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曾经讲过“少谈些主义,多提些问题”。在华为心目中,每个渠道都是一个胡适,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华为在同渠道沟通、合作过程中,一直在认真地倾听渠道提的问题。不仅如此,华为每年还花重金聘请第三方公司,通过“第三只眼”调查渠道同华为合作中的问题。本质上华为应该感谢渠道,因为华为在企业业务领域内一直把渠道当做自己的老师,正是华为在不断听取老师提出问题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改进,才吸引越来越多的渠道加入了华为的合作阵营,华为的合作伙伴大会才会从2011年的500人发展到2015年的12000人,事实已经证明:华为一直在持续改进!
短短4年,500人到12000人,20几倍的量级,这个数量级变化的背后,除了老师教得好,还得学生自身的底子硬。这个底子,实际上就是华为公司的核心文化“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持续坚持艰苦奋斗”。
品牌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华为这块铁够好,产品解决方案够有竞争力,在客户侧品牌够认可,才能让渠道更放心更大胆去推广华为。在运营商市场,通过销售额,华为已经证明了这个品牌。在政企市场呢?华为入行较晚,在客户侧、渠道侧,品牌认知需要持续加强。为此,前两年华为通过聚焦NA战略,在客户侧基本已经实现这一目标。在渠道侧,华为每年全国范围举办的“服务、商业分销、渠道、客户满意度”四个大会,合作伙伴大会的规模从2011年500人到2015年的12000人,也在证明这一品牌目标的实现。
做好了品牌,是否就高枕无忧?通信历史规律已经告诉华为,哪个老大不是巅峰之后翻几个跟头下山?朗讯、阿尔卡特、西门子、诺基亚、AT&T、摩托罗拉......,不与时俱进,不变革,只会更早重演这一历史规律。
变革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14年正式提出,政企市场要回归业务本质,重心从聚焦NA战略,转移到渠道战略——“大力发展渠道,撬动千军万马面向企业客户”。本质上的理解很简单,华为在运营商市场的成功就是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那么在行业市场除了要关注“客户满意度”,也要关注“渠道满意度”。
既然战略的核心也是要提升“渠道满意度”,那么相应的动作,政策就是要让合作伙伴有信心跟着华为。“坚持‘被集成’,重视合作伙伴的生态建设”、 “公平、公正、阳光、透明的渠道合作”、“为合作伙伴让利,支撑伙伴的服务意识”这些都是华为渠道政策理念的根基。
文化
罗马非一日建成,罗马大教堂还建了几百年。如果说历史最悠久的企业是寺庙,是因为宗教文化深入人心。如果说华为20多年取得的成就,是因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核心文化。那么在行业市场,希望华为能够像罗马大教堂,像寺庙一样,不断修缮自身,不断倾听渠道的问题,并解决它,持续地提升渠道满意度,就一定能够与渠道一起“跨越梦想,共铸辉煌”。
华为合作伙伴大会,从2011年的500人到2015年的12000人,华为正走在成为政企行业ICT领域的领导者和首选合作伙伴的成功路上!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Coursera在2025年连接大会上宣布多项AI功能更新。10月将推出角色扮演功能,通过AI人物帮助学生练习面试技巧并获得实时反馈。新增AI评分系统可即时批改代码、论文和视频作业。同时引入完整性检查和监考系统,通过锁定浏览器和真实性验证打击作弊行为,据称可减少95%的不当行为。此外,AI课程构建器将扩展至所有合作伙伴,帮助教育者快速设计课程。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英国政府研究显示,神经多样性员工从AI聊天机器人中获得的收益远超普通同事。在Microsoft 365 Copilot试点中,神经多样性员工满意度达90%置信水平,推荐度达95%置信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用户。患有ADHD和阅读障碍的员工表示AI工具为他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支持,特别是在报告撰写方面。研究表明,AI工具正在填补传统无障碍技术未能解决的职场差距,为残障人士提供了隐形的工作辅助。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