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和通信设备制造商爱立信的合作有望为服务商提供比其他公司更为强大的产品。不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两家公司不得不长期在销售、市场及产品方面进行合作,在科技行业这非常不易。
这笔交易是本周透露出来的,不过仅仅是就两家公司的业务操作进行合作。合作技术涉及路由、数据中心、网络、云、移动性、管理和控制,也包括全球服务。
促成本次合作的主因是电信和互联网间的市场界限较为模糊。这一动向直接致使诺基亚以168亿美元收购法国网络供应商阿尔卡特·朗讯(ALU)。合并后的公司主要竞争对手有思科、爱立信以及华为公司。
分析师称,通过最大程度的互补,思科和爱立信将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不过与合并公司类似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像所有的合作公司一样,签署协议后还有很多事情有待观察,”IDC分析师Rohit Mehra表示。
事实上,科技领域的合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以失败告终,因为公司在战略和领导人方面不断变化,Enderle Group熟悉分析师Rob Enderle在其最近的一篇博文里表示道。公司间的合作开端往往看起来美好,又因市场的变化而分道扬镳。
过去十年里,例子数不胜数。思科2010年与其系统集成商惠普解除合作因二者间的竞争不断加剧。惠普和甲骨文之间也有类似的遭遇。在2011年二者合作伙伴关系刚一结束,甲骨文就停止开发采用惠普安腾芯片的业务应用。
另一则备受瞩目的合作是2007年Sun Microsystem是和微软间的联合开发协议。两年后,甲骨文以70亿美元收购Sun。
思科爱立信互为补充
思科与爱立信互有补充。电信设备供应商爱立信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市场方面相对薄弱,而这正是强势所在;而反之,思科希望从爱立信跨180个国家的全球业务中获得帮助。
“与很多类似的合作相比本次合作的好处还是显而易见的,”451 Research LLC分析师Peter Christy说道,“二者重合和相互竞争部分不多。”
思科和爱立信希望在2018年至少增加10亿美元销售额。爱立信去年的年收入为263亿美元,而思科截至7月份的财年的收入为492亿美元。
除了增加收入,合作让思科领先其竞争对手Juniper一步。
思科CEO Chuck Robbins坚信合作会取得成功,因为两家公司间的协同效应。同时,Robbins说道通过长达一年多的谈判二者间已经建立了相当的信任度。
现在看来很可能如此,不过二者合作关系是脆弱的,“高管的变更、收购、产品扩张或者计划外的合作伙伴”都可能摧毁合作关系,Enderle指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Liquid AI发布了新一代视觉语言基础模型LFM2-VL,专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嵌入式系统等设备高效部署而设计。该模型基于独特的LIV系统架构,GPU推理速度比同类模型快2倍,同时保持竞争性能。提供450M和1.6B两个版本,支持512×512原生分辨率图像处理,采用模块化架构结合语言模型和视觉编码器。模型已在Hugging Face平台开源发布。
AIM Intelligence联合多所知名大学揭示了音频AI系统的重大安全漏洞,开发出名为WhisperInject的攻击方法。这种攻击能让看似无害的音频指令操控AI生成危险内容,成功率超过86%,完全绕过现有安全机制。研究暴露了多模态AI系统的系统性安全风险,对全球数十亿智能设备构成潜在威胁。
阿里团队推出首个AI物理推理综合测试平台DeepPHY,通过六个物理环境全面评估视觉语言模型的物理推理能力。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物理预测和控制方面仍远落后于人类,揭示了描述性知识与程序性控制间的根本脱节,为AI技术发展指明了重要方向。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系统梳理了视觉强化学习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超过200项代表性工作。研究将该领域归纳为四大方向: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视觉生成、统一模型框架和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分析了从RLHF到可验证奖励范式的政策优化策略演进,并识别出样本效率、泛化能力和安全部署等关键挑战,为这一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