理架构,可根据需求调整计算资源,支持多模态输入最多20万令牌。在八项基准测试中,性能仅比Sonnet 4.5低不到10%,但在编程和数学任务上超越了前代Sonnet 4。模型响应速度比Sonnet 4快两倍以上,适用于客服聊天机器人等低延迟应用场景。
字节跳动发布Seedream 4.0多模态图像生成系统,实现超10倍速度提升,1.4秒可生成2K高清图片。该系统采用创新的扩散变换器架构,统一支持文字生成图像、图像编辑和多图合成功能,在两大国际竞技场排行榜均获第一名,支持4K分辨率输出,已集成至豆包、剪映等平台,为内容创作带来革命性突破。
英国初创公司Nscale将为微软建设四个AI数据中心,总计部署约20万个GPU,合同价值高达240亿美元。首个数据中心将于明年在葡萄牙开建,配备1.26万个GPU。德州数据中心规模最大,将部署10.4万个GPU,容量从240兆瓦扩展至1.2吉瓦。所有设施将采用英伟达最新Blackwell Ultra显卡。
红帽公司研究团队提出危险感知系统卡(HASC)框架,为AI系统建立类似"体检报告"的透明度文档,记录安全风险、防护措施和问题修复历史。同时引入ASH识别码系统,为AI安全问题建立统一标识。该框架支持自动生成和持续更新,与ISO/IEC 42001标准兼容,旨在平衡透明度与商业竞争,建立更可信的AI生态系统,推动行业协作和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