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IT环境中,应用无疑处在最核心的位置之一。我们可以最直观的看到,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双十一”电商促销中,天猫超过900亿元人民币交易额的背后,实际就是一连串应用把买家、卖家、平台乃至银行联系在一起。通过F5公司关于亚太区应用使用形态的调查中可以知道,现在一个企业或机构平均运行的应用以超过了200个。而我们每个人手机、电脑以及其他设备中正在运行的应用至少也是数以十计。是以,当我们经历了软件即服务、存储即服务、基础架构即服务……以来,F5认为应用交付,也到了从技术、解决方案向服务转型的最佳时机。


不同以往,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IT环境,“按需部署”早已成为企业的常态需求。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应用可以随时可用。如果一个企业无法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损失用户乃至损失利润都将不可避免。另一方面,由于新技术的快速更迭,如电信、金融等等企业需要随时保持自己的基础架构始终灵活,从而能够更快的部署应用,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更将提升应用交付与应用管理的复杂程度。
F5认为,随着需求与IT大环境“双重复杂度”的提升,CIO们已经不能从单纯的一个维度、诸如安全、SSL、接入控制等方面考虑应用环境。举例而言,我们将一位乘客从A城市飞行到B城市比作一次应用的交付。10几年前乘客的需求只是简单的安全、尽可能快速不晚点抵达即可。而今天,乘客会考量订票流程是否顺畅、舱位是否舒适、机上饮食是否合理、甚至机上娱乐系统是不是丰富……这也正是现在IT界在部署应用时面临的现状,环境的复杂和需求的复杂都发生了剧变。所以应用交付也应当考虑全局,从技术向服务转型,以帮助用户应对现在的局面。
F5的应用服务由一系列技术构成,旨在保障应用高速、高可用切始终安全。应用服务并非应用本身,而是一套运行在应用所部属环境下的服务。应用服务包含了一系列不同领域的技术:包括F5一直广受赞誉的负载均衡技术、应用安全解决方案、移动应用解决方案、高可用高性能解决方案以及身份管理解决方案等近些年F5一直发力的领域。应用服务可以被看做为一个专注于应用逻辑,具备高性能、高扩展性,可以链接网络层与应用层的智能平台。


在F5看来,未来企业以及用户对应用的依赖性会持续上涨。对于企业而言,定制化、且符合自身商业模式的应用会更加受到企业级用户的青睐。这就意味这单一产品或解决方案没办法从根本上满足用户的需求。作为长期在应用交付领域领先的F5公司认为,将应用交付作为一个灵活、智能、同样可定制的服务提供给用户,将是这个行业的发展大方向。甚至可以说,应用交付从技术向服务转型的时机,已经到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阿里纳德数据中心与Calibrant Energy合作开发首创电池储能系统,通过绕过传统电网升级时间线,使俄勒冈州希尔斯伯勒在建数据中心园区提前数年上线。该31兆瓦、62兆瓦时储能系统计划2026年投运,将作为响应电网的动态资产,在需求高峰期放电,增强区域电网可靠性。这标志着美国首次使用专用电池系统加速大型数据中心并网。
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LUMINA系统,专门检测AI在回答问题时的"撒谎"行为。该系统发现AI有时会忽视提供的参考资料,固执地依赖内部知识生成不准确回答。LUMINA通过监测AI对外部文档和内部知识的依赖程度来识别这种行为,在多个测试中达到90%以上的准确率,比以往方法提升13%,为构建更可信的AI系统提供了重要工具。
微软在Edge浏览器中推出增强版Copilot模式,提供更强大的AI代理功能,目前在美国进行限量预览。该模式包含Actions和Journeys两大功能:Actions让浏览器能代表用户执行任务,如语音控制打开网页或查找文章特定内容;Journeys则记住用户浏览历史,帮助用户继续之前的研究任务。此举正值AI浏览器竞争加剧,OpenAI推出ChatGPT Atlas、Perplexity发布Comet、谷歌集成Gemini到Chrome。目前Chrome占据71%市场份额,Edge仅占4.67%。
这项由法国CentraleSupélec大学领导的研究通过严格控制的实验,系统比较了AI的推理训练与传统训练方式。研究发现推理训练在数学、开放式任务中效果显著,但需要70亿参数以上模型才能充分发挥优势,且成本增加明显。研究为AI开发者提供了明确的应用指导,有助于根据具体场景选择最优训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